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崇祯帝决定借款
作者:胖头鱼的大头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     
    “陛下,恕臣直言,如今我大明的财政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如今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
    完全是因为这几年新增的练饷、辽饷、剿饷这三饷,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是这三饷都是额外负担。
    虽然短时间可以筹措一部分的军费,但是长期而言除了在外肥了贪官的私囊,在内贪财的宦官视为生财之道,对国家实在没有好处。
    陛下……”
    “好了李爱卿,今天是叫你来商议借款事宜的,不是听你诉苦的,爱卿还是不要偏离了主题。”
    闻言,李待问也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放弃了对崇祯帝谏言的想法,回答道,“陛下,虽然赵安对我们开出了三分利的条件。
    但是这都是建立在我们准时还钱的基础之上,那朝廷如何才能按约定还钱呢?
    在微臣看来,只有我大明彻底走出危机之后,我们才会选择给赵安还钱,到那时,朝廷就处于有利的地位。
    毕竟赵安不过是偏安一隅,朝廷的力量远超赵安,到时候若是赵安识趣,我们可以按约定还钱。
    但若是赵安不识趣,我们就可以仔细的查一下赵安,看看赵安是不是有问题。
    毕竟赵安区区几年就积累了如此巨大的财富,很难让人相信里面没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现如今对于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尽快的解决朝廷的危机,要是赵安真的愿意给朝廷借款。
    朝廷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大量的向赵安借款,拿到钱之后尽快的解决辽东与农民军的问题。
    恢复我大明的安定,只要大明恢复安定,剩下的借款问题可以慢慢的处理。”
    崇祯帝闻言也是点了点头,显然他也是倾向于借钱不还的,只不过他毕竟是皇帝,讲究一个体面。
    所以不可能由他直接提出了借钱不还,李待问的这番话,算是给了崇祯帝一个台阶。
    “既然如此,那朕就回复杨嗣昌,命他同意赵安的借款,同时命他再向赵安借款,越多越好。”
    范复粹与李待问二人连忙说道,“陛下英明。”
    同时,范复粹或许是觉得自己作为首辅,却被李待问抢了风头,对着崇祯帝建议道,“陛下,微臣建议,在这次给杨督师的回信中,不妨顺便加封一下秦良玉秦老将军。
    一来可以展示朝廷的诚意,二来可以更好的笼络秦老将军。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崇祯帝闻言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所言甚是,只不过你们觉得朕应该如何加封秦老将军呢?”
    “陛下,在微臣看来,不妨就封秦老将军为侯吧!如此一来,足以展示朝廷的诚意。”
    “封侯?范复粹你说的是真的吗?要知道别说是本朝,就是古往今来除了汉初有女子被吕后封侯。
    在此之后的一千多年,再也没有女子封侯的先例,现在你让朕封秦良玉为侯,秦良玉何德何能,能让朕开此先例啊?”
    这也不怪崇祯帝的反应这么大,刻薄寡恩本就是崇祯帝的本性,他之所以答应对赵安封王,只不过是想用封王的条件来引诱赵安出兵。
    至于真的给赵安封王,崇祯帝从未想过。
    如今范复粹竟然想让崇祯帝,在秦良玉还未出兵立功的情况下,先给秦良玉封侯。
    这实在是让崇祯帝难以接受。
    范复粹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陛下,正因为一千多年来再未有女子封侯,所以才能更好的笼络秦老将军啊!
    此番秦老将军一介女流,却能在此危难时刻,领兵北上抵抗建奴 ,这能让多少对建奴望风而逃的官兵羞愧。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
    这时陛下封秦老将军为侯,不仅仅是笼络了秦老将军,也同样能鼓励万千的大明边军将士。”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封侯之事,万万不可,依我看,就加封其子为四川总兵吧!赵安不是搞了一个西南互保吗?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范复粹见崇祯帝圣意已决,也只能不再谏言。
    就这样,崇祯帝给杨嗣昌回信中,同意了以户部的名义向赵安借款二百万两银子,同时崇祯帝还命令杨嗣昌与赵安商谈其余的借款。
    只要赵安愿意借款,朝廷都愿意接受。
    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月,在石柱的杨嗣昌终于得到了崇祯帝的回信。
    在得到崇祯帝的批准之后,杨嗣昌离开了石柱,前往重庆与赵安商谈借款事宜。
    在与赵安的商谈中,杨嗣昌将崇祯帝同意借款的消息告诉了赵安,并将希望再多借一部分款项的意思也告知了赵安。
    赵安当然是拒绝了直接借钱给崇祯帝的请求,但是却也给崇祯帝指了另外的一条道路——崇祯帝可以通过西南联储贷款。
    杨嗣昌听闻可以通过西南联储借款,立马就向赵安询问起来如何通过西南联储贷款。
    赵安的想法也很简单,他知道崇祯帝打的是借钱不还的主意,那么他也可以利用崇祯帝的想法,反过来利用崇祯帝。
    与借给秦良玉的二百万两银子不同,后续若是崇祯帝继续贷款,赵安会制定苛刻的贷款条件。
    比如:赵安贷给崇祯帝的只会是西南联储的银票,除此之外赵安还需要实打实的抵押物。
    又比如赵安需要限定贷款的用途,不管是军饷也好还是官员的俸禄也好,崇祯帝注明贷款的用途,准备好抵押物,赵安就会按照用途将这笔钱发下去。
    二者谁都不是傻子,当杨嗣昌将赵安的贷款条件告诉给崇祯帝的时候,气得崇祯帝破口大骂,“赵安这是想干什么?他是想取代朝廷的户部吗?是想让所有的人都变成他赵家的狗吗?
    还想给官员发俸禄,赵安怎么不直接说他要取代朕?”
    这时崇祯身旁的小太监都被吓得瑟瑟发抖,还是王承恩开口道,“陛下息怒,赵安狼子野心,为了这样的一个逆贼,气坏身子属实是不值当。
    朝廷不过是目前遇到了危机,只要朝廷缓过了气来,到时候灭了赵安,一定将他千刀万剐……”
    在王承恩的安慰下,崇祯帝的心情总算是平静了下来,而继续向赵安贷款的事情,就像从未发生一样,被崇祯帝暂时的放在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