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兴都关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攻占罗兴伽后,上官饶超下令全军休整几日,一边派人去天竺行省征召土人协军,一边派人去探查兴都库什山口的情况。
    “少仁不是我说,这次攻打兴都库什山口真是天赐良机,这次一旦打下这里,以后我大宋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征服波西(宋人对中亚的称呼)地区了!”上官饶超高兴的向辛坦夫说道。
    “是的,此战对我大宋很有利。”辛坦夫也笑着回道。
    辛坦夫,字少仁,南宋名臣辛弃疾后人,东宋南蓬莱远兴府人(今澳大利亚穆雷市)东宋军事学院第十期学员(公元139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任命为香料群岛总督府参军,后一路升迁,这次被赵晋鹏任命为参军总官,配合上官饶超作战。
    “然而前方的兴都库什山口地势险要,极难攻克,如果贸然进军,稍有差池,我军必将遭受重创。”上官饶超收敛起脸上的笑意,神情严肃而冷静地说道。
    “确实如此,兴都库什山口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只有天竺人不知),眼下唯有等待探子回报情况再做定夺。”辛坦夫附和道。
    “报——!将军,前去打探敌情的哨兵已归队求见。”帐外传来士兵的禀报声。
    “快传他们进账!”上官饶超大手一挥,高声喊道。
    得到指令后,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兵快步走进营帐,单膝跪地抱拳施礼:“将军!”
    “起来说话吧。”上官饶超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将你们所探查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道来。”
    “遵命,将军。据属下查探得知,在兴都库什山口处,帖木儿的确在此设立了一处小型关隘,但守卫兵力并不多,约莫只有千余人左右。”那名探子如实禀告。
    “哦?人数如此之少……”上官饶超微微皱眉,若有所思,“那么他们是否有所警觉呢?”一旁的辛坦夫插话问道。
    “回大人的话,并未发现异常。我们潜入时,敌军防备甚松,似乎并无太多戒心。”探子继续答道。
    “嗯,你先下去吧!”上官饶超随意地挥挥手,语气平静地说道。
    “是。”探哨应了一声后,便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去,迈着稳健而迅速的步伐离去。
    待探哨走远之后,上官饶超微微皱起眉头,陷入沉思之中。片刻过后,他抬起头来,目光落在身边的辛坦夫身上,开口问道:“依你之见,面对眼前的这个情况,我们应当如何行事呢?”
    辛坦夫低头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然后抬起头来坚定地回答道:“大人,属下认为不能再继续等待下去了。如今形势紧迫,我们必须果断采取行动,趁着夜色发动奇袭,方可一举攻克兴都库什山口。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打乱敌军部署,还能为后续作战赢得宝贵时间和有利局面。”
    上官饶超听了辛坦夫的建议,心中暗自思忖一番,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赞赏的笑容,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当夜,月黑风高,万籁俱寂。上官饶超身先士卒,亲自率领三千精锐士兵,如鬼魅般悄然前行,他们每个人嘴里都紧紧咬着一根木筷,以保持绝对的安静,避免发出任何声响惊动敌人,这支队伍就这样在黑暗中急速行进,直奔兴都库什山口而去。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在子时抵达了目的地——帖木儿关口前方。只见那座关隘此时紧闭大门,显得异常宁静。然而,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关上仅有寥寥一两名哨兵,且皆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完全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
    上官饶超见状,低声对身旁的一名将领吩咐道:“你们悄悄绕过去,解决掉那些哨兵,然后打开关门,动作要快,尽量不发出声音。”
    那位将领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然后带着一队身手矫健的士兵悄无声息地朝着关门摸去。他们如同夜行的猎豹一般,敏捷而谨慎地接近目标。
    夜幕笼罩之下,那支队伍如鬼魅般悄然逼近关口。他们身轻如燕,借助绳索如猿猴般敏捷地攀上陡峭的崖壁,悄无声息地解决掉警惕性不高的哨兵。紧接着,他们熟练地打开关门,并燃起熊熊火把作为信号。
    远处等待多时的上官饶超见状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全军听令!立刻向关口全速冲击!\&
    得到指令后的士兵们犹如猛虎下山一般迅猛无比,他们以风驰电掣之势涌入关内。入关之后,上官饶超果断下达一道军令:\&速度要快!务必迅速掌控所有要害之地!\&
    说罢,他亲自率领一队精兵直扑关口大营。与此同时,驻守在关上的帖木儿军队却毫无防备。一来,罗兴伽的帖木儿守军已被宋军全数歼灭,无一漏网;二来,自从这座关卡建成以来从未遭受过敌人的侵犯,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轻敌之心。
    不出所料,宋军如疾风骤雨般迅速击溃了敌军防线,轻而易举地掌控住整个关口。次日黎明时分,辛坦夫率领大军也及时抵达。
    上官饶超当机立断,征召天竺当地的民夫前来此地修筑一座更为坚固的关隘。不仅如此,上官饶超还早已想好了给此关命名——\&兴都关\&。
    攻占兴都关后,上官饶超如饿虎扑食般,派遣第十四军出关,直扑帖木儿边境的城市,进行疯狂掠夺。他此行的目的已然达成,犹如猎豹捕获了猎物,心满意足。至于波斯,虽然朝廷下达了命令,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又岂会在意?波斯的存亡,就如同风中残烛,已无足轻重。能保住最好,保不住也无妨,因为它的利用价值几乎荡然无存。
    此时的波斯,如同一颗被揉捏的葡萄,几乎被帖木儿大军打得只剩下首都附近的领土。这还是宋军及时赶来,才勉强守住的。倘若宋军晚来几天,波斯恐怕就会如熟透的果实般,坠落于地,亡国之祸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