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周总强行“门当户对”
作者:兰沛   吃够上班苦,我要回家种地当老板最新章节     
    他起身就要收拾碗筷,被王翠云拦下,“你快别动,放着我来收拾。”
    周正简不肯:“您刚还说让我把这儿当家里,我在家里就常做这些事,您也别不好意思使唤我。”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王翠云都没话说了,只好允他去做。
    经常做这话周正简有些言过其实了,但当初从部队退伍后他又去国外读过三年书,那三年他确实练就了一副厨房本领。
    只是回国后一直忙于公司工作,加上家里安排了做饭的阿姨,他渐渐地疏远了厨房,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正常发挥。
    看着小周熟练的手法,王翠云总算信了他“常做”的真实性,真是越看越满意。
    “实话跟你说,我之前偶尔也想过甜甜以后的另一半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子,但怎么也想到会是你这样的,不光外形优秀,工作也好,就连家务活也这么能干,甜甜遇到你真是有福了。”
    周正简笑:“不是有个词叫‘惺惺相惜’嘛,我能跟甜甜有缘分在一起,只能说您和叔叔也很优秀。”
    没人会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王翠云也不例外,只见她被周正简这句话逗得笑眯了眼。
    “其实我跟你杨叔叔在杨甜找对象这件事上要求很简单,只要两家门当户对,经济实力不相差太大,你们小两口能聊到一块,当不当上门女婿这事我们其实没那么顽固,对了,小周,昨天你说你是做房地产开发的,那你平时的工作具体是负责什么的?”
    “经济实力相差很大”的周正简心一紧,“我平常的工作多是帮公司和有意向合作方洽谈一下合作,平常也会负责一些人事方面的安排。”
    王翠云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太懂周正简说的洽谈合作什么的,她只是觉得小周不仅干这个还得干那个,一人兼数职,这明显是公司在压迫人嘛。
    “那干这么多,每个月工资应该不低吧。”
    王翠云心想,要是干活多工资给高些倒也说得过去。
    以为她在打听自己经济条件的周正简,努力回想了下司机小何的月薪:“一个月差不多2万?”
    “2万不少了!”王翠云面露赞赏。
    心里却开始算一笔账,北市毕竟一线城市,两万一个月,算上租房、出行、吃喝拉撒穿,这一个月应该能攒下一万,那一年就是十二万。
    以前她觉得年入十几万很了不起,毕竟小县城的普遍工资才3、4千,当然也有8、9千的,但那都要求重劳力,要不就是对技术有要求。
    所以十几万,放在这个小县城不吃不喝也要攒三四年。
    可现在杨甜自己搞这个大棚,一个月就挣了几十万,这让她面对周正简这种高薪瞬间有了底气。
    而周正简此刻却在懊恼,看阿姨这反应,自己是不是把工资说高了,嗯,自己应该只说一万的!
    王翠云又问:“小周,门口这车我看是你开来的,是你买的吧。”
    周正简有些尴尬:“车是我租的,过两天就得还回去。”
    王翠云惊,她还以为那是他自己买的,那既然没买车,难道是攒着钱准备买房?
    “那房子呢?是家里已经买了还是在准备买。”
    房子可是大事,这个不能马虎,王翠云心想。
    周正简面露惭愧,“房子还没买,家里孩子多顾不上我,而我自己......”
    王翠云懂了,这是连房子也没有,
    “那你存款总该有些吧。”
    周正简低下头,“对不起,阿姨,以前我一个人大手大脚惯了,所以也没攒下多少钱来。”
    王翠云心死。
    “大概也就30多万吧。”
    周正简从林特助提供的杨家交易数据中取了个跟杨甜资产大抵差不多的金额,这下应该算是“门当户对”了吧。
    果然,王翠云又活了!
    唉,这个小周,说话还惯会大喘气的。
    *
    被杨甜这么一耽搁,等他们出门准备去大棚的时候,太阳东升的已经有些晒了。
    杨甜穿着一条灯笼袖碎花裙,撑着遮阳伞走在田间小路上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更亮眼的是她身后跟着男人。
    今天有风。
    杨甜把伞前沿压低,这样既可以遮阳也可以挡风。
    路过一片金银花地时,忽然一阵强风猛地袭来,伞面受力猛地增大,杨甜一个没防备被阻的脚步踉跄了下。
    这时有一张大手及时托住她的后背帮她稳住站姿,另一只大手帮她握紧伞柄。
    风一掠而过,杨甜站稳,她轻轻挣开后背灼热的大掌。
    “谢谢”,她道谢,脸却微微犯了红。
    周正简泰然自若的收回手,似没发现异样般答道:“不客气,需要我帮你撑伞吗?”
    “不用,我可以。”
    杨甜拒绝后继续沿着小路走。
    周正简有些遗憾的勾勾唇,他拳了拳刚触过一抹温热的右手,仿佛还能感受到一丝余温。
    刚刚的遗憾被满足填满,他抬脚跟上。
    杨甜怎么可能答应让他撑伞,她这伞不大,要是两个人撑一把,那得挨得多近。
    而且她都后悔刚才那样撑伞了,她现在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个人在她背上留下的那股灼热——干燥、滚烫。
    尤其那个人现在就在她不远处的背后,刚被他染指过得地方,奇异的有种不同其他之处的麻酥感。
    就好像有电在走串一般。
    错觉!
    绝对是错觉!
    “呦,甜甜今天来的晚呀。”
    迎面碰上一群正好下晌的村民,都是一些脸熟的婶子大娘,趁着早晨天凉快来地里采摘金银花的。
    她们通常都是天刚亮就起来开始摘,一直到太阳高升才下晌回家避暑。
    往常杨甜不会来这么晚,正面碰上的时候少,今天就正好碰上。
    “对,有点事耽搁了,”杨甜笑问,“婶子,大娘们,你们今天摘了几斤?”
    几个爱说笑的零星回答道:5斤、4斤、还有6斤的。
    杨甜:“那还不错,我听说现在村口收一斤6块?”
    其中一个婶子:“嗐,都是挣得辛苦钱,不如你这自己当老板的,挣得都是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