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是个手松的
作者:镜里风华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最新章节     
    如此这般计算下来,如果梦想家园全部开放,每日消耗的能量点数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天 66 个能量点,一年按 365 天来算,那么全年的总能量需求竟然高达两万四千之多!
    这么一盘算,齐明月忽然觉得自己目前好像还是相当穷,手头现存的能量甚至连维持一整年的消耗都远远不够呢。
    算了吧,小花园和池塘这些再等等,下一步若要开启新版块,就从菜园和养殖场当中做选择。
    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恐怕还是养殖场的需求更为迫切一些,可以确保吃肉自由嘛。
    储藏室的肉食最近在她每天的疯狂消耗之下,库存下降很快。
    这些肉食要么变成各种肉干,要么变成大餐,都在储藏室的架子上存着呢。
    确实也可以规划一下,准备新的肉食。
    齐明月吃完包子,便又匆匆忙忙骑上自行车,朝着上次前往顾景彦家时经过的那条巷子飞奔而去。
    县城的人日常生活大多都是一日三餐,相比于农村而言,他们的饮食水平要高得多。
    特别是居住在这条巷子的人家,或许都有着很好的工作,家庭经济状况相当不错。
    齐明月到达这片巷子口时,差不多是中午十二点半左右。
    空气中还能闻到不少人家炖肉留下的丝丝香味。
    哎呀,时间好像不凑巧啊!
    巷子里有不少人呢,大多数都是捧着饭碗闲聊的大爷大妈们。
    齐明月一现身,这些人的目光便如同无数探照灯的光柱一般,紧紧锁住她。
    这年头就是这样,邻里之间都很熟悉,如果这一带突然冒出个陌生面孔,那肯定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计划有变!
    她想要大门上的能量,本来准备一家一家假装敲门,毕竟亲手触摸,不用额外花费能量点。
    现在看来,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她这会若是这么操作,那可就太引人注目啦,铁定有热情的大妈过来询问。
    齐明月当即改变主意,推着自行车在巷子里慢慢走,假装自己只是路过。
    经过那些看上去非常古朴的大门口时,就立即开启扫描功能。
    果然也有能量入账。
    她上次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条巷子大概有二十几户人家,都是独门独院花园式住房。
    少部分人家的院子大门还维持着以前那种老式木门,剩下的院子安装的大多是如今比较流行的大铁门。
    齐明月收一家能量,就看一次操作面板。
    从巷子口走到巷子尾,收获了八次能量,每次一百多到五百多不等,总共收到一千五百多的能量点。
    最新的可用能量停留在这个数字上,与昨天的数值相比,一下子翻了三倍之多。
    今天回去之后,就可以考虑开启下一个新模块了。
    齐明月一边计划着,一边轻巧地跨上自行车,双脚有节奏地蹬踏起来。
    出了巷子,转弯就进入到另一条大街,邮局好像就在这条街上。
    她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十二点四十三。
    村里的骡车一般10点左右到达县城,下午两点准时发车返回。
    不知道这会其他人还在不在邮局。
    碰到其他知青倒无所谓,齐明月主要是担心碰上李盼娣,徒生事端。
    想到这,她用力地捏了一把刹车,停了下来,调转车头,向城东骑去。
    齐明月决定再晚一点去邮局,这儿距离纺织厂的职工住宅区也不算太远,不如先去探望一下刘姐。
    刘姐是纺织厂的后勤部主任,她俩当初在阳市招待所住同一个房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分别的时候,刘姐拉着她的手,反复叮嘱,让她上县城的时候一定要去纺织厂找她,还把家里的地址留给她。
    自从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也该去联络联络感情了。
    齐明月骑着自行车大约行驶了半个小时,便来到了那片位于纺织厂后面的住宅区。
    这里的建筑风格新老并存,原来都是老式的青砖平房,估计后来不够住,又新建了不少红砖楼房。
    楼房普遍不高,最高不过三层,窗户采用的都是木框玻璃。
    不像村里,还用着不透明的窗户纸呢,寿命短暂,每年都得重糊一遍。
    齐明月背着篓子,推着自行车进入住宅区,好奇地四下张望。
    她发现这里的环境不错,很宽敞,地面都是平整的水泥路,还种了不少绿化树呢。
    难怪很多人削尖了脑袋要往大工厂钻,就这住宿条件,在这个时代,确实很吸引人。
    纺织厂的工人数量众多,整个住宅区规模很庞大。
    齐明月有点抓瞎,她即使拿着地址,也不太好找呀。
    目光扫过周围,她注意到前面树荫下有两个老头正聚精会神地下着象棋。
    而一旁的石墩子上则坐着四五个大娘大婶,手上一边干着针线活,一边叽叽喳喳地闲聊。
    她果断上前,找人求助。
    齐明月挑选了一位坐在最边上、面容看起来也非常和善的大娘作为询问对象,她轻声问道:
    “大婶子,下午好呀,我想跟您打听一个事,您知道刘琴刘主任家怎么走吗?”
    说话的同时,齐明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五颜六色的糖果,水果糖和奶糖混合,动作十分自然地塞进大娘粗糙的大手里。
    大娘低头瞄了一眼,立即握紧,若无其事地揣进口袋,然后抬起头,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语气亲切地问道:
    “小姑娘,你哪家的?你找刘主任什么事?”
    “我是刘主任的朋友,好久没见了,今天正好有空,就来看看她。”齐明月面带微笑回答。
    大娘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拖长语调重复了一遍:“朋友啊~”
    她站起身,指着远处红砖小楼的方向,急声说道:“刘主任家住在那头,小楼房那片,走,姑娘,我带你去。”
    说着,大娘收起手上正在纳的鞋底,大步向前面走去。
    齐明月愣了一下,这年头的人可真是热心肠。
    大娘的速度很快,转眼间已经走出去一米多远。
    齐明月赶紧推着自行车快跑几步,追上大娘。
    路上,两人闲聊起来。
    齐明月这才知道,大娘原来是刘主任家隔壁的邻居,跟刘主任很熟。
    这个大娘也很有意思。
    一听说齐明月是下乡知青,又见她背着一个乡下人常用的大背篓,手上却推着一辆很少见的女士轻便自行车,立即自顾自地认为,齐明月肯定是来送礼的,目的嘛,自然是想进纺织厂工作!
    大娘还朝着齐明月挤眉弄眼,偷偷摸摸地说这种事她最近见多了。
    原来,最近纺织厂恰巧发布了一则招工通知,其中有两个极其稀少的坐办公室的岗位,引得无数人虎视眈眈。
    毕竟谁不想找个轻松点的活计呢?
    所以这段时间,私底下的各种活动那叫一个频繁。
    再看齐明月,细胳膊细腿的,长得跟朵花儿似的,而且又是下乡的知青,大娘便觉得她肯定吃不了这份苦,一定是冲着纺织厂的工作名额来的。
    要知道,知青的苦那可是出了名儿的,大家心里都门清着呢!
    于是乎,大娘开始旁敲侧击地向齐明月打听起来,拐弯抹角地想要知道她带了啥好东西过来。
    嘿!说不定自己帮着估摸估摸这些礼品的分量够不够重,还能从中捞一些好处哩。
    这姑娘一看就是个手松的。
    刚才在大门口,就是问个路而已。
    妈呀,直接给了一把糖果,她瞄了一眼,竟然还有几块大白兔奶糖。
    简单问个路就能给这么多,若是她帮了这个姑娘大忙,好处那不是更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