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选择
作者:朝碧海暮苍梧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最新章节     
    他们个人,如何和一个百家之一对抗。
    即使是儒家分出来的,依旧不是他们个人能够对抗的,就算是不紧张也不行,斗不过啊,他们代表不了各自身后的百家。
    “大王也不要高兴太早,我们虽然支持炎国,但也是有要求的,听完了我们的要求再答应也不迟。”
    在厉夏最兴奋的时候,郑公开口说道,打断了厉夏兴奋。
    “您说。”
    不管怎么样,厉夏也变得更加尊重了。
    这郑公还真是够意思,是知道感恩图报的。
    “第一个选择,是我们可以全力支持炎国的发展,但凡炎国有需要,我们可以派来更多的夫子帮助炎国。
    但是我们希望炎国能够只用新儒这一家,驱赶其他百家夫子,游历或者来辩学之类的除外,尤其是廷议上,不能出现其他百家之人。”
    郑公神情庄重的说道,然而第一个要求,就让大殿当中,所有人感觉压力巨大,这也太霸道了一点吧。
    别说是孙夫子和江夫子,就连谷秋和张家兄弟两人,也没有一点胃口,不就是要驱赶他们吗?
    而郑公却不看这些人,而是盯着厉夏,想要知道厉夏的选择。
    随后这些人一起看向厉夏,想要知道厉夏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
    而对厉夏比较了解的江夫子,反而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因为以他对厉夏的了解,是不可能答应这种要求的。
    果不其然,并没有让大家等待多久,厉夏直接拒绝了这第一个要求。
    “感谢郑夫子的支持与厚爱,但是炎国比较特殊,而且能够有今日,和江夫子,谷夫子等人的努力分不开关系。
    更重要的是,炎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也不适合只走新儒这一条路,如果连安全和温饱都解决不了,又如何让大家讲究仁。
    所以这第一条,万万不可以答应的。”
    厉夏这一拒绝,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其中也包括郑公。
    他们这么全力支持炎国,主要还是厉夏帮了他们,其实炎国并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毕竟讲究仁,需要有一个好的基础,以及和平的环境,炎国地处边疆,无论是底层基础还是安全问题,都不适合仁的推广。
    之所以还有这个条件,还是那句话,新儒并不是忘恩负义的百家之一,他们愿意给厉夏一个选择的机会。
    如今厉夏放弃了这个选择,那就不是他们新儒的原因了,而是厉夏自己拒绝了,他们也没有负担。
    当然了,如果厉夏同意了,他们也会说话算话,全心全意支持厉夏,支持炎国,就是这么简单。
    “第二个选择,我们不反对炎国用其他百家,但是炎国的人师位置必须是新儒一家。
    而且还要多准备几个职位,固定只能新儒一家的才能担任。
    我们虽然不能全力支持炎国,但是我们新儒一家可以尽可能的支持炎国,例如给炎国出谋划策,制定策略等等,不知道这个要求怎么样?”
    相比第一个,这选择确实温柔了很多。
    也只要求了人师的位置,其他位置没有过多的要求。
    同时新儒虽然不能全力支持,也是尽可能的支持,虽然不能有求必应,但是也不会让炎国无人可用。
    但是人师位置特殊,那可是人王的老师,一旦确定了人师是哪一家的话,一般也就确定了炎国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哪一家了。
    就像洛国一样,洛国的人师就是墨家,虽然洛国不禁止其他的流派进入,甚至是当官一类的,但是他们占绝对位置的,依旧是墨家。
    如果厉夏答应了的话,那么炎国将会沦落成和洛国差不多,这同样不是厉夏想要的结果。
    到时候主流思想是新儒思想,也不利于厉夏招揽人才,去观礼的时候劝说人才,一问主流思想是新儒一家的,估计人家就不会有兴趣了。
    同时厉夏也不认为,百家思想流派,哪一个是万能的。
    儒家擅长安抚民众,以及行政处理,教化民众等等。但是并不适合打仗,也不适合寻找龙脉,外交谈判等等。
    所以在想明白了这些以后,厉夏依旧拒绝了。
    “让郑夫子失望了,炎国到现在还没有走出自己的道路来,所以主流思想采用哪一家的,如今还没有确定。
    如今新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孤还没有了解,所以不敢轻易答应。
    如果新儒真的比较适合炎国,可以和其他百家竞争,孤只会选择最合适的那一家,而不会拿炎国的前途去赌。”
    其实这个要求已经不那么过分了,不少诸侯国都是这个模式。
    一方面争取某一家的支持,同时也不拒绝其他百家之人的效忠,百家依旧可以为自己所用。
    虽然不理解厉夏的选择,但是郑公尊重他的选择,他堂堂一位大贤,不可能去做逼迫的事情吧。
    所以他并没有过多的询问为什么,而是稍微思考了起来。
    “第三个选择,我们不反对炎国使用百家其他人的思想主张,也不干预大王对于百家的选择以及管理。
    但是要保证对待新儒的时候,不比其他的百家低,给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而我们新儒,虽然不能全力支持炎国,也不能尽可能的满足炎国,但是却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给炎国提供一定的帮助。”
    可以说,儒家的要求是一降再降,就是为还厉夏的恩情,如果是其他诸侯国的话,新儒就没有好脾气了。
    而且还给了这么多的选择,是其他诸侯国的话,就这一个选择,你要么要,要么不要。谁喜欢搭理你呀,毕竟百家都是有自己骄傲的。
    哪能像今天这样,毫无底线的把标准不断降低,不要说新儒刚刚成立了,就是百家其他各家,也没有真的放低姿态的。
    而厉夏这次思考了许久,比前两个条件,思考的时间加在一起都要长。
    因为他是基本同意了这个选择,主要思考的是这个选择,会带来什么坏处,厉夏也可以提前做准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