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弥补一二
作者:镜里风华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最新章节     
    知青院离村里远,风向又没往村里吹,要不然忍受荼毒的人群还得再加一拨。
    这也是齐明月的幸运,否则明天铁定有好事的村民过来打听。
    住在村里就是这样,一家有什么情况,一堆人挤上去看热闹。
    齐明月知道卤肉的味道可能有点大,但确实不清楚它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第二天一大早,毛菊花顶着一副黑眼圈过来游说她,邱琳琳也顶着一副熊猫眼过来还碗。
    她找秦书言打听煤炭票,发现秦书言眼下也是一片青黑,说话直打哈欠。
    齐明月这才知道事情有些大条,她低估了肉香味在这个时代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她抱歉地看着大家的黑眼圈,这确实是她的锅。
    这次唐小秋朝她“哼”一声摆脸色,齐明月也一反常态没有怼回去。
    她不应该在夜晚卤肉,搞得大家晚上都没睡好。
    幸好今天继续休息,明天才开始上工,不然她的罪过更大。
    翻地很累,休息不好去翻地,这不是耽误别人挣工分嘛。
    工分就是大家的命脉,大队里都是根据各自的工分分配口粮。
    关系到粮食多少,这就不是小事。
    齐明月吐了吐舌头,决定弥补一二。
    她找邱琳琳商量:
    “琳琳姐,不好意思,卤料包是我下乡之前找别人配的,没想到味道这么大。
    我不应该晚上卤菜,给大家添麻烦了。
    你看这样行不行?
    昨晚的卤料包煮出来的卤水今天还能继续用,不拘荤菜还是素菜。
    你帮我问问大家,要不要卤水?可以舀回去自己找菜卤,我那边有一大锅。”
    齐明月说话的时候就站在邱琳琳门口,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
    说完之后,邱琳琳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毛菊花立即蹿过来,大声喊道:
    “要,要。”
    秦书言正在院子里晒衣服,她也听到齐明月说的话,很感兴趣:
    “齐知青,我也想要一些卤水。是不是直接往水里添菜,煮开就可以吃?”
    齐明月点点头,“是的,想要更入味就小火多焖一会儿,荤菜先放,素菜后放,味更正。”
    秦书言立马表示回去拿锅,她想试一试。
    其他女知青也一致同意想要卤水。
    邱琳琳就上男知青那边,跟傅明飞说了一声,男知青的意见由傅明飞统计。
    陈暄还没买到锅,男知青目前全部跟着集体吃饭,没人拒绝这个事。
    大家都是被香味折磨一晚上的人,有这个机会当然都想试一试。
    大多数人都没脸直接找齐明月要卤肉吃,但能二次使用的卤水接受良好。
    那一大锅卤水,秦书言舀走一小锅,剩下的都进了集体大锅。
    其他知青没有分餐,这次依然是一起煮一起吃。
    为了更大价值地发挥卤水的作用,所有的知青都行动起来。
    魏明成和林红军带着工具特地进山一趟,想打点小动物回来卤着吃,傅明飞和洛许正跟着一起帮忙。
    陈暄和张华一人出了五两肉票,葛建国自告奋勇去公社买肉。
    秦书言也要买肉,出了钱票让葛建国帮忙带。
    邱琳琳、史雪芬和唐小秋则拎着篮子上山采蘑菇、挖野菜。
    齐明月看着忙碌的众人,突然想到这些人还没尝过她的卤菜,都不了解味道到底好不好,就这么兴师动众。
    又是上山打猎,又是出钱出票买肉,还花时间采蘑菇。
    就......有点草率啊。
    万一觉得不好吃,别找她麻烦吧。
    这......她可不认的,她又没有压着他们要卤水。
    齐明月讲解完卤菜的具体注意事项,立刻回了后面院子。
    圆圆自个儿在院子里玩,年龄小,她看着才放心。
    卤水已经全部舀走,大锅空出来了,正好烧早饭。
    齐明月更习惯一天吃三顿。
    早饭没有煮稀饭,蒸红薯加木薯粉做红薯芋圆,煮了水果芋圆甜汤,然后再一人一个煮鸡蛋。
    圆圆小朋友吃得摇头晃脑,异常兴奋。
    吃完早饭才8点钟。
    现在可真是早睡又早起。
    齐明月打算出门砍几段竹竿,顺便找找春笋。
    她之前老觉得自己的院子有点空,刚才看见秦书言晒衣服,才想起来她这里没有搭晒衣服的架子。
    这段时间不晒衣服还好说,天冷,洗澡不勤快,但是等天热的时候,她若还是不在院子里晒衣服。
    外面估计又要传她不爱干净,天天不洗澡的闲话。
    装样子还是要装的。
    “圆圆,姐姐现在要出门,很快就回来,你跟我一起还是在家跟小蚂蚁玩?”
    齐明月低头跟小朋友商量,他吃完早饭又拿着一根小木棍跟蚂蚁玩起来。
    知青院后面就有一片竹林,靠近山脚不远,走过去也就几分钟。
    只不过她没有砍刀,得先去村民家里借一把。
    冬梅婶子家做竹编,肯定有砍竹子的砍刀。
    她打算去冬梅婶子家借,正好拿新背篓,顺便再下单两个竹筐。
    竹筐盛放鸡蛋,然后塞进碗柜下层,放在米面旁边,位置正好。
    这样她就不用再买炕柜,左一个右一个柜子叠放在一起,存取东西也不方便。
    齐明月预计出去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小朋友跟不跟着也无所谓。
    院子里很安全,又是平房,没有掉下楼的隐患。
    “姐姐,我跟蚂蚁玩,你早点回来哦。”
    圆圆对出门不感兴趣。
    这样也好,她自己一个人可以加快速度。
    齐明月从小院门出去,刚走进村尾,就看见李宝珠笑眯眯地往这个方向走过来。
    嗯?
    李宝珠这是准备去知青院?
    这个方向走过去就只有知青院和牛棚,她总不会去牛棚吧?
    村里人大多不喜欢跟牛棚的下放人员接触。
    李宝珠看见齐明月的时候,明显一愣,好像吓了一跳,随即又“哼”一声往前走了。
    齐明月嘴角弯了弯,不知道这姑娘看见她又脑补啥东西。
    若没看错的话,李宝珠右手好像攥着东西,看形状弧度,好像是一个鸡蛋。
    难道她又想给陈暄送鸡蛋?
    齐明月心里八卦了一下,没有深究,脚步不停,继续往冬梅婶子家走去。
    陈冬梅在家,一听又有订单上门,眉开眼笑,很热情地借了砍刀。
    齐明月背上新做好的背篓,突然看到院子里有两截毛笋。
    眼睛一亮,还真有笋,转头看向陈冬梅:
    “冬梅婶子,这个毛笋是不是竹林里找到的?就是山脚那片竹林吗?”
    陈冬梅浑不在意地瞥了一眼地上的毛笋,“你大头叔砍竹子,顺便挖的,不是山脚那片,是山上的。他砍竹子都选山里的竹林,竹子更好。”
    齐明月兴奋地点头。
    竹笋萌发一般都是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逐渐萌发,山里的竹笋已经冒头,山脚那片应该也快了。
    那边竹林离她那么近,挖起来很方便,她有口福啦。
    竹笋要是很多,还能晒成笋干,给父母、大哥、二哥都寄一些回去。
    家里给原主筹集的东西现在都是她在享受,她也该回报一二。
    “齐知青,你喜欢吃毛竹笋啊?那正好,这两个你都带走。”
    陈冬梅说着就捡起地上的两个毛笋,扔进齐明月背上的新篓子里。
    “哎,婶子,那怎么好意思呢?你家辛苦挖回来的,我不能白拿。”
    齐明月脱下背篓,就想还回去,她记忆中,毛笋一直卖得挺贵的。
    “齐知青,让你拿着就拿着,又不是值钱玩意,这东西我家吃得够够的,别推辞啊,听你婶子的。”
    齐明月犟不过陈冬梅就收下了。
    人情交往讲究礼尚往来,她以后有什么好东西也可以给冬梅婶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