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作者:秋味   杀猪娘子最新章节     
    大虫和狸奴两个人也不拉风箱了,颠颠儿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自家姨丈。
    铁锋倒了些水在长桌上,食指沾沾水开始画道,“外面的木头箱子,清楚的看得见,我就不说了。里面最重要的是堵头。”边画边说道,“刘老弟做了两种,一种是木片,一种是篦子,试试两个的效果。那个更持久耐用。”
    “怎么固定的,两边都滑溜溜的。”沈慧娥关心地说道。
    “风箱内部两边木板用小推刨‘掏’出一个轻微的弧度,箱体左右呈轻微的外鼓,内凹状,眼睛非细瞅不可见。”铁锋黝黑的眼眸看着他们说道,“刘老弟在边角料上试了好几次,才敢在风箱两边动手的。”
    “是嘛!刘叔心好细。”大虫惊讶地说道,“和他的外表一点儿都不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沈慧娥屈指在他脑门上弹了个爆栗子。
    大虫俏皮地吐吐舌头,“不疼。”
    “你还以为真打你啊!”沈慧娥好笑地看着他说道,目光又落在铁锋身上道,“这样会不会用久了就掉了。”
    “做成死的会不会更好。”狸奴忽灵灵的大眼睛看着他问道。
    “我们设想过,把风箱前后的堵头,做成死的,可后来一想时间长了,这木头的性质使然,堵头必然轻微内缩。”抬手指指房梁道,“在这上面这点儿收缩无关紧要。但是做的是风箱,必须确保密封才不会走风漏气。堵头内缩变形,必然产生细小的裂缝,吹风效果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深吸一口气道,“变形严重,这风箱就废了。”满脸笑容地看着他们说道,“所以这前后堵头用榫卯镶嵌,互相咬合,严丝合缝。接下来就是铆足劲儿的用,看看谁的使用寿命长。”
    那肯定篦梳齿了,寿命长达上百年都不会变形的,风箱密不透风,可供几代人使用。
    大虫跑到风箱处,指着拉杆上面的小窗口木片手指一捅就进去了,“姨丈,姨丈,这个?”
    “这个遮挡风箱前后进去的风口的小舌子,因为拜杆拉动时,小舌子一开一合碰撞前后进出风口,才会发出呱嗒、呱嗒之声。”铁锋笑呵呵地看着他们说道,“这个要做的上薄下厚,小舌子闭合效果才能更好,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更清脆。”
    上薄下厚,在重力的作用下,他们虽然不懂什么物理,但他们会用。
    “姨丈,这风口,老鼠会爬进去吗?”狸奴纯真的眼眸看着他问道。
    “当时做的时候想到了,怕老鼠进去,将风箱给嗑坏了,在风口处镶嵌了木条。”铁锋闻言乐呵呵地说道,“防着那些坏家伙呢!”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沈慧娥想起来这句歇后语。
    铁锋闻言一愣,随即笑道,“还真形象。”
    “老鼠会钻进去吗?”大虫担心地看着他问道。
    “应该会往里面钻。”铁锋黝黑的眼眸看着他们说道,“因为在风箱里做毛头的鸡毛没处理干净,难免有肉沫,老鼠闻着味儿就过来了。老鼠撕扯鸡毛,衔回窝里用于保暖。不过因为有木条挡着老鼠进不去,只能退出来。”
    “所以啊!这个师并不好偷的。”铁锋微仰着下巴傲气地说道,“外表可以仿制,里面都有诀窍的。不然做出的风箱风力小,达不到咱们的效果,要不就是拉杆生涩,拉起来不顺畅,用着费劲儿。刘老弟在需要打磨的地儿,磨的光滑着呢!可以多用几年,不然只能劈了当柴火烧了。”
    “这个吹的风大吗?”沈慧娥深邃透亮的双眸看着他问道,“试过吗?”
    “试过,三尺远,能吹倒土坯砖。”铁锋黝黑的眼睛瞪的溜圆看着他们说道,“我当时和刘老弟的下巴差点儿没惊掉,没想到那么大的风力。”
    “难怪我们进来时,火焰那么旺。”沈慧娥惊讶地看着炉火旁的风箱道。
    风力强劲,炉火才能快速升温,以后这个妹夫在锻打锤炼方面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使劲儿用,看看能用多久。”沈慧娥嘴角噙着笑意说道。
    “放心吧!这排队做铁锅的都排到三个月后了,这风箱就不会有歇的时候。”沈芸娥杏眸弯弯地看着他们说道,“如此频繁使用能扛过去,证明这风箱做的好。”
    “我们今儿来就是为了这风箱,看样子,做的很让你满意。”沈慧娥站起来道,“我们就回了,不打扰你忙了。”
    “我送你们。”铁锋笑着说道。
    “不用,不用,你忙吧!”沈慧娥笑着婉拒道。
    “铁哥忙吧!我送二姐。”沈芸娥站起来说道。
    “那好吧!”铁锋目送他们离开,转身呼哧、呼哧的拉风箱,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
    “大哥去了河东郡,有半个月,还没回来。”沈芸娥站在树荫下星眸看着她问道,“去的有些久。”
    斑驳的阳光落在沈慧娥身上,深邃透彻的双眸看着她,“应该快回来了吧!腿儿着去,路上都要耽搁不少时间。”
    其实算算也没多远,可架不住交通工具不给力啊!
    “反正现在也没事了,一场春雨下过,我看地里的苗都出了,齐刷刷的,绿油油的。”沈慧娥温润如玉的眼眸看着她说道。
    她经常下乡去收猪,这田里啥情况,她清楚的很。
    这出苗率杠杠的,看样子不用补种。
    刚种下去的时候,没发芽,可把她给急坏了,去下乡的路上,还下到田里,拿着小木棍扒开来偷偷看看。
    沈慧娥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黄母。
    黄母闻言直乐得弯了腰,“出苗,得七八天,有时候天冷,得半个月呢!”笑着摇头道,“你真是没种过地啊!”
    “种过呀!可种下去,就没再关注过,再看见的时候,苗都长老高了。”沈慧娥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这是实话。
    沈慧娥澄净的眼眸看着她说道,“我现在隔一天就下乡了,当然就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