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被追杀的皇帝
作者:凌晨二更半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     
    公元904年,春,唐末。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梁王反了!梁王反了!”
    秦岭山脉的一座道观中。
    一名宦官慌张地跑进正殿,拖着那不男不女的音色大声呼喊着,一个踉跄跪倒在地。
    唐昭宗李晔冷哼一声,不屑地呵斥道:
    “混账!什么梁王!逆臣朱温不尊皇命,把控朝纲,他早就已经反了,还用你说?”
    想着自己做了这么久的傀儡皇帝,心中不忿。
    大骂过后却又自知无可奈何,只能一声低叹:
    “哎!计划了半年有余!没想到最后还是突生变故,看来这次南逃蜀地是不可能顺利了,难道这就是天意吗!”
    言语中尽显不甘。
    宦官一听这丧气的话,顿时急了。
    跪着朝前挪了几步,焦急地说到:
    “陛下,这次不同啊,您不能再被他们抓住了……”
    说到这里突然停下,有些犹豫。
    李晔眼神一凝,问道:
    “有何不同?说清楚!”
    事关生死,宦官赶忙低头说道:
    “回禀陛下,刚刚收到的线报,这次梁王……哦不,朱温他不仅是要抓陛下,而且还要杀陛下啊!”
    事实上,在朱温的军中也有李晔势力安插的细作。
    关键时候会利用传书鸽或者快马等方式向他们传来一些重要信息。
    这次的追兵当中就正好有一名细作,是一名斥候。
    趁着断后的军队与他们先锋军对垒之时,将情报传给了禁军派出的探子。
    紧赶慢赶,直到刚刚探子才将情报带回到正在一座道观中休整的李晔众人手里。
    李晔一听此话,顿时大惊!
    急忙问道:
    “什么?线报怎么说?”
    “刚刚收到探子的消息,追兵这次接到的命令并不是活捉,而是生死不论,咱家以为,朱温这次是想杀死陛下,另立其他的皇子殿下为帝,以便于他继续掌控朝廷……”
    宦官一边解释,一边将刚刚收到的线报呈上。
    李晔接过线报,看到上面赫然写着:
    “追回李晔,生死不论”几个大字。
    顿时后脊一阵发凉。
    但他还是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心中却是默默地想着:
    “大唐疆土辽阔,我却没有容身之所,上天真要亡我吗……”
    就在昨日。
    唐昭宗李晔为了摆脱逆臣朱温的掌控。
    在被迫离开长安迁都洛阳之时,突然率禁军向西突围。
    逃离长安城,沿着傥骆道一路南下,准备去往蜀地。
    自从安史之乱过后。
    朝廷便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势力的掌控。
    皇帝为了制衡地方节度使,只能授予宦官相应的兵权,以达到平衡各方势力的目的。
    毕竟宦官无后,只能是依赖于皇权。
    相比起权臣来说,宦官更容易管控,但这也只是相对的。
    几十年后,随着宦官权力的逐步扩大,也已经是尾大不掉,自成体系。
    两年前就有宦官裹挟李晔从长安去往凤翔城(后世的宝鸡市)投奔岐王李茂贞。
    宰相崔胤只能借助朱温的势力去抗衡,伪造诏书让朱温去救驾。
    虽然知道这只是引虎驱狼之策,但情势所迫也没有别的办法。
    李晔被救回长安后,半年前又有宦官将李晔与何皇后软禁于后宫,假传圣意。
    要不是左威卫上将军孙德昭发现问题并果断站队斩杀了那几位宦官的话,估计李晔现在都还在后宫被关着。
    所以宦官不杀,李晔的南逃计划就难以达成。
    为了这次突围,李晔已经准备了半年有余。
    为了彻底除去宦官之患,宰相崔胤先是借朱温之手清除掉了那些与其他势力暗中勾结的大宦官,只留了几名毫无权势的小宦官用来侍奉皇帝。
    之后。
    崔胤又暗中为李晔组建禁军,储备实力。
    因为宦官一除,朱温必然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得不防。
    结果也不出所料,朱温入主长安后,便开始要求李晔迁都洛阳,并对朝中反对他的重臣下手,专横无比。
    所以李晔暗中派人联络了蜀王王建,希望蜀王可以派出军队过来接应。
    蜀王当然是愿意的,皇帝住在自己的地盘,对他来说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就算自己不想去做那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也总比皇帝落到逆臣朱温的手里要强。
    于是蜀王王建立刻派出麾下将军许存从兴元府出发。
    率一万精兵秘密驻扎在长安西面百里的周至县,随时准备出兵接应。
    之所以驻扎在这里,是因为目前这里还是岐王李茂贞的势力范围。
    处于梁王朱温的势力范围之外。
    而蜀王和岐王目前是同盟关系,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梁王朱温。
    假如再继续往东靠近长安,就会进入朱温的势力范围。
    那样的话这些秘密驻扎的兵士就很可能会暴露。
    目前长安的地理位置属于朱温势力范围的最西面,再往西一百里就进入了岐王的地界周至县。
    从军事上来说,长安已经处于朱温势力的西侧边疆位置了,非常的不安全。
    这也是朱温为什么不惜毁掉长安城,也要逼迫唐昭宗迁都去往洛阳的原因。
    因为洛阳才是朱温势力的中心位置。
    可是李晔南逃的计划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就在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
    不知道是不是朱温察觉到了什么蹊跷。
    昨日突然逼迫李晔立刻迁都前往洛阳,即便洛阳宫殿并没有修建完成。
    而且为了达成目的,朱温不惜命属下朱有谅纵火烧毁长安城。
    还屠杀了所有反对迁都的朝臣、家眷以及大量的长安百姓。
    一夜之间,整个长安城火光四起,十室九空,生灵涂炭!
    这个曾经有着辉煌历史,万邦来朝的世界名城被付之一炬。
    永远成为了历史!
    坐在宫中的李晔也不愿坐以待毙:
    “孙将军!一切计划都只能提前了!快组织禁军,准备突围!”
    准备了半年的南逃计划,怎么甘心看着它还未实施就直接夭折。
    就算没有蜀军的接应,他也必须放手一搏。
    “是!”
    孙德昭答应一声,便匆忙将仅有的五百禁军组织了起来。
    宰相崔胤也立刻说道:
    “老臣立刻去请皇后和太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