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据守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大明浙江宁波,公元一四零二年四月十日。
    徐辉祖率领着大批人马已经围困宁波城数日有余。在此期间,当运送而来的火炮抵达之后,他们曾经精心策划并发动过一场攻城之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倭寇所拥有的火器竟然异常凶猛,一次次击退了明军的攻击,同时给明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轰隆!\& 随着一声巨响,炮弹落在城墙附近,溅起一片尘土和碎石。常平怒不可遏地用力拍打桌子,怒吼道:\&这些倭寇何时变得如此强大!\&
    徐辉祖默默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常平注意到大帅的沉默,明白此时不宜再激怒他,于是也缓缓坐下来,不再吭声。
    这时,副将宋问走上前来,诚恳地说:\&大帅,无论这支敌军是否真的是倭寇,我们都不能再强行攻打了,否则损失将会更大。\&
    徐辉祖终于开口回应道:\&传我命令,暂且围住城池,但不要轻举妄动。另外,派遣探子去深入调查一下这支军队的情况。\&
    \&遵命!\& 常平立刻回答道,表示会按照指示传达命令。
    而在城墙上,宗敬凝视着城外明军的营地,心中暗自思忖。他转身询问身边的贺云:\&明军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贺云恭敬地回答道:\&启禀将军,目前为止,明军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让所有士兵时刻保持警觉状态!”宗敬一脸严肃地叮嘱道。
    “遵命!”贺云干脆利落地回答道,并迅速转身传达命令去了。
    宗敬迈步返回指挥部,一进门便径直走向正在查看地图的元博,开口问道:“老元,目前后勤物资储备情况如何?”
    元博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还是语气沉稳地回答说:“老宗啊,从整体来看,咱们的后勤暂时还算过得去。”
    听到这话,宗敬稍稍松了口气,但紧接着又追问一句:“确定没问题吧?可千万别关键时刻掉链子。”
    “放心吧老宗,目前确实还行。只是……”元博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有话直说!”宗敬皱起眉头。
    “老宗,说实话,咱们真打算一直这样死守下去吗?依我看,想要偷袭南京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元博终于忍不住把心里话说出来。
    “你说得没错,南明在北方跟燕军拼得你死我活,可是应天这些地方仍然驻守着至少十多万大军呢,单凭咱们的实力根本攻不下。”元博继续分析道。
    宗敬何尝不知其中利害关系,但他无奈地叹口气说:“这些我都清楚,可眼下形势所迫,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你想想,朝廷里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我们,巴不得看我们失败。如果这次行动毫无收获,那明天等待我们的恐怕只有革职查办一条路了。”
    “唉!”元博重重地叹息一声,仿佛心中压着千斤重担。
    “老元,别叹气!\& 宗敬走上前来,轻轻拍了拍元博的肩膀,安慰道:\&你别的什么都不用担心,只需全力保障好后勤工作即可。其他的事情,统统交给我来处理。”
    元博抬头看着宗敬,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随即又变得坚定起来。他咬咬牙,说道:“老宗......既然如此,那好吧!我一定会确保后勤不出任何问题!”
    “嗯,这才对嘛!”宗敬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宋军的后勤补给线横跨大洋,源源不断地将各种战略资源从遥远的吕宋岛和日本输送到位于宁波的前线基地。这条运输通道相对较为顺畅,并未遭遇太多阻碍,但每次能够运送的物资毕竟有限,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周密部署护卫力量便成为了关键问题。这项至关重要的使命,落在了英勇善战的第六军第二团肩上,全团将士肩负着确保物资安全送达目的地的重任。
    \&将军,最新一批物资已顺利抵达!\& 一名身经百战的士官如疾风般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向二团指挥使叶宇禀报。
    叶宇目光如炬,神情严肃,听到报告后毫不犹豫地发出指令:\&立即卸货!不得有丝毫延误!\&
    \&遵命!\& 士官应声而动,转身离去,以雷厉风行之势召集麾下士兵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卸货工作之中。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茂密的丛林中,两名机智敏捷的明朝探子正密切注视着海岸边正在卸载物资的宋军。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这些可恶的倭寇莫非真打算在此常驻不成?\&面对眼前局势,二人深知责任重大,决心尽快将这一重要情报传递给大帅。
    \&暂且不论其他,当务之急是要将此消息速速呈报大帅知晓。\&其中一人语气坚定地说道。
    \&所言极是,事不宜迟,咱们快走!\&另一人附和道。
    言罢,两人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丛林深处。
    而就在他们刚刚离去之际,一直保持高度警觉的叶宇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刚才探子所在之处,嘴角微微上扬:\&终于来了……速去告知副帅!\&接着,他唤来身边一名侍卫,低声吩咐道。
    \&属下领命!\& 侍卫抱拳应诺,旋即便疾驰而去。
    “你们说的可是真的?”常平满脸兴奋地看着眼前的两名探哨,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其中一名探哨用力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将军,大帅,千真万确啊!我们亲眼看到倭寇们在镇海沿岸卸下了大量的物资!”
    常平喜出望外,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紧握拳头兴奋地说:“太好了!既然已经知晓了倭寇的物资存放地点,我们完全可以趁机发动偷袭,一举斩断他们的后勤补给线!”
    然而,一旁的徐辉祖却摇了摇头,神情凝重地说:“没那么简单,常平。”
    常平闻言一愣,疑惑不解地问道:“为何如此说法?”
    徐辉祖皱起眉头,缓缓解释道:“以往你可曾见到过倭寇会长时间滞留一地?况且据我从百姓处得来的消息,这群倭寇并未大肆抢掠。”
    “这难道不是好事么?”常平挠了挠头,依然感到困惑。
    但徐辉祖心中却始终觉得此事颇为蹊跷。他暗自思忖,占据宁波城的这帮人绝不可能仅仅只是普通的倭寇。通过多日观察,他越发觉得这支军队中的人员无论言行举止还是作战方式,都更像是来自中原地区。
    “大帅,那眼下我们该如何行事?”常平忍不住开口询问。
    徐辉祖沉默片刻,最终决定道:“先不急,再等一等看吧。”
    “遵命!”常平恭敬地应道。尽管内心略有不甘,但对于徐辉祖的命令,他向来都是无条件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