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更、山村孩子王
作者:哈雷星   山村孩子王最新章节     
    第四十三章、祭奠奶奶
    话说洪振国因奶奶的后事,需要一大笔资金,这就不能指望他老实巴交的爸爸妈妈,他的家底他是清楚的。他立马跑到洪振中家,因为洪振中现在是钱福长建筑公司的业务部经理,家底比较殷实,这也是洪振国支的招,是借口说当年是钱菊生造反队的干部,钱福长也就顺理成章地给他安排了一个业务经理的头衔
    借到了3000块,洪振国心中也就有了底,私下找到红泽田,“爸,你就由着大姑父,按照他的意图去操作吧!”
    “振国,你疯了吗?我家哪有钱呀?”洪泽田板着脸说
    洪振国掏出一沓钱递给洪洪泽田,“爸,您先用着,不够再说。”
    洪泽田睁大了眼睛望着洪振国,“你哪来的”
    洪振国老老实实地答道:“找正中借的,您放心,就是豁出命,我也要把事情办好。”
    洪泽田也有胆量托人去请道士了,这边洪振国又找人帮着把奶奶入殓
    很快来了3个道士,还有1班乐队
    大家也就开始披麻戴孝,子女、儿媳、女婿都要披拖拖。就是3尺3寸长的白土布,用麻丝系在头上,每隔七天就抽一根下来放在香火一块烧,其余所有的人都戴上一个用1尺3寸的白土布撕开折成的白帽子。到棺材边,必须戴上白帽子,重孙辈戴红市布的帽子,没有的,就到管账的那里去领,由大姑父发放
    道士写好了祭文,祭奠活动也就开始了
    乐队吹响了唢呐、喇叭,敲响了军鼓、铜锣,一挂1万响的鞭炮燃放过后 ,道士开始念起了经文,就这样通宵达旦,没有停止过,鞭炮声、锣鼓声、喇叭声不绝于耳
    在道士诵经的过程中,一家人还跟在后面,不停地跪下磕头,尤其在念亡人洗澡的时候,一家人长跪一个多小时都没有起来
    天快亮时,又要开始走灯,由洪振国房下的叔叔洪振兴打着火把,在前面带路,振国的爸爸捧一个装有大米,安放着奶奶遗像,盖着黑沙的托盘紧跟其后,洪振国则扛着令旗,跟在爸爸的后面,再就是洪振才提着一篮子裁好的纸钱沿路抛撒,道士和乐队也跟在后面,敲锣、打鼓、吹喇叭,再后面是所有亲友和晚辈们手捏着一支香,捧着莲花碗(陶瓷碗里装着半碗米)紧随其后,大姑父负责发放白帽子,喜欢燃放鞭炮的青年人不停地在最后燃放烟花爆竹
    走灯的队伍首先经过村庄内各家摆香案的门前,每到一处,振国一家人都要跪下,待香纸燃烧完,放了鞭炮才能起来,大姑父必须给他们发放白帽,出了村子,在奶奶曾经走过的一些路上游走,最后从大门的右侧返回家中
    走灯过后,再请8个人抬着振国奶奶的灵柩,来到经地师挑选好的青云岗上一块向阳的坡地去安放,这一路又是唢呐、喇叭、锣鼓、鞭炮声齐鸣,还伴着振国两个姑姑和妈妈的痛哭声
    安放好灵柩后,又在四周砌上砖块,盖好水泥瓦,还用铁丝紧紧地捆住
    做好这一切,再就摆上鸡、鱼、肉三牲,还有 6六碗白米饭,三盅茶,三盅酒,燃烧纸钱,鸣放鞭炮,一起跪拜后才准离开,这期间,振国一家人也跪在旁边,等所有人跪拜结束后才起身,收拾祭品等物件回家
    待开饭时,席间,洪振国爸爸以及兄弟几人还得戴着孝,一桌一桌地给所有亲朋陪酒,并下跪行礼
    这一场下来,洪振国的爸爸妈妈都生病了。他爸爸一声长叹,“什么年代,这死人都死不起了。人死了,下辈人不仅背上一身债,还劳累伤身。如果没有这些好邻居,我真的是撑不下来。”
    洪振国也深有感触地说:“农村的这些婚丧礼俗,如果不改革,会累及多少人呀?”
    可是他有这个能力去改变吗?自己还要照章执行,他不觉想到自己还要趁奶奶的热福,把亲事定下,这又是一阵头疼的事,也不知是哪一代传下这些陋习,真是害苦了下一代
    亲友们都还没有送走,因为奶奶是毕老师的表姑,毕老师也送来了烧香的礼钱,洪振国当然要去陪陪她
    看到洪振国,毕老师取笑道:“这一下累坏了吧?”
    “老师,让您见笑了,我年轻力壮,不碍事,就是我爸妈累得够呛。”
    毕老师又没奈何地笑了,“这些陋习还真的很难改变呢!”
    洪振国心里有数,他和李秀梅的订婚,结婚的一切礼仪,虽不要求大操大办,场面也是要过得去的
    送走一众亲友的时候,还约定圆七的时候(第7个7天)再来家吃酒。洪振国也真的是无奈了
    第四十四章、敲定入赘
    办完了奶奶的丧事过后,洪振国又一心扑到了教育教学之中,把其他的一些事情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一日,振国的妈妈找到学校,“振国,我想在奶奶的热福内,把你的亲事办了。你看,姨妈家的表妹,人可清秀着呢,你觉得怎么样?我让大舅给你说合一下可以吗?”
    这真是乱点鸳鸯谱
    洪振国这才想起秀梅的叮嘱,“妈,我的事您就不要烦神了,晚上我回家跟你和爸爸一起商量一下,好吗?”
    “那我晚上等你回家吃饭。”说着,洪振国的妈妈就匆匆回家去了
    晚饭后,洪振国收拾好碗筷,端坐到爸妈跟前,先跟两个老人讲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以及婚姻法所不允许,而后又谈到自己家背负太多债务,娶亲回家,家庭开销撑不住
    继而,一声长叹,“哎,世风日下,这男方取亲,我想,不管你娶谁家的姑娘,从定亲到结婚,那不得大几万呀?就我们家现在状况,一家人要奋斗多长时间呀?”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如果我娶亲用光了所有的家底,那以后二弟、三弟还有小弟他们呢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一点家底,那以后还能发展起来吗?”
    “那你就打光棍,等老二老三老小长大了,给他们娶妻生子吧!”振国的妈妈生气了
    “妈,我们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
    知子莫若父,振国的爸爸插进来,“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想成为老毕的儿子,是吧?”
    振国的爸妈对他和秀梅一直是棒打鸳鸯,心思就在于儿子养大了,不能成为别人家的人
    振国当然明白爸妈的心思,立刻解释道:“爸,妈,你的儿子是痴呆吗?俗话说得好,招亲年半,不走痴汉。我即便去招亲了,早晚肯定会回来的呀,不是想着为家里省几个钱嘛!”
    振国的妈妈这时也表示赞同,“这样也好,省去了一笔开支,老毕家那丫头也确实招人喜爱,老毕也早拿你当她的儿子看待,她家也的确需要一个男人了。”
    振国的爸爸听他妈妈这么说,也表示点头同意,“那老毕家怎么去说呢?”
    洪振国这时站起身,向爸妈行了个鞠躬礼,“感谢爸妈的谅解,我会让陈校长去说和的。”
    就这样说服了爸爸妈妈,洪振国非常开心
    当陈校长带着洪振国的托付,来到毕老师家说明来意后,毕老师欣然同意
    但是,李秀梅的爷爷奶奶在他爸爸去世后的第二年,也相继去世了。现在家里的大事基本上是李秀梅的二叔作主
    可他二婶也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在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跟他的二叔说:“你看彩云的那个瘫痪的儿子,恐怕不久了,如果秀梅不出阁,我们不仅收不到他的彩礼,他的那几间大瓦房,我们恐怕也一片瓦都得不到
    只有让秀梅嫁出去,等彩云死后,那几间大瓦房不就是我们的了?”说完,露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尽管她二婶想得很美,但这一切的决定权在毕老师这里。毕老师同意了,她这个跳梁小丑也只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事情彻底确定下来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毕老师了,这可相当于拣了一个儿子呀,而且是自己最喜爱的学生,她早就 视如己出了
    洪振国立即飞赴到县城关,将这一喜讯告诉了李秀梅,并让他马上回家跟妈妈一起商量有关事项。
    洪振国建议,订婚、结婚同时举行,这样既省去了相关凡俗的礼节,也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这一提议当然得到两家人双手赞成,敲定之后,就是择日成婚,做好婚前的一切准备了
    第四十五章、开口叫妈
    国庆节,秀美的二妹陈秀芳要结婚了,秀梅和秀芝也趁假期回到了毕家庄,准备参加国庆这天陈秀芳的婚礼
    国庆的头一天,秀芳的婆家不仅给他的养父母发了请帖,打了彩礼,也给毕老师家和秀梅二叔家打了彩礼,发了请帖
    彩礼在那个时候还真的不算轻,两家都是80元的现金红包,这相当于洪振国小半年的生活津贴呀,也是李秀梅将近 3个月的工资收入
    李秀梅的二叔一家当然是乐开了花。可是看到请帖上写的是参加陈秀芳的婚礼,他二叔就不高兴了,拿着请帖质问毕老师 :“为什么我们李家人要改姓陈呢?那她还是我们李家的后人吗?”
    毕老师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反问道,:“秀芳是我们养大的吗?”
    秀梅的二叔还想说什么,毕老师却怒喝道:“养生父母大于天,你懂吗?我们养不活她,你当时的家庭条件那么好,你伸出过援手吗?没有陈家的二老,秀芳现在是什么样子,你可想过?”
    接着她鼻子一酸,“跟他们姓陈,你哥当时也答应了,还有小四,我们也让她改姓邓了,你有什么话要说?他们又没有少给了你的彩礼。”
    说到这里,毕老师也懒得讲一句话了
    等到他二叔一家人都走了,秀梅也忍不住了,“一家人见钱眼开,还这么封建,你管他跟谁姓?又不是跟你过日子,你白得了好处,还不知足吗?”
    这倒让洪振国也警觉到,“我们俩的事还没跟他说呢,我看他们要是知道了,很可能也要出面阻止呢!
    “你想,我入赘进来,他们就什么好处都捞不到了,不光收不到彩礼,其他的好处更是一点都别想沾了,估计阻力还不小呢!”
    李秀梅一扬头,“他阻止得了吗?你别怕,有我呢!从小我喝过他家一口水吗?”
    说着,眼睛里也是噙着泪水,“李新民常常特意地在我面前剥鸡蛋吃,那洋洋自得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就连新鲜的蚕豆,他也用线穿着,故意在我面前摆来摆去,我连一个蚕豆壳都看不到
    “他们要是说话,我不喷他一脸的唾沫才怪呢?”
    毕老师也支持李秀梅,“他们没有这个权利干涉我们家的事,也没有必要跟他们说,只是到时候你们的婚礼上,请他们过来吃酒就可以了。 其他的事你就甭操心啦。”
    洪振国答应道,“那明天妈和秀梅,三妹一道去参加二妹的婚礼,我就不去了,虽然我们内定了,可还没有公开呀!”
    “你这孩子,都叫妈了,我好开心哦! 看样子要给你一个大红包哟!”毕老师风趣地说
    李秀梅揪着洪振国的耳朵“也不知耻,这么早就叫上妈了。”
    洪振国狡辩道:“这不是在家吗?都是一家人。”
    秀芝一听也是乐坏了,“振国哥太懂礼貌了,这不都不是迟早的事,姐,你也就别矫情了”
    说着话,毕老师还真的掏了一个大红包,要递给洪振国
    洪振国立马摆摆手“妈,干什么呀?既然承认我是您的孩子,就不要见外咯!”
    李秀芝也趁机挑逗开了,“就是呀,妈,我也是您的孩子,您不能轻一个薄一个吧?给个红包,我也要。”
    说得毕老师只好把红包收起来,“去,都是我的孩子,我怎么会轻一个薄一个呢?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
    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下,洪振国突然想到小弟李毕成,起身说:“你们聊,我去烧水,给毕成洗个澡,换身衣服。”说着向厨房走去
    李秀芝于是说道:“妈,小弟 整不好吗?”
    毕老师也是一阵心痛,噙着眼泪说:“他是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
    几个人又陷入了极度的沉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