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屯粮计划与县试公告
作者:胖头鱼的大头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     
    过完年之后,赵安和赵二虎几人一起做了一个天启元年的工作计划,大体的工作安排不变。
    还是大伯赵金家负责水磨坊的运行,二伯赵银和赵石负责制盐,四伯赵铁家负责运盐矿石,家里的女人负责制作咸鱼,咸菜。三伯赵铜家,负责售卖。
    但是要增加几项工作内容,首先就是家里的咸鱼产业要扩大,水磨坊也要扩大,核心的制盐部分不能让外人知晓。
    因此必须要招一些人来干活,水磨坊和养殖厂各派一个赵家人去管理就行,日常干活就从村里找人。
    给出的待遇是,零工一天两餐包吃饱然后一天一文钱,长工一天两餐包吃饱然后一个月50文钱。
    这个时代的农村能吃饱其实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更别说还有工钱了。
    要知道这时候,官府征徭役很多时候不仅没工钱,而且还需要自己带粮食。
    所以赵家开出的招工条件已经很优厚了,很容易的就招够了人,三十个人全是长工,而且全是村里的人。
    解决好了家里产业的日常运行后,赵安开始思考起怎么屯粮。
    明末的小冰河气候,使得各地天灾频发,粮食供不应求,万千的农民在饥饿的驱使下,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毕竟在死亡的威胁下,什么法律道德都不再具有约束力。
    屯粮首先要有屯粮的地方,如果仅仅是放在家里面,就算把屋子全拿来堆粮食,又能屯多少,因此赵安向赵二虎打听附近有没有适合屯粮的山洞。
    赵家村附近多山,因此有很多的山洞,再加上赵家时代靠山吃饭。
    因此对附近的地形很熟悉,赵二虎给赵安推荐了三个合适的山洞,都是那种比较大然后比较干燥的山洞,入口也比较隐蔽知道的人不多。
    只要在关键的地方设好陷阱,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别人发现洞里的秘密。
    原本赵安的计划是少囤积点小麦,稻谷,多囤积点红薯玉米什么的,毕竟赵安手里的钱不多,当然要选便宜量大的屯。
    但是没想到,这个时代虽然有红薯,和玉米两种两种作物,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人种植,因为它们的口感比不上小麦和水稻。
    而且由于朝廷的赋税包括在售卖上,都不太受欢迎红薯玉米这样的作物,导致了农民对于这两种高产作物的种植意愿并不高。
    毕竟后世的农村,红薯主要是用来喂猪的,人一般是将红薯当做一点辅食会在大米中加入一点红薯,没见过有谁将红薯当主食的。
    土豆在后世倒是经常被当做主食,但是赵安也没见到有土豆贩卖,毕竟土豆口感不错,当做主食吃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不像红薯,吃多了烧胃。
    现在华夏的人口也就一亿多,也并没有进入小冰河时期那个天灾频发的时期,粮食的压力还没有那么大。
    等到了粮食压力出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而红薯和玉米包括土豆一直在清中期的人口大爆炸后才在华夏普遍种植开来。
    对于现在的赵安来说,没办法,既然市场上买不到大量的红薯玉米,赵安就决定买一些来自己家种,反正时间还来得及。
    既然已经做好了屯粮的计划,于是赵安就让赵铁在夏粮上市前,将一个山洞收拾出来。
    做好陷阱然后,铺好干草和木炭防潮,还要准备一些防虫的药物等等准备工作做好,免得到时候出问题。
    等几人将屯粮的计划,补充完整后赵安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天启元年的中旬。
    按照惯例县试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二月,然后会提前一个月公告具体的时间,所以算算日子县试的时间也快公布了。
    虽然赵安对自己很有信心,但是临阵磨枪还是要的,赵安计划将事情安排好之后,等考试的时间出来以后就去姥爷王岳家,与表哥王忠一起去县里提前闭关学习一个月。
    终于在又等待了两天之后,县里面关于县试的通知终于下来了,时间就定在天启元年二月二十日这天,赵安知道后,便找到了了赵二虎。
    “爷爷,县里面县试的时间下来了,就在下个月的20号,我打算去姥爷家和大表哥一起提前去县里,最后好好学习一段时间。”赵安向赵二虎说道。
    “去吧安子,好好考,但是也别有太大压力,反正咱还年轻,今年不行就明年。”赵二虎回答道。
    “我知道爷爷,我去县里的这段时间,爷爷你在家里一定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赵安对着赵二虎叮嘱道。
    “你放心吧安子,爷爷还等着看你考上状元呢,哈哈哈哈。”赵二虎爽朗的笑道。
    赵安看到赵二虎的精神状态也很开心,于是就回家去和父亲赵石一起收拾东西,准备前往,隔壁村的姥爷家。
    除了带了日常的换洗衣服,学习用具外,赵石又给自己老丈人带了很多的咸鱼,腊肉,还带了十两的盘缠,再经过和家人的告别之后。
    赵安带着全家的祝福与期望,离开了家。
    经过小半天的赶路,赵石与赵安终于到了王岳家。一进门王岳就说道“我就知道你们这两天会来,看到考试的时间出来了坐不住了吧。”
    随即又看到赵石手里带的东西,又说道“哎,和你说了来就来别带东西。
    你们赵家人多,不像我们家人少,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王岳只有一子一女,所以对于自己这个女婿是真的当成了半个儿子。
    他知道赵家人多害怕自己的女婿给自己拿了这么多肉,家里的其他兄弟不高兴,才这样叮嘱的。
    赵石也知道王岳是好心,于是回答到“放心吧岳父,我心里有数,这也是我爹他们让我带过来的。
    说了这些年赵家的孩子来您这里蒙学,您没少照顾,他们都知道的。”
    王岳听到赵石这么说,当下也不再推辞收了下来。
    随即又对赵安说“让我看看你这段时间有没有懈怠学习,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待会儿考教一下你。”
    顿了顿又说道“王忠你也一起吧。”
    一旁的表哥王忠顿时一脸幽怨的看着赵安,赵安也只能换以一个充满歉意的眼神。
    就这样休息了一会儿之后,赵安和王忠端端正正的坐着,等待着王岳的出题。而王岳则回自己的房间去出题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王岳才走了出来,拿着很厚的一些纸,赵安和王忠一看就知道这次考题的量有点大。
    赵安还好毕竟两世为人心理素质好,一旁的王忠一看到这个场景脑袋就耷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