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发展科技
作者:胖头鱼的大头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     
    天启六年的三月,赵安陪着宋应星一起查看了科学与技术学校的各个学科,在宋应星的安排下,短短半年的时间。
    就安排了诸多的研究小组,如:农业方面的《乃粒》(谷物)。
    服饰方面的《乃服》(纺织)、《彰施》(染色)。
    食品方面的《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曲蘖》(酒曲)。
    工业方面的《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和《珠玉》。
    赵安也趁着这个机会,愈加的发展了很多的工坊,贴别是造纸工坊,可谓是赵安的重点发展对象。
    除此之外,赵安还与宋应星讨论了一下书写工具的改良,毛笔字漂亮是漂亮,但是书写起来太慢了。
    于是赵安将后世欧洲的羽毛笔,以及钢笔的思路,提供给了宋应星,希望他能够突破一下现在书写方式。
    但是赵安对于现在就造出来钢笔,这件事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 毕竟还差了太多的东西 ,后世的第一支钢笔是18世纪才出现的,与如今差了200年,赵安希望的是可以将二者结合一下。
    赵安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儒学或者说知识分子,能够几千年的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
    这其实是这个集团对于知识的垄断。
    后世的人都知道,科学技术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毕竟一些实验或许做一次就需要几年的时间。
    而实验是具有可重复性的,只要一位科学家做了,另一位科学家做了也是一样的。
    所以后世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论文库,使得所有的科学家可以查阅论文,互相引用。
    这样的制度极大的解放了科学家的工作,使得他们只需要去研究一些新的东西,或者是质疑那些他们觉得有问题的东西。
    而中国的这些士族,大多是儒家的人,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的资料库,很多的科学知识,只要他们觉得不利于儒家的,他们就不会推广。
    即使这中间,有那么的几个天才,发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在这个天才死去之后,没有继承者来继续的研究,也很快的会衰落下去。
    因为他们没有完整的传承,这样的科学是走不远的,没有科学的积累,也是无法培养出推陈出新的人才的。
    华夏自古以来就不缺乏聪明人,为什么在后世的科技大爆炸的年代,中国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甚至于倒退。
    但是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那么多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后,又能很快的成为非常优秀的科学家?
    不是华夏的人对于学习科学技术不行,而是华夏的传统文化,不允许聪明人去学校科学文化知识。
    在他们眼里,除了天天的研究去如何忽悠人。
    其余的一切东西都是,“奇技淫巧。”
    一句“奇技淫巧”,使得我们与后世的科技发展落后的两百年,直到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
    儒家才知道,就是他们看不起的那一套“奇技淫巧”,按下了儒学高贵的头颅。
    赵安希望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可以给科学技术,留下传承的地方。
    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科学文献库。
    让后世的华夏科学家,都以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明,留存在这座文献库而自豪。
    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纸张。
    一张白纸很便宜,但是当这张纸上写满了知识之后,这张纸的价值就变得不可估量起来。
    赵安要做的,就是给这些科学家们,提供无限的白纸。
    而这些科学家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白纸写满知识。
    宋应星得知赵安的打算之后,他也被赵安的想法深深的折服,但是他也有那么的一些不敢相信。
    宋应星认为,中国科学技术还有一个难以发展的关键原因,就是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做官一直是华夏人的追求,几乎所有的华夏读书人,都被灌输了科举做官的思想,只要这个官本位的现实得不到改变,科学技术就难以发展。
    也正是这时候,赵安与宋应星,有了推心置腹的一番谈话。
    赵安对着宋应星问道“宋师,你觉得如何改变国人官本位的思想?”
    宋应星回答“无解。”随即又笑了笑说道;
    “除非有一天,官员的权力受到限制,不再有士农工商,但是怎么可能呢?”
    “不管天下怎么变 ,总是有官员有百姓的,只要还有官员,儒家那一套就永远的存在。”
    赵安想了想说道“但是,如果有一天,官员不再是读书人唯一的来源呢?”
    “如果有一天,种地种得好可以当官,打铁打得好也可以当官,甚至是大字不是一个,也可以做官呢?”
    “可是,那怎么可能呢?”
    “先秦时代,墨家也曾经是显学,并不输给儒家,说明墨家的平等兼爱,也是能被众人所接受的。
    之所以会在后面的竞争中不断衰弱,无非是因为墨家的思想不利于君王的统治。
    如果能有一位喜欢墨家思想的君王,那么会不会可以改变这一切呢?”
    “所有的君王是不会有一个人喜欢平等的,如果证明所有的人都一样了,那么凭什么他当皇帝呢?”
    “那凭什么,有的人一生下就是皇帝呢?就算是一个傻子、疯子、坏蛋,只要他生在皇后的肚子里,就可以当皇帝,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决定万千人的生死,这凭什么?
    皇帝之所以会有那么的权力,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既然权力的真正来源是无数百姓,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的皇帝?”
    “赵安,你现在说的可是诛九族的话,你不怕吗?”
    “哈哈哈哈哈哈,我就算说了,皇帝又能奈我如何?皇帝无非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想杀我,也无非是让他手底下的人来杀我。
    可是,他手底下的人,谁会愿意来杀我呢?靠北京城里的那些大臣?那些大臣会愿意吗?靠西蜀的地方官员?西蜀的地方官员,谁敢?
    靠忠柱县的百姓?现在忠柱县的百姓,是想杀我的多,还是想保我的多?
    既然皇帝杀不了我,我为什么要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