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唯一的可能
作者:镜里风华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最新章节     
    齐明月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听见一旁传来秦书言惊讶地声音:
    “唐知青,你今天也去县城啊?那昨天晚上你干嘛还让我帮你带东西呀?”
    唐小秋闻言,急忙瞄了一眼李盼娣,但见对方并无替自己辩解之意,只好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转头看向秦书言,并结结巴巴地说道:
    “那个……秦……秦知青,实在不好意思,我刚才答应陪盼娣去医院复诊,我今天......我要的东西自己买,谢谢你啊!”
    秦书言倒也爽快,并未继续追问下去,而是直接从裤兜中掏出钱票,伸直胳膊递到唐小秋面前,同时说道:“行,这是你的钱和票,收好咯。”
    此时此刻,齐明月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起来:
    “哼,原来是唐小秋通风报信,李盼娣才会火急火燎地赶过来,明明知道她在车上,这会却又要装出一副碰巧偶遇的模样,当真是虚伪至极!”
    想到此处,她不由自主地在心中翻起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齐明月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复盘一下整个事情的经过,答案实在是太明显了。
    首先,李盼娣匆匆忙忙赶来乘车,而且还和唐小秋一同出现,一看就是今天早上临时起意,肯定不是昨天计划好的。
    因为知青们今天去县城这个行程早在昨天下午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也就是说唐小秋昨天就已经知道这件事,而她自己不愿意跟着一起去,还托秦书言帮她带东西。
    其次,早上出门时,唐小秋看到齐明月也在出发去县城的队伍里时,表情非常奇怪,竟然破天荒地找她搭话,问她是不是也要去县城。
    要知道自从那一巴掌之后,两人的关系水火不容,见面都是互不理睬的状态。
    唐小秋莫名其妙关心她去不去县城干什么,又不会托她带东西?
    现在知道唐小秋和李盼娣联系紧密,齐明月心里就有数了。
    不是唐小秋关心她的行程,而是李盼娣关注这件事。
    昨天下午齐明月没在知青院,知青们商量一起去县城时,她还在山上转悠,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响应。
    晚上邱琳琳过来给她送包裹单,提到这个事,她才决定跟其他人一起行动。
    所以昨天晚上唐小秋不知道这个情况,自然也就没有通知李盼娣。
    而今天得知这个消息就迫不及待跑去告密,然后,李盼娣立即匆忙赶来。
    从时间上估算,李盼娣应该是接到消息就立刻往骡车这边跑,一刻都没有犹豫。
    前后一联想,齐明月不难猜到这人又是冲着自己来的。
    想明白之后,她立马坐如针毡。
    等李盼娣和唐小秋爬上车尾坐好,李根扬鞭发车之时,齐明月立即捂着肚子“唉哟”大叫一声。
    “大爷,麻烦您稍等一下,让我先下车,我突然肚子好疼,可能早上吃坏东西了,你们出发吧,不用管我啦。”
    齐明月一边痛苦地皱着眉头,一边用手撑着车板,动作迅速地跳下了车。
    紧接着,她像一只敏捷的兔子一样,飞快地朝着知青院的方向奔去。
    她心里清楚的很,李盼娣处心积虑想要跟她一起去县城,肯定有啥阴谋诡计等着,她当然不能配合。
    县城去还是要去,圆圆家里寄来的东西需要早点拿回来,同时再回寄一份过去。
    关系都是相互的。
    所以邮局还是要去的。
    坐不了骡车,她就骑自行车单独行动。
    齐明月很快从西边小侧门回到知青院,从房间收走自行车。
    她打算出了村子再骑。
    这个时间点,各家门口的人多,她不想这么招摇过市。
    今天的计划是先骑车去一趟小镇,然后从小镇再去县城。
    小镇那边的废品收购站和那座有年头的古庙都去看一眼,寻摸寻摸梦想家园需要的能量。
    现在每天啥也不干,固定就要减少十六个能量点。
    四合院六个点和果林十个点。
    不能只出不进。
    能量点用完,梦想家园又要被锁起来。
    习惯了它的舒适和便捷,若是不能用,那就太惨了。
    齐明月背着大背篓,出了村子没多远,假装在山脚草丛里一阵扒拉。
    推出一辆自行车来,实际是把收在家园的自行车取出来。
    要是有人看见,非要在这片草丛捡漏,那就只能怪他运气不好了。
    平时坐骡车去小镇,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骑上自行车,四十分钟就到了。
    到镇上时,手表指针才指向七点四十,各个公家单位都还没上班呢。
    齐明月没在供销社门口停车,也没第一时间去废品收购站,而是穿过小镇,向后面骑去。
    听村民提过,小镇后面不远处有一座破旧的山神庙。
    那边是破房子,没人看守,也没有门锁,她可以直接进去。
    每年秋收之后,周围村庄的村民们都会纷纷涌向这座破庙,举行盛大的赶集活动。
    村民们带着各自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农产品以及各种特色小吃汇聚于此。
    一般会连续摆上三天。
    这是国家允许的,那几天没有人会去集市上抓投机倒把,就连供销社都会在集市上摆个临时摊位。
    听说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好多年,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邱琳琳之前请她吃的冻梨,那种冰冰沙沙的味道至今让她回味无穷,听说用来做冻梨的新鲜梨子就是来自这个临时集市。
    齐明月曾经也试过把家园里的梨放进厨房的冷冻柜,借助科技的力量制作冻梨。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冻梨成功了。
    但可能梨子品种不同,吃起来没有邱琳琳给的冻梨口感好。
    齐明月离开小镇后,继续骑着自行车前行了约摸十多分钟,眼前赫然出现了那座传说中的破庙。
    这座古老建筑的墙壁早已残破不堪,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无尽沧桑。
    当她踏入院墙时,抬头仰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裸露在外的木梁与古朴瓦片。
    它们高高在上,屋顶的瓦片似乎与现有房子的瓦片不太一样。
    可惜她站在地面,距离这些瓦片已经超过1米的范围,家园的能量扫描仪触及不到。
    齐明月的目光四处游移,见到的门窗皆已消失无踪,只剩下歪歪斜斜的门框和窗框。
    她好奇地将手放在上面,然而并没有得到任何能量提示。
    刚刚进入寺庙时经过的那面破损墙壁也是如此,没有丝毫的能量反应。
    也许,这是后来修建的围墙,其年代远远不足百年,所以才无法检测到可用能量。
    齐明月小心翼翼地踏进屋内,几缕阳光透过窗户和屋顶的破洞洒了下来。
    随着她的脚步移动,扬起的灰尘在阳光下飞舞着,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热闹与辉煌。
    然而,如今的屋子里却空荡荡的,只剩下一片死寂。
    原本应该供奉神像的地方现在空无一物,只有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破碎的香烛和祭品。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求神拜佛被视为封建残留,是要遭到批判的行为。
    人们不敢再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于是那些曾经庄严伫立的神像要么被无情地打砸破坏,要么被人们悄悄藏了起来。
    齐明月静静地站在那里,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外面的院墙和屋内的墙壁,她刚才已经挨个摸了遍,完全没有收获。
    原本还指望这座古庙能贡献一些能量,哪知道竟然是一场空?
    她不得不怀疑这座山神庙的历史,也许它曾经被重建过,现有建筑的年代并没有想象中久远。
    齐明月抬起头,目光投向屋顶,刚才看到的造型不一般的瓦片好像是目前唯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