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新政影响
作者:朝碧海暮苍梧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最新章节     
    法令颁布的几日以后,影响也终于出现了。
    上河村是靠近沼泽的一处小村庄,村民几十户二百多人,经过初步的改革之后,这里已经有了村正。
    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他是少有出过远门的人。
    跟随过商队去过洛国,也在城里给人打过工,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所以他就成了上河村的村正。
    “村正大人,俺老爹快不行了,俺想给他安排一下后事,需要买两个奴隶殉葬。
    可是最近奴隶价格翻了几倍,你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帮忙买几个奴隶。”
    “二狗子,你打小就是孝顺的人,这一点来说,老夫没有看错人。
    但是你不知道吗?现在颁布了新的法令,禁制再使用奴隶殉葬了,改用俑来殉葬,其实改用俑殉葬也是一样的。”
    村正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然而这二狗子不太相信,苦着脸说道:“让一堆泥巴伺候俺爹,俺怎么能够放心啊。”
    村正脸色扳了起来:“二狗子你胡说八道什么,什么泥巴。
    那是陶俑,是有灵性的。因为里面有真正士兵的头发,而且还是按照真人烧制的陶俑。
    是拥有灵性的。
    如果不管用的话,你觉得大王会给先王使用吗?
    连先王都使用陶俑了,难不成你爹那命,能比得上先王吗?
    江夫子人家可是有大学问的人,他都说有用,那肯定是有用的,难不成你比江夫子还要厉害。
    而且你爹那身体,殉葬奴隶的话,万一奴隶有什么别样的心思,你爹也打不过人家啊。
    现在奴隶的价格,比以前翻了几倍。以前能够买两三个奴隶的钱,现在买不了一个,到时候殉葬了的话你家里还要过不过了。
    听叔一句劝,有些事情你把握不住。
    现在的俑价格便宜,到时候买两个士兵陶俑和几个下人俑,把你老爹的事情办的风风光光的。”
    村正一顿劝说,也说的二狗子竟然无言以对。
    连大王都带头用俑代替奴隶殉葬,那就说明真的有用处,大王骗他们,不可能连先王也欺骗吧。
    如果殉葬的奴隶真的不怀好意,他爹在下面就不是享福了,恐怕还要受罪,就更不可能保佑他们这些后代了。
    最重要的是便宜,谁也没有想到,奴隶价格竟然飙升,连那些老年的奴隶都卖的比往年的更贵。
    思索再三之后,他还是同意了村正的建议,打算买俑殉葬,也算是让爹爹风光入土。
    这样的一幕,在炎国各个乡镇,村落当中上演。
    法令刚刚颁布,为了防止士大夫和平民的抵触情绪,已经对那些村正和望老们进行了劝说。
    然后让他们回去劝说下面的人,这个时候,王权下村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以前的王权只在城里有用,村里和小镇是接收不到最上层的意思的,贵族不仅垄断了土地,晋升的渠道,也堵住了底层人的耳朵,蒙蔽了底层人的眼睛。
    王权想要下村,简直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现在城镇到村寨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效果还是很好的。
    那些村正不仅给底层带去了最新的法令,同时也担负了劝解的责任,直接把大王的话,传给每一个平民。
    当然了,不是那种粗暴的要求,而是劝解一类的,再加上德高望重的影响,整个法令推行的很是顺利。
    即使依旧遇到不少抵触,最终也闹不出什么大事来,毕竟在廖原的推波助澜之下,奴隶价格飞涨。
    一些有家底的人家,也不舍得随意处死奴隶了,毕竟卖出去都是大把的钱,很多贵族都在囤奴隶,大家也是有样学样。
    如今的奴隶,也是一种财富象征。平时可以各种使唤,干活。不行再卖出去,这就是人形货币啊。
    平民更用不起了,买不起奴隶,只能选择俑代替。
    再加上各种宣传手段,如今的炎国百姓,正在从人殉到俑殉的过渡,显得井然有序,没有引起太大的问题。
    同时,炎国也出现了第一座工厂,那就是作俑的大作坊。
    带动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毕竟在这种农耕文明的时代,大家都是在土里刨食,很难有其他的赚钱途径。
    可是俑作坊的产生,确实带动了一大批人。
    例如开采泥土,制作,烧制,以及运输等等,各个流程都需要人手,每个流程又分很多小的流程。
    也为炎国赚到了第一笔钱,厉夏也没有想到,死人的钱这么好赚,也成了厉夏的第一桶金。
    赚钱快不说,还供不应求。有的人甚至专门买回去放着,或者放在墓前当做墓碑,相信俑有镇守墓地的作用。
    还有突发奇想的家伙,提前按照自己父母长相定做的俑,直接放在家族墓地里面供着。
    厉夏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却被所有百姓给玩出了新花样,厉夏自己都没有想到,还可以这样玩。
    一时间,陶俑成了一种文化,象征,在炎国流行了起来。
    同时祭祀先祖,也不再有血淋淋的脑袋了,还是那句话,奴隶太贵要么买不起,要么不舍得杀。
    而是改成了先辈们喜欢吃的东西,例如饭,汤以及水果。
    先祖吃完之后,还可以自己吃。而且大家坚信,先祖吃过的食物,后辈如果吃了的话,可以保佑后人。
    之所以这么坚信,还是厉夏等人的功劳。
    为何这么说,还是宣传的重要性。
    如今王权下村了,厉夏想要宣传一些东西,也变得轻松了很多,那些村正和望老,就是厉夏的嘴替。
    找了几个典型的案例宣传,就是哪个村子的谁家小孩,生病差一点死了,结果吃了先祖的祭品之后,直接就好了(可能嘴馋装病,为了好吃的。)
    这一宣传之下,这样的案例就更多了,因此大家才能够坚信祭品可以救命这一点。
    要是以前的祭品,一颗血淋淋的大脑袋,别说救命了,估计小孩都能吓死,那是直接的要命好不好。
    所以祭祀先祖的方式,推广的很顺利,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