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濯州请款
作者:鸿渐于陵   皇后别跑,寻梦三生全为卿最新章节     
    邹夫人的事不久被关翎抛到九霄云外。
    竹青馆有不少书册,除了话本、地图志、游记、演义志异,还有旧时府衙纪录。
    关翎偶尔错拿了一本秋官府的卷宗,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秋官府的好多大案要案,尚不及近来流行的才子佳人话本血腥。
    不过有好多曲折离奇的案子苦主,经历催人泪下。
    宏明听宁则说皇后近来沉湎于阅读官府纪录,又起了好奇心。
    无奈每天傍晚御和殿前人群熙熙攘攘。
    大概听说前几日皇上称赞了邹夫人做的桃花糕,这两天夫人们排着队给他送糕点。
    他以试毒为名全赏了宫女公公跟狗。
    可惜夫人们送完糕点聚集在门口翘首以盼,等皇上嘉奖,他根本脱不开身。
    好不容易又有机会早朝,想到皇后可能没起床,宏明命大臣念奏章的时候速度慢一点,愣是把早朝从五更天拖到晌午。
    来到竹青馆,他先在外间的书架上看到一堆纸条。
    “这是……”
    “殿下吩咐,在已经看过的书册里夹上纸条,以供甄别。”
    宁则走过来对他说明。
    放眼望去,数排书架到处是白色的小纸条。
    “她看书那么快?”
    “殿下经常废寝忘食,熬夜看书。”
    宁则用眼神指了指内室。
    “这不熬夜看到日上三竿,睡下没多久。”
    宏明轻手轻脚推开屋门,见罗汉床上躺着一人,满脸黑发,再一细看,是皇后脸埋在丝枕里背朝天睡着。
    “睡相这么差,把自己憋死怎么办?”
    宏明嘀咕着,走过去替她翻了个身。
    皇后睡得死沉,被人拨了一圈,仍是没醒。
    在她旁边干等着不是个事儿,宏明又不敢回御和殿,于是走到书案前,打算命人把奏疏搬来。
    一走到书案旁,闻到一股甜腻的点心香味,想起宁则说皇后近来变着法儿要御膳房做点心,最后大半进了红袖的肚子。
    假如早来几天的话,宏明顶多受不了鸡汤味儿。
    现在一闻到点心的香甜味儿他就想吐。
    他退回皇后的床边,传人搬了张矮几过来,搁在罗汉床一角,干脆坐在皇后床沿批奏疏。
    窗外的太阳照射进来,落在关翎脸上,她翻身想把脸藏进枕头里,滚了半圈撞在案几一角,疼得龇牙咧嘴。
    一睁眼,床边是皇上的背影。
    他不是跟邹夫人去制造起居记录了吗?
    怎么又来竹青馆妨碍她休息?
    “皇上怎么又来了?”
    关翎搓着脸坐起身。
    侍立门口的宁则见状,吩咐宫女送去洗漱用品。
    “皇后怎么一天比一天起得晚?”
    “不比皇上,晚上没人伺候,早上精神不振。”
    皇后边说边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
    宫女给她擦脸时,她看了看门口,笑着问。
    “今日没人来送杏花、李花吗?”
    宏明侧过脸,瞄了她一眼,并不回答。
    那日在她面前对邹夫人示好,是想看她会如何反应。
    现在她既不急,也不恼,平静无波,不知是看出了他的用心故而如此,还是当真无欲无求。
    看见皇上在批奏疏,而且不避开她,关翎爬到他背后,假装欣赏皇上伟岸身姿,偷看矮几上的内容。
    “皇后可知偷看朝廷机密是死罪?”
    “妾身只是好奇皇上与朝臣们的墨宝。”
    见她灰溜溜要爬走,宏明干脆拉她坐到身前,痛快看个清楚。
    反正拿来竹青馆的都是琐碎小事,无需背着她。
    宏明面前的本章上写的是请款事宜。
    “皇上,这是什么?”
    关翎仰起脸,看了看宏明。
    “是濯州地方向朝廷请求拨款赈济的奏疏。”
    “濯州发生灾害了吗?”
    宏明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皇后看过关于濯州的地理志吗?”
    关翎回想了下。
    最近听人提起濯州,是吴御医说七步断肠产自濯州。
    由竹青馆里的地图志介绍,濯州地处西南潮热地区,多崇山峻岭,极少土地平坦的地方。
    当地人口稀少,多以打猎为生。
    由于山势险峻,运输不便,所以贸易同样不发达。
    “其他地方官府偶尔开仓赈米,待境遇好转改为赈济铜钱或借贷,唯独濯州年年救济依然毫无起色。”
    宏明感叹。
    救急不救穷。
    濯州的问题非灾害,救济不出结果。
    “妾身知道那里水流充沛,山里多桑林,难道不能加以利用?”
    “如何利用?”
    宏明低头看了她一眼。
    皇后跟宁则说的一样,两手捧着红袖给她的火烧,“嘎吱”“嘎吱”啃个不停。
    宏明忍不住替她摘掉嘴角的饼屑。
    皇后把没吃完的火烧递到他面前。
    干嘛?这是要喂他吃剩饼?
    皇后好大胆。
    南苑夫人亲手做的点心他不屑吃,能吃她吃不下的东西?
    算了,不能浪费粮食。
    宏明刚想张嘴,听到皇后说。
    “皇上帮妾身拿一下。”
    他立马挺直上半身,假装从来没理解错意思,接过了皇后的饼。
    关翎爬回罗汉床内侧的书堆里,翻了半天,从里面找出艾拉斯游记,又爬回皇上身旁,翻到其中一页。
    她翻到的页面上画有一部奇怪的织机,连着巨大的水轮。
    “在艾拉斯,有人利用水流织布。如果冬官府可以稍作修改,做成符合濯州地形的尺寸,可以召集当地人尽量在相邻的地方养蚕、缫丝、织布,再由冬官府定时收购布匹。这样用少量的人力与土地也能积累一点财富。”
    “为何要由冬官府收购?”
    通常这种事交由濯州地方去办即可,皇后的提法有些奇怪。
    宏明不由多问了一句。
    “领惯赈银的地方,难免有人食髓知味。皇上无力彻查一遍历年赈济是否存在贪墨,那从根上断了他们吸血的机会也是好的。”
    关翎忙着翻那本书里其他的图样,没留意到皇上狐疑的口气。
    “若皇上对冬官府不放心,可交给王氏去办。论到银货两讫,没人比商贾更加熟悉。”
    王氏在华英国开国时并非商贾,而是随太祖一起征战的武家。
    到太宗朝时不知什么缘故急流勇退,很少涉足朝政,改以商贾立世。
    没多久,由于其产业对华英国财政影响巨大,王氏站回朝堂成为重要的辅佐之臣。
    据说这一家一旦散出钱,一定会加倍流回。
    所以哪怕富可敌国,皇族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与贸易有关的事,没人比王氏更加清楚。
    宏明作为王氏血脉自然知道。
    他把火烧塞回皇后嘴里。
    “说了半天,原来是要给太傅拉生意?朕治下有再大的蛀虫,也比不过皇后。”
    皇后找到她想找的水轮。
    “我们可以在瀑布与水流湍急的地方试着建造水轮,再用绳索连接地势险峻的地方,利用水轮运送东西。这样可以省不少人力。”
    关翎兴致勃勃说着她的点子。
    宏明看到游记上“艾拉斯”三个字,脸色有些阴沉。
    “世人皆传太傅之女资质愚昧,朕看皇后天资聪颖,心思缜密。”
    关翎一抬脸,发现皇上凝视着她。
    要来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