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粮食窖
作者:木辛三土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最新章节     
    第360章粮食窖
    就这样,王安和王大树在前面找地方,众人背着枪拿着各种工具还唠着嗑,在后面跟着,继续向前面走去。
    这回王安不只是以9步为一个单位了,哪怕是长得像的地方,王安和王大树也要研究一下。
    毕竟盲目的去找,还不如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推进呢。
    因为只要方向没有错,那早晚都能找到。
    很快,王安就在第90步的地方,再次停了下来。
    看的出来,这地儿或者说这一大片地方的草,都比附近的草要高上不少。
    并且这片地的地势,也要比周围高上不少。
    说实话,王安的内心还是多少有点激动的,因为不管是草的长势还是步数,都对上号了。
    关键是这片地方,除了有几棵非常小的树毛子以外,连一棵过腰高的树都没有。
    王安感觉这片地方,很有可能就是九哥埋东西的地方。
    于是乎,王安笑呵呵的说道:“来来来,大家都听我这个把头指挥,开始干活了。”
    说实话,就这么在山里瞎溜达,还特么不如干点活儿呢,因为人只有动起来,才会感觉不那么冷。
    这时,王大树发现问题,又说话了:
    “咱们先用冰镩子凿雪,然后把雪铲一边去,完了再用镐刨,镐刨不着了,再使大铲。”
    这群人里面,王大树是最年长的,其次是林大江,所以众人是非常尊敬王大树的。
    然后众人就依照王大树的安排,仨人一组,开始对这块地玩儿命的干了起来。
    木华因为干不了重活,所以干的是拿方锨清理的轻快活儿。
    不得不说,王大树的安排,简直完美,谁都闲不着,也谁都累不着。
    要说也不是谁都闲不着,看上去,王安就正经挺闲的,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感到不满。
    不过王安却从麻袋里拿出了望远镜,开始向周围观察起来。
    因为王安总感觉九哥埋东西的秘密,除了自己以外,一定还会有别的人知道。
    终于,在众人的合作之下,一个直径40公分,深度差不多1.5米的深坑,就被挖了出来。
    奈何东西没挖到,众人却全部惊呼起来。
    “这是咋回事?这底下怎么还有糠呢?”
    “嗯呢呗,这糠是高粱帽子。”
    “高粱帽子还得埋起来,这是特么有啥说道吗?”
    高粱帽子就是高粱粒子的外壳,这玩意儿不是高粱米的壳,比较硬,基本啥用没有。
    不过这玩意最牛逼的是,即使是在比较潮湿的地方,也比较不容易腐烂,或者说腐烂的速度非常慢。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王安也是一脸懵逼,这特么好不容易剜出个坑,总不能只有糠吧?
    这时,王大树又发话了,只见王大树多少有点惊喜的说道:
    “咱们八成是挖到粮食窖了。”
    林大江先是一愣,然后也笑了出来,紧接着,除了王安等几个年龄较小的,年龄稍大一点的都是一副了然的表情。
    这时候,只听王大树解释道:“建国前的地主老财,都喜欢窖粮食.”
    经过王大树的一番解释,王安等几个岁数小的小辈,才明白是咋回事。
    简单的来说,窖粮食的目的,一方面是地主老财的粮食吃不完,为了将粮食长久的存放。
    而另一方面,就是地主老财为自己留的后路。
    因为不管到啥时候,钱可能不是万能的,但手里有粮,心里才是一定会有底气的。
    不得不说,这些个玩意儿的心眼子,是真特么多。
    不过王安想的就比较多了,建国前到现在,都30多年甚至四五十年过去了。
    要是再算上抗战那些年,这得多少年了?
    这粮食放了这么久,还能有点啥用吗?
    所以,王安下意识的就将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
    王安说完,高兴的众人顿时陷入了沉默,很显然,王安说的有道理。
    过了一会儿,王大树才不确定的说道:
    “也没准,早年的粮食窖我见过,中间的那一部分,人吃可能够呛,但喂牲口啥的也正经挺好的呢。”
    不过王安对于放了好几十年的粮食,那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因为王安感觉那玩意儿有毒。
    但是王安又不想打消大家的高兴劲头。
    想了想,王安才说道:“要不咱们把这个粮食窖放到最后,反正这玩意儿也跑不了。”
    一群长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对这个粮食窖有点放不下。
    要说这种情况也是值得理解,毕竟对于王大柱这一代人来说,饥饿的滋味儿,那简直就是深入骨髓!
    粮食,就是命根子。
    但王安才是此次进山的组织者,也就是把头,所以几位长辈的目光,最后全落在了王大柱身上。
    作为王安的父亲,王大柱也很纠结,看了看王安,又看了众人一眼。
    最后,王大柱还是选择了听儿子的。
    只听王大柱说道:“我感觉小安说得对,早晚都是咱们的财儿,赶趟。”
    王大柱的话,算是最后一锤定音。
    虽然一众长辈还是对这个粮食窖有点不舍,但也对下一个“坑”,充满了期待。
    众人收拾好工具,继续跟着王安和王大树,向前面走去。
    20分钟后,王安和王大树爷俩,又停住了脚步。
    只是这次跟之前不一样,因为好巧不巧的是,这第900步,刚好卡在了几棵挨在一起的大树上。
    而王安和王大树爷俩,才走了897步。
    这几棵大树,不是红松,都是普普通通的松树,也叫沙松,同时也是这大山里,数量最多的树,没有之一。
    王安看着这几棵,互相之间距离不到半米的松树,那是满脸犯愁,这特么咋挖?
    就在王安转圈观察这几棵树的时候,王大树突然指着距离这几棵树,大约10米远左右的一堆草说道:
    “小安,你看那堆草,有没有可能是那块地?”
    王安顺着王大树指着方向看去,越看越像。
    于是乎,王安往那堆草走了过去。
    观察过后,王安更加欣喜,这堆草虽然长得不高,跟旁边的草基本相当。
    但这堆草,明显是在它们还是绿草的时候,曾经被某种食草动物咬断过,然后又从草的中心处新酿出来的。
    不得不说,王大树的年龄虽然不小,但这眼睛是正经挺好使,一点儿也不老眼昏花。
    观察过后,王安只说了一个字:“挖”
    祝大家都有一颗童心,儿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