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发现大货
作者:霹雳娃   透视:十万大山成了我的黄金宝库最新章节     
    一个小时后,第三圈被扫荡完了。
    共收获黑松露三十五颗,这些黑松露大部分都是5-7厘米大的,重量大概有两斤,估计能值个一万块钱左右。
    稍作休息后两人开始了第四圈扫荡,现在山的坡度已经非常小了,走起来愈加的轻松。
    此时已经来到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太阳最烈的那段时间,吹着水面方向来的凉风胡林竟然有点发冷。
    或者说是头顶晒着太阳有点热,下半身冷,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把张伟的包也要过来背在了身上。
    这样运动量大一些身体能暖和一些。
    风吹着树叶哗啦啦的响,两人在这种极具催眠效果的白噪音下继续寻找着黑松露。
    胡林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张伟为了让他精神精神开始聊起天来。
    “姑父,你知道为啥母猪能找到黑松露吗?”
    果然,胡林一听到这个话题立刻来了精神。
    “因为,母猪嗅觉灵敏?”
    “不是,要说嗅觉灵敏,很多动物鼻子都很灵的。”
    “那是为啥?”
    “传说这样是因为黑松露的气味很像公猪精华的味道,所以母猪才会对这个气味这么敏感,这么爱吃。”
    听到这个答案胡林没来由的菊花一紧,母猪要是爱吃那种味道的东西,那公猪岂不是都要成太监了。
    经过张伟这么一搅合,胡林困意全消,精神抖擞起来。
    其实找黑松露最好的办法还是牵着大母猪,当然小母猪也能闻到,只是小猪性子比较活泼,一会要吃草一会要玩,不会长时间专注的去找黑松露。
    而且即便是大母猪也要注意训练一下或者在猪头上戴上笼套,要不然母猪用鼻子把黑松露拱出来第一时间就会吃掉。
    所以很多地方叫黑松露也叫猪拱菌。
    当然狗也可以,而且狗刨出来之后还不吃这东西,但狗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只有国外那些专业种植黑松露的大农庄,才会花大价钱去训练专门找黑松露的狗子。
    他想起了之前有关于种植松露的报道,国外有些种植园用松露的孢子播种在橡树或者松树园中,经过多年尝试已经能成功种植松露了。
    报道中说种植的要点就是树种、碱性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以及合适的湿度,而且土壤一定要疏松,地下氧气充足。
    想到这里张伟精神为之一振,白松露和黑松露的生长环境是类似的。
    这座山不就是天然的松露种植场地吗?如果他能搞到更值钱的白松露的孢子,然后播种到这座山上,明年岂不是有大片的白松露可挖了?
    如果说黑松露的价值堪比同为名贵食材的鱼子酱,那白松露的价值就远超两者的超级无敌名贵食材。
    论单价,白松露的价格要比黑松露贵3-5倍,而且由于太过于稀有,白松露通常不会按照固定的价格售卖。
    通常会通过拍卖来确定它的最终售价,拍卖就代表着溢价,一场拍卖会下来溢价个2-3倍也是正常的。
    现在适合白松露生长的地方他已经有了,关键就是搞到一些白松露的孢子和具体种植细节。
    这个只能慢慢来,他暂时也没什么头绪。
    思绪运转间,张伟又找到了新的黑松露。
    而且,这里的黑松露比刚才更大,很多都有7-10厘米直径了。
    而且这么大的黑松露一窝就有六颗!
    张伟快速定位把六颗黑松露挖了出来,经过刚才的教训胡林更加小心了,甚至还戴上了脸基尼防止再有汁水喷到嘴里。
    好在这次的黑松露都是完好的,有惊无险,但看到收集到保鲜盒里的黑松露胡林拿出了刚才收集的一盒。
    两盒放在一起对比后,胡林发现了端倪。
    “小伟,这个黑松露是不是比刚才挖的大?”
    “对啊,我以为你上一圈就发现了呢,越往上越大了。”
    “为啥呀?是因为越来越高吗?”
    胡林现在完全把张伟当成了百科全书,在张伟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无知。
    张伟刚才就在思索这件事,为什么越往上,黑松露长得越大了。
    第二圈直径是3-5厘米,第三圈是5-7厘米,第四圈是7-10厘米。
    这期间的变量除了海拔,还有土壤湿度,当然空气浓度和日常强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那都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略加思考,张伟就基本确定了影响黑松露大小的因素。
    “不是海拔,如果海拔越低黑松露长得越小的话那紧挨着水潭边的山脚下也应该有3厘米以下的黑松露才对,不会一点不长。”
    “应该是土壤湿度的原因,黑松露无法在湿度过高的土壤里生长,现在看来越往上土壤湿度越低,越接近黑松露适宜生长的湿度。”
    “所以同样的时间内就长得越大了,这也就造成了越往上越大了。”
    听了张伟的讲解,胡林对土壤湿度什么的并不是太关心,他敏锐的提取出了“越往上越大”这几个字。
    “那可太好了!那到了山顶那黑松露不得长得跟大石头那么大了?”
    胡林大喊一句,脸上满是兴奋。
    张伟听的一脸黑线,石头那么大的黑松露,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
    “怎么会呢,黑松露虽然不适宜湿度过高的土壤,但土壤湿度太低了也长得慢,低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
    张伟解释一句继续出发。
    大概四十分钟后第四圈就被扫荡完了,一共挖到了28颗7-10厘米大的的黑松露,张伟特意留下了那些小于7厘米的。
    在这个高度他们还没长到7-10厘米,那就是还没长大,现在挖出来不划算。
    因为海拔的升高,现在走一圈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且时间已经四点钟,眼睛也没觉得累,张伟决定继续找。
    两人向上20米继续找,果然如张伟所料,土壤湿度进一步降低了。
    这次刚找了三分钟张伟就发现了一窝比刚才更大的黑松露。
    张伟初步看了一下,绝大部分直径都在10厘米以上,最大的能达到大概十三厘米。
    张伟可以把那些十厘米以下的没有标记,只挖大的。
    挖出来后连胡林都一眼看出来黑松露又大了一圈,笑的合不拢嘴,挖了这么长时间的山珍。
    不用张伟说他也知道,这东西肯定是越大越贵。
    “小伟,这个个头的黑松露总该值钱了吧?”
    胡林小心翼翼的问了价格,他这次都没敢在心里估价,省的再失望。
    “嗯,这个个头的一公斤能卖两万。”
    胡林听到这个价格满意的笑了笑。
    “好好好!一公斤两万,十公斤二十万,一百公斤二百万,一千公斤......”
    张伟看着胡林掰着手指头算数的样子哭笑不得,白了他一眼向前走去。
    还一百公斤一千公斤,黑松露要是像大白菜那么高产反而就不值钱了。
    十几分钟后两人走到了接近第五圈一半的位置,中间又收了一次黑松露,但只挖出了三颗。
    凡事都有两面,越往上黑松露会越来越大,但也变少了不少。
    一方面越往上土地面积就越小,另一方面同样面积下,一个东西越大,那能容纳的肯定就越少。
    好在由于随着黑松露个头的变大,单价也水涨船高,总体来说到目前为止,黑松露的总价值还是随着海拔在快速升高的。
    由于刚才一直没休息,这会眼睛有些酸涩,张伟决定坐下休息一会,做一套眼保健操。
    一套保健操刚做完,一睁眼胡林就递来了一个硕大的橙子,张伟大感意外。
    “这是,橙子?哪来的?”
    胡林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树,张伟向手指方向看去,一棵高大的橙子树立在不远处,上面硕果累累。
    张伟刚才眼睛一直盯着地面竟然没看到。
    张伟剥开皮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很好吃,他突然心里一动,想起能长黑松露的树里就有橙子树。
    张伟下意识的向橙子树根部透视而去,随着地面在他眼里变得透明,张伟腾的一下站起。
    刚咬了一口的橙子从手中掉落,向山下滚去。
    张伟面色巨变,胡林一时摸不着头脑,疑惑问道。
    “怎么啦?”
    张伟手指颤抖的指着橙子树,声音有些颤抖。
    “橙子树下面”
    “有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