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民生(二)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1401年7月10日,蓬莱,金陵府
    “好累啊!”结束了一整天忙碌工作的孙映兰,拖着疲惫的身躯,无精打采地与同伴一起走在返回工厂宿舍的道路之上。
    “谁说不是呢?”一旁的同伴文微同样也是一脸倦容,有气无力地道:“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一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吧,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然而,孙映兰却并不这么想,她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着文微,语气坚定地说道:“可是为什么我们作为工人就一定要处于社会底层呢?”
    文微无奈地叹了口气,拍了拍孙映兰的肩膀,安慰道:“那谁知道呢?好了,别想那么多了,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还得继续上工呢。”
    在这座繁华的金陵城中,像孙映兰和文微这样平凡的纺织女工比比皆是。她们中的大多数都还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大约只有十四五岁左右(按照东宋的法律规定,十六岁才算成年)。这些年轻的女孩们,早早地离开了家庭,踏入了社会,开始了辛勤的劳作生涯。
    在这个时代,如果女子不出来工作,那么她们很可能会早早地嫁人,从此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然而,幸运的是,东宋拥有众多的手工工厂,这些工厂大量招收女工,为女性提供了工作机会,让她们不必过早地走进婚姻的围城。
    孙映兰之所以选择出来工作,是因为她家的经济状况较为困难。她家中共有兄弟姐妹五人,她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大哥远赴临安陆军学校求学,二哥却不太可靠,常常从家里拿钱出去挥霍。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孙映兰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距离她家十几公里远的金陵府,成为一名女工。
    她所在的“宋盛记”织纺厂,可是大宋赫赫有名的织纺厂,其产品质量上乘,声名远扬。不仅东宋军队的军服在此采购,就连皇帝、大臣和贵族们偶尔也会选购他家的衣物。能在这样一家知名手工工厂工作,孙映兰感到非常自豪。
    而“宋盛记”的衣服不仅在东宋国内受到热烈欢迎,就连国外的一些国家也是极为喜爱,经常会收到大量的订单。正因为如此,这里的薪资待遇相较而言也要高出不少。像孙映兰这样平凡无奇的女工,一周便能收获一两白银,如果运气好赶上店里发放额外的福利,那更是锦上添花了。所以尽管这份工作偶尔让人感到疲惫不堪,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能够坚持做下去的。
    “唉,要是每天都能多赚一点就好了。”孙映兰一边想着,一边和文微回到了宿舍。
    洗漱后,她躺在硬板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或许我可以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也许能赚到更多的钱......”孙映兰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日清晨,孙映兰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后,她便来到工厂寻找那位管事。一路上,她的心情异常激动,因为她知道这次询问可能会改变她的命运。
    当她终于见到管事时,她迫不及待地问道:“请问这里是否有让我学习其他技能的机会呢?”
    管事看了看她,微笑着回答道:“最近工厂有一批刺绣,我看你工作认真,如果你有空闲时间,可以去学习刺绣或者织布的技巧。。”
    孙映兰听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喜悦之情。她连忙道谢,并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学习这些技能。于是,管事给她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时间安排。
    孙映兰兴奋不已,她立刻报名参加了刺绣培训班。从那天开始,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忙碌。每天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外,她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刺绣。
    尽管这样的日子十分辛苦,但孙映兰却毫无怨言。她知道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汗水。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逐渐体会到了刺绣的魅力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映兰的刺绣技艺越来越精湛。她的作品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的赞赏,甚至还引起了一些客户的关注。这让她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
    孙映兰深知,只要自己稍加努力,便不必步村里那些女孩的后尘,被迫出嫁。她决心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坚信只要掌握了谋生之道,能够赚钱养活自己,便能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
    一日,工厂里迎来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客人。只见他在展示区徘徊踱步,最终驻足于孙映兰的一幅绣品前。
    “此绣品着实精美绝伦啊!”客人由衷赞叹道,“我有意买下它,赠予我的夫人。”
    管事闻声望去,见是贵客,急忙迎上前来,满脸堆笑地应道:“这正是出自我们厂女工孙映兰之手。”
    孙映兰听闻声响,略带腼腆地走上前去,微微一笑以作回应。
    客人对此甚感满意,颔首表示认可,接着说道:“我对这幅绣品非常满意,还想要预订几件同样精美的绣品,不知是否可行?”
    “自然不成问题!”管事喜出望外地一口应允下来。
    此时此刻,孙映兰意识到,眼前这个机遇或许将成为她扭转命运的关键所在。
    孙映兰应下了这位贵客的订单,昼夜赶工,只为早日完成。此间,其针法日益娴熟,所绣图案亦愈发动人。
    交工之日,客人如约而至。观其成品后,他赞誉有加,言日后仍将寻孙映兰定制绣品。
    此事不胫而走,诸多达官贵人皆慕名而来,孙映兰声名渐起,所得亦与日俱增。
    孙映兰的生活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凭借着出色的刺绣技艺,摆脱了贫困的生活。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深知,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还需要不断努力。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种书籍,学习绘画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孙映兰结识了一位画家。两人相谈甚欢,画家对孙映兰的刺绣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她尝试将刺绣与绘画相结合。受此启发,孙映兰开始着手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只不过这只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