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讨论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从公元1384年,皇甫玉林上报奏书后,由于赵文海希望改变东宋现在躲躲藏藏的状况,于是由赵文海牵头,东宋朝廷中央内部再次掀起了关于北上中原的议论。
    “诸位,你们都是我大宋的英才,朕希望你们可以通过这次讨论,给朕一个关于北上中原的一个满意的答复。”赵文海看着朝堂上的众人开口说道。
    众人听着赵文海的讲话,一个个都低着头,好像在想什么,又像没有想什么。
    过了一会,赵文海见没有人开口说话,便对着李应文开口道:“李丞相,既然他们不敢说,你先来说自己的观点吧。”
    “是,陛下。”听见皇帝点名让自己说,也只好站出来。
    李应文内心是极不想参与并于是否北上中原的讨论,毕竟他也不是中原出生的人,对中原没有想法,他只想开发更多的海外土地,但是皇帝都点名了,就算自己在不想说,现在也只能说了。
    李应文站出来,转身面对群臣开口说道:“诸位,我认为现在我们大宋已经无须在躲躲藏藏了,面对中原的大明,我国也是有一战之力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李应文顿了顿继续说道:“一是现在我大宋在暗,大明在明,我们知道他的存在,他却不知道我们的存在,这有利于我们做好前期准备;二是我大宋所控疆域已不弱于大明;三是我国军队准备了最先进的武器,虽人数不如大明多,但是兵不在多,而在精。”李应文说出自己的理由。
    赵文海听完李应文说的,脸上显现出笑容,显然他很认同李应文说的。
    “李丞相,我并不认同你说的。”户部尚书张立尚站出来反对道。
    “陛下,臣认为李丞相所说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完全正确,其一李丞相说我大宋在暗,明国在明,李丞相怎知那明国不知道我国的存在,而且就算不知道,我们又对那明国了解多,其次李丞相你说我大宋领土面积不输那明国,但是丞相可知我国对领土的掌控力远不如明国,最后是军队上,那明国刚建国,精兵强将众多,所以臣认为我大宋还需要在潜伏下来。”张立尚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丝毫不怕得罪李应文。
    张立尚是张世杰的后代,为人正直敢言,由于受到家中北回中原的思想,所以从小便开始关注有关中原的所有情况,他虽然想回归中原,但是他知道现在的大宋根本没有实力,就算暂时不回中原,也应该隐藏起来慢慢发展,不应该暴露自己的存在。
    “张尚书此言差矣,以我的看法,李丞相的观点是对的,现在我大宋在南洋等地已经站稳了脚,对天竺的征伐也是指日可待,在说我大宋的军队早已经脱胎换骨,非他日可比,所以我认为大胆一些也无妨。”枢密使罗任州站出来反驳道。
    “罗大人,你是枢密院最高长官,你还不清楚我大宋的军队吗?虽有火器但是人数太少了!”张立尚见罗任州反驳自己,也立刻反问道。
    “张尚书,我大宋军队人数并不少,我大宋陆军总兵力达十万余人,其中有火器三万余人,火炮数千门,海军有人一万五千人,其中有数艘千吨大型战舰,其它战舰总计数百艘,而且现在还在建造一艘三千吨级的战舰,我想这世上没有在比我大宋再强的战舰了吧,就算那明国想建,也不如我大宋的火炮强吧!”罗任州当场介绍起大宋现在的军事实力。
    “罗大人,我认为……”另一个官员帮着张立尚说道。
    于是双方便开始互相反对,互相找对方的错误和不足的地方。
    赵文海就这样看着他们相互争吵,也不阻止,因为他之所以要提出北上中原,不是为了真去,而是借这个由头,让朝臣们相互说出观点,并以此寻找出更好的方法。
    因此赵文海面对群臣的争吵不仅不阻止,还希望他们这样争吵一段时间。
    但是赵文海也不能让他们光争吵,便用头拍了下桌子大声说道:“你们只在这里争吵有什么用,你们都给朕写奏书,阐述北上的事情,奏书给朕上交给内阁,朕会亲自查看,好了,没有事,就退朝吧!”
    说完赵文海转身离开,留下一群大臣面面相觑,李应文哪里还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他本来也不想争吵,刚才也没有参与争吵。
    由于赵文海的不阻止,于是东宋朝廷上逐渐形成两派讨论,而且这个讨论范围也不见扩大,逐渐到民间百姓都开始讨论了起来。
    至于皇甫玉林同意和中南半岛各国贸易的事情,赵文海的意思是,可以贸易,但是暂时不能让北方的明朝知道大宋的存在。
    于是乎皇甫玉林便开始在新玉门府修建贸易区,用以与中南半岛各国通商,而且东宋朝廷还给了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李应文给他争取了,通商贸易所得收入可以先让他用于地方建设,只需要上报使用情况即可。
    皇甫玉林得到这个消息大喜欢,这样他就有钱用于自己对新玉门府的改建了。
    皇甫玉林拿到第一批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给新玉门府沿岸修建了新的岸防工事,他从朝廷兵工厂买来几门射程远的火炮,以及之前研发“祝融炮”。
    “嗯,不错,这些工事修建太好了!”皇甫玉林看着新建的岸防工事满意的说道。
    “大人,为何要废大钱来修这海防工事,又没有敌人来攻打我大宋。”长史陈明元不解的问道。
    “防范于未然,以后会用到,并且新玉门府这里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当然要增强防御,以确保安全。”皇甫玉林解释道。
    “大人真是深谋远虑,卑职佩服啊!”陈明元恭维的向皇甫玉林说道。
    “好了,不用说这些了,我让你去办的事情都办好了吗?”皇甫玉林问道。
    “大人卑职早已经都办好了。”陈明元回答道。
    “这就好!”皇甫玉林说道。
    东宋国内关于是否北进的讨论越来越激烈的同时,赵文海也暗中做了一些对大明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