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孤高的名家
作者:朝碧海暮苍梧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最新章节     
    武人的刀,文人的嘴,都是要人命的东西。
    竟然骂人家是虫豸,恨得赵常明牙痒痒,要是脾气暴躁一点的,可能真的要动手了。
    不过他很快就压了下来,毕竟辩学已经开始,正事才要紧呢。
    “口舌之力,我等百家之人,志在天下,岂可束缚在朝堂。”
    “哦,明白了,你这次来出使是被逼的。”
    赵常明:……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聊回正事。
    最近无意间看到江夫子着作《仁者可为君乎》的说法。
    初看大为震撼,不愧是史家大贤。
    然而细看之下,简直是狗屁不通,强词夺理。
    现在有的文人真是恬不知耻,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
    把人家兵家和商家着作,拿过来改一下,就说是自己的着作了,还说这是什么治国策。
    真是笑话了,一个小小的名宿,哪懂得什么治国之道,就大言不惭的说自己会治国策。”
    赵常明也是有备而来的,所以一开始就咄咄逼人。
    他目标很简单,抛开里面的内容不谈,直接把这着作说成抄袭以及不懂装懂。
    毕竟书是你写的,里面的内容肯定说不过你。你在着作的时候,肯定也想过这话合不合理,如何反驳这些话。
    如果直接从内容上挑问题,那是最下乘的,一般都是留在最后没法反驳了,才会鸡蛋里挑骨头,殊死一搏。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还是那句话,名家的嘴够硬,即使被反驳的哑口无言,依旧不愿意认输。
    还会继续说哪个字错了,哪个词用的就不对。
    这对于名家人来说,辩学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赢,另一个是打平,没有输这个结果。
    因为他们的名气就是投机取巧得来的,真的输的话,没有自己的学说着作兜底,那真的是天塌地陷。
    别人输了,名气可能会有打击,但不会塌陷。
    人家在讨论他的时候,也会说他这个说法虽然错误的,但是他以前写的某某文章还是不错的,说的也有道理。
    这就是有自己着作的好处,不会输的精光。
    名家不一样,他如果认输的话,人家反而会说这人就是强词夺理,以前的都是强词夺理,胡说八道。
    一下子就声名败裂。
    名家投机取巧的好处很大,坏处也很大。
    好处是不用去苦苦思考什么治国策,平天下策,以及修身养性一类的,不需要思考,只要等待别人出名了,去想方设法赢了对方就可以。
    坏处没有着作兜底,输一次就全输了。
    所以名家的结果只有赢和平手,为了自己的名气,只能厚着脸皮咬牙坚持,平手虽然也跌名望,但是终归还会有一点的。
    就像是某些明星,人设都崩了,都已经进去了,还有一些死忠粉不肯认输,还想着劫狱,真的笑死个人了家人们。
    名家输了也类似,不过他们比那一类明星好多了,至少人家不犯法,正规辩学输的。
    死忠粉肯定是有的,毕竟人族数量那么多,很多百家学派的理论都是互相矛盾的,依旧有很多的喜欢。
    因此名家那不叫输,只能说是平手。
    江夫子也是严阵以待。
    别看他讽刺的好,讽刺别人不如自己,只是小小的使臣。
    但是名家的本事还是有的,要不然名家的名气都是如何来的,都是一场场胜利积累来的。
    同时这位也不是低级的名士,而是和自己同样级别的名宿,说明已经胜利很多次了,江夫子自然也不敢大意。
    “如此说来,赵夫子身为名家子弟,是承认了兵家和商家着作的正统性了,这可是你们名家大贤死不愿意承认的观点。
    当初你名家大贤可是说打平的,难不成认输了不成?”
    “没有,不可能,别胡说……”
    这正规的辩学,可是都记载下来,结束之后要传出去的,给其他人看传颂的,尤其是名家和史家。
    毕竟这涉及到了这两家,如果说自己承认了那名家大贤输了,那么自己在名家这个圈子还混不混了。
    人家大贤一句话,直接把自己给封杀了就完了。
    “关于那两篇着作的辩论,我们只是打平手了,所以可以称呼着作也可以不称呼,毕竟这两篇的着作辩学,还一直存在争执,并不是说我否定了名家大贤的说法。”
    赵常明立刻补充了一下,把这说清楚,明确下来。
    自己虽然解释了,防止看的人依旧多想。
    看着有点慌张的赵常明,江夫子更加淡定了。
    毕竟得到大王的保证,会拿出去传唱的时候,他就已经为辩学做准备了,所以在重新写的时候,也要更加的严谨。
    自然也想过有人会拿那两家做文章,他也认真的看过当初的辩学,可以说做足了准备。
    而且谷秋成为整理者,第一份整理的也是当初的辩学记录。
    尤其是文章相似度太高了,肯定会有人说他抄袭一类的,没有想到会是名家提出来的,那就更没有威胁了。
    你们都没有承认这份着作,干嘛说我抄袭别人的着作了。
    文人的事情能算抄袭吗?
    那是借鉴好吧。
    这也没过去多长时间,按照这个时代的传播速度,又不是小说家的着作,不可能传那么快的。
    他觉得赵常明都没有做足准备就过来了,毕竟这是扬名立万的机会,担心速度慢了名声会被别人抢去了。
    所以说出的观点都漏洞百出,甚至有点慌乱。
    江夫子都没有过多的思考,很轻易的就抓到了对方的把柄。
    想要踩着他扬名,他可不能坐以待毙,更不想成为别人的垫脚石,尤其是名家的。
    毕竟名家自己不着书立传,光想着拉扯别人,在百家当中虽然有点名声,但却没有什么好感。
    相信哪个人都不喜欢自己在吹牛的时候,有一位喜欢拆台的朋友在旁边。
    我说杀人不眨眼,你问我眼睛干不干。
    我说天空星星上万,你跟我说只有九千九。
    不仅喧宾夺主,而且还总喜欢鸡蛋里挑骨头,说你说的话有语法错误。
    这是重点吗?
    所以百家学派很不喜欢这个名家,也养成了名家孤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