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洪承畴的无奈
作者:胖头鱼的大头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     
    就在洪承畴苦心谋划的时候,崇祯帝又整了一出“骚操作”,吓坏了洪承畴。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与洪承畴一起被提拔的保定总督孙传庭,被崇祯帝派锦衣卫,逮捕入狱,且罪名模糊。
    要知道,孙传庭不仅是此次与洪承畴一起被提拔的,孙传庭还曾经,长期都是洪承畴的下属。
    所以洪承畴对孙传庭的莫名入狱,不由的感到兔死狐悲,也开始愈发的,担心起自己的命运来。
    现在辽东的建奴势大。明军处于不利的态势,洪承畴深知,要是在他总督蓟、辽军务期间。
    要是建奴再次越过山海关,打到了京师,吓到了崇祯以及京师的权贵们。
    或者是在辽东战局,明军与建奴的交战再次大败。
    那么事后,自己一定难逃罪责。
    孙传庭的入狱,使得洪承畴愈发的担心起,自己的处境来。
    崇祯十二年(1639年)九月初,洪承畴向崇祯帝上书,“今辽东建奴势大,为御建奴。
    承畴叩请皇帝准许,调石柱宣尉使秦良玉,携麾下六万白杆兵,入辽东巩固战局。”
    崇祯帝犹豫了许久,才回复洪承畴,“卿所奏,朕已阅。
    然秦良玉所属西南,携师至辽东,路逾五千里。
    行军逾五月,六万白杆兵,仅行军粮饷,需四十万两白银,实为困难。
    卿所难,朕已知晓,朕出内帑五万两,准卿就地募兵,辽东战局 ,望卿莫负朕也!”
    随后,崇祯帝派了一位心腹太监,带着他写给洪承畴的回信,以及五万两的白银,前往山海关传旨。
    顺便视察,检阅一下辽东防线。
    但是崇祯帝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心腹太监,刚刚拿到五万两白银之后。
    就将其中的两万两白银,私下的截留,换成了银票,揣到了自己兜里。
    ……数日后,崇祯的心腹太监,终于领着手下的一群人,带着崇祯帝的圣旨,以及“五万两白银”,到达了洪承畴所在的山海关。
    洪承畴召集了山海关的空余将领,在总督府的大厅,接待了崇祯帝的心腹太监,一行人。
    洪承畴看着崇祯帝的回信,以及“五万两白银”,欲哭无泪。
    这时,负责传旨的太监对着洪承畴道,“洪督师,这“五万两银子”,可是万岁爷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万岁爷的期望啊!”
    洪承畴虽然恨不得,将此人碎尸万段,但是多年的官宦生涯,早已使得,洪承畴不会轻易的喜形于色。
    洪承畴收下了,太监带来的“五万两银子”,又掏出了一个钱袋子,里面装着几十两白银。
    递给太监道,“公公此番,给我等带来了‘五万两’银子,属实是辛苦了,这点银子,还请公公拿去喝茶,望公公回宫后,替我等美言几句。”
    太监见洪承畴如此识趣,就接过了洪承畴的钱袋,略微的掂了掂,收下后。
    对着洪承畴回答道,“洪督师还请放心,咱家回京,定会替你美言几句的。”
    “多谢公公体谅,在下已略备薄酒,给诸位公公接风洗尘,还请诸位公公赏光。”
    “好说好说, 那就多谢洪督师的一番好意了。”
    说罢,太监就在洪承畴的安排下,带着他手底下的众人,离开了大厅。
    见到那个太监离开后,“哐”的一声,洪承畴一脚踢翻了,刚刚那个太监坐着的凳子。
    骂道,“阉狗,欺我等太甚!”
    洪承畴的一众心腹也是怒目圆睁,这时一个“直爽”的将领说道,“督师,圣旨上说的是,圣上拨了五万两银子给我们。
    但是这点银子,看上去也就三万两吧,剩余的那两万两银子去哪了呢?”
    “还能去哪了?被刚刚那群阉狗,给截留了呗。”
    “什么?那群阎狗竟然敢贪墨我们的银子!督师,我们要不要派一队士兵 ,把他们这几条狗杀了 ,将银子拿回来?”
    ????????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了众人的脑海中,看着众人,像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盯着自己。
    孔捷不由的挠了挠头,问道,“怎么了?”
    这时,旁边的一个将领终于看不下去了,对着孔捷回答道,“我说‘孔二愣子’,你该不会真是个‘二愣子’吧?
    袭杀皇差,这可是诛九族的罪,你有几颗脑袋够砍的?”
    “这天高皇帝远的,谁知道是我们干的?大不了,我们换上建奴的衣服,到时候,就推到建奴的身上不就完了?”
    “你……”
    “够了,你们都给我闭嘴!”
    就当二人还想继续争辩的时候,洪承畴开口,打断了二人。
    “此事休要再提。
    孔捷,你今天什么话也没有说过。
    诸位,我们也什么都没有听到过。
    你们都明白吗?”
    “明白。”众人齐声道。
    “既然都明白了,那就各自回营吧。”
    “是!”
    说罢,众人便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在众人离开之后,洪承畴坐在凳子上,沉思许久之后。
    “哐”的一下,突然一拳砸向了桌子。
    但是许久之后,洪承畴终究是慢慢的,松开了握住的拳头。
    起身对着外面吩咐道,“来人,准备更衣。”
    没过多久,洪承畴换上了一身常服,前去参加,给传旨太监接风的酒会。
    在酒席上,洪承畴对传旨太监多加讨好,使得传旨太监非常的满意。
    这时,也不知道,传旨太监是喝多了,还是真的将洪承畴,看成了自己人。
    传旨太监对着洪承畴说道,“洪大人,你不要那么客气,左一个钦差,右一个天使的。
    我姓李,你啊,叫小李子就行,皇上就是这么叫我的,这样叫,听着亲切。”
    洪承畴连忙回答道,“李公公说笑了,在下何德何能,敢跟万岁爷一样。”
    听到洪承畴这样说,李公公的眼中,一抹精光一闪而逝。
    他点了点头。对着洪承畴说道, “嗯,洪大人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是在下唐突了。”
    “哎,李公公一片好意,是在下无福消受。”
    这时,李公公似乎借着酒意问道,“洪大人,你说,你们军营里,这么多人大老爷们,他们就不想女人吗?
    莫非你们这当兵的,跟我们一样,都对女人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