第43章 二打一?毫无压力!
作者:凌晨二更半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     
    原本以为是个愣头青,现在看来是自己眼拙了,此人是真有本事。
    这时,场中的刘策却朝着场外的王宗弁喊道:“你还不过来帮忙吗?”
    回过神来的王宗弁气愤不已,也不顾上丢不丢人了,拿着一根木棍便冲到场中,只想好好教训一下刘策,出了心中这口恶气。
    张武也缓过了气,缓缓地站起身来,刘策捡起他掉落的木棍朝他抛还回去。
    张武接住木棍,一股怒火涌向心头,与王宗弁一起朝着刘策攻来。
    “吼!”
    “吼!”
    “吼!”
    “吼!”
    ……
    随着张武的再次进攻,围观的士兵们也再次呐喊着为他鼓气。
    只见王宗弁率先出击,挥舞着木棍向刘策横劈过来,刘策迅速向后跨出半步,木棍劈空,从他腰间划过,与此同时,刘策也将手中木棍以相同的方向朝王宗弁挥去,刚刚劈空的王宗弁因为惯性向前迎出半步。咣!
    正因为他向前迎了半步,刘策的木棍正正劈中他的手臂,剧烈的疼痛让王宗弁的木棍脱手,掉落在地,人也本能地向后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到地上。
    点将台上的李晔忍不住喊道:“好一招后发制人!”
    一旁的孙德昭小声向他解释道:“刘公已经留手了,若是用全力,王宗弁的手臂早已折断。”
    李晔惊讶地看向孙德昭,一旁的王建也听见了孙德昭的话,眼角微微抽搐。
    与此同时,场中张武也已经攻了过来,这次他没有使虚招,而是趁着刘策挥棍击打王宗弁时,使出全力朝着刘策奋力一刺!
    然而刘策在打中王宗弁后,身体快速下蹲,收回木棍向上一抬,将张武的突刺挡开,同时身体侧倾向前一个蹬腿,蹬在张武的小腿上,类似于半个滑铲。
    张武本就是全力向前突刺,小腿被这么向后一蹬,整个人失去平衡,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摔倒在刘策身旁,半蹲的刘策顺势一个侧翻滚,抓住倒地的张武起身就是一个过肩摔,朝着正准备拾回木棍的王宗弁摔去,两人被砸作一团,再次翻倒在地。
    “好了!停手!”将台上的王建大声喊道。
    两个打一个都打不过,继续打下去只会更丢脸,影响大军士气,于是只好喊停。
    张武和王宗弁两人起身后,准备继续朝刘策发起攻势,听见王建的喊停声后只好作罢,满脸透露着不甘。
    王宗弁匆匆回到王建身旁说道:“父王,儿臣还能再战!”
    “再战?如何再战?要不是护国公留手,你还能站在这?”王建没好气的骂道。
    王宗弁一脸愤恨地看了一眼刘策,没有再说话。
    领军打仗这么多年,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而张武则是羞愧难当,低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这时刘策也缓缓走了过来,沉声问道:“蜀王,赌还是不赌?”
    此时的王建一听这话就更气了,堵是肯定堵的,只不过是心堵。
    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强压怒气后转念一想,此人确实是有些本事,如果他真能炼制镔铁,对自己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有了大量镔铁,自己就能拿下更多的土地,区区一小块泸州城外的边陲荒地,给他也无所谓。
    如果炼制不出,那就让他留在麾下效力,这赌局不论输赢自己都不吃亏。
    王建心中有了计较后,沉声说道:“本王跟你赌!不知护国公炼制镔铁需要几日?”
    “只要备足木炭和上等铁矿,不出三日便成!”刘策说道。
    “好,军器监内就有上好的铁矿,木炭也充足,就从明日起算,本王给你三日,军器监的铁匠任你差遣,三日后你若能炼制出镔铁,那泸州西南三十里的那片地我就让出来给你。”
    唐朝初期土地制度采用的是“均田制”,也就是按人分配土地,不许随便买卖,相当于国有土地分配制度。
    但到了唐中期,安史之乱过后,朝廷所能掌握的土地急剧减少,均田制彻底崩溃,随之而来的土地兼并问题使得税法也不得不改变,改为了两税法,以土地和资产的多少来交税,大量土地被私有化。
    到了唐末诸侯割据,除了百姓私有的土地以外,未开垦的荒地虽然名义上归朝廷,可实际上完全是由诸侯掌控,所以这些荒地只有诸侯肯让出来,朝廷才能分配。
    “好!那就由朕来做你们赌约的公证人。”李晔笑着说道。
    午后。
    刘策直接前往军器监,准备炼制所需的材料,而李晔等人已经回了青羊宫。
    想要炼制镔铁不难,重要的就是温度和选料。
    军器监的铁匠们听说有人要来教他们炼制镔铁,个个激动不已,镔铁是目前他们所知的最好的武器钢材,要是学会了炼制技术,先不说这门手艺能给自己带来多大财富,单单是名誉和地位就能提高不少,所以纷纷来到大门口,期待着能率先一睹这位会炼制镔铁的高人。
    可是当刘策到达军器监以后,铁匠们个个都是大失所望。
    “这就是那位能炼制镔铁的护国公?”
    “为何如此年轻?”
    “这看起来连学徒都不如,莫不是一个江湖骗子吧?”
    ……
    众人种种质疑声不断,都不相信眼前这个看起来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会炼制镔铁,可是碍于刘策国公的身份,众人也只敢悄悄地低声议论。
    而其中一部分老铁匠,特别是工部下来的那几位锻造大师,早已失望地借口离去,继续打造他们手里的器具去了。
    刘策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并不介意,他能够理解这些一生精于一事的工匠,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骄傲,一辈子都在做的事,怎么可能轻易服人。
    但门口还是留有五六十人候在刘策身边,基本都是一些年轻铁匠和学徒,也不是他们想要留下,只不过是因为地位太低,不敢怠慢,而且也找不到离开的理由。
    进入大门,刘策直奔存放矿石的库房而去,几十个人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矿石品质是炼制镔铁的关键,必须重点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