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如何迎接天子
作者:陈喵呜   三国:鬼背郭嘉,虎牢关手撕吕布最新章节     
    现在的曹操,闲下来了,又没别的事情。
    只不过,他正在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徐州已经拿下大半,再控制兖州,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又让他感到迷茫。
    本来想套路郭嘉,但他发现,现在的郭嘉警惕性很高,没那么容易被套路,再加上一直套路郭嘉,让他也感到挺不好意思。
    于是乎,曹操把荀彧找来。
    “文若认为,我们的下一步,该如何走?”
    曹操首先开口,期待地问。
    他相信以荀彧的能力,对于未来如何走,肯定考虑过。
    荀彧确实考虑过了,再加上自身对汉室还有一份忠心,听到曹操这么问自己,他便说道:“其实曹使君下一步怎么走,当初毛公已经为曹使君说明了。”
    “文若是说,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首先想到这一点,也是毛玠提到过的,唯一的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步,他们需要的是天子。
    得到了天子,就等于得到大义,得到真正的名分和名义。
    荀彧之所以赞同和承认毛玠提的这一点,主要也是想帮天子,他既忠于曹操,又忠于汉室,有心要帮在长安,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天子刘协,同时也认为,唯一有能力帮天子的人,就只有曹操。
    “没错!”
    荀彧肯定道:“曹使君得到天子,就等于得到了大义,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尽管很多诸侯、军阀,不把天子当一回事。
    但不可否认,天子的存在,代表着大汉大义所在,对于有道德的人,还是一种束缚。
    “不行啊!”
    曹操认真想了想,摇了摇头道:“从兖州到长安,距离那么远,暂且不提,单是长安内,军阀林立,李傕、郭汜、樊稠和张济等曾经董卓的人,一定不会放过天子。另外,还有马腾、韩遂等,来自凉州的军阀,在去长安的路上,还有杨丰、韩暹和张杨等人。”
    这些还只是比较大型的军阀势力,还有一些小型的,曹操都懒得盘点。
    如果用什么词来形容,现在天子身边的情况,那么一定是乱,绝对的乱成一团。
    那些军阀,无不想控制天子。
    “有他们在,我们能不能联系天子,还不一定。”
    “如果带兵去打,把天子抢过来,我们如何能打?先不说距离远,就算能打过去,我们的消耗绝对不小。”
    “文若认为,一定能行?”
    曹操又问。
    当初毛玠提出迎接天子这个命题,他们一开始认为曹操的实力不太行,做不到迎接天子。
    现在曹操的实力,巩固起来了,但是要去迎接天子,又基本不可能,甚至可以说,不太现实,曹操根本不可能,把手伸到长安那么远。
    荀彧沉默良久,叹道:“但是,天子确实重要。”
    他这么说,不仅是为了对汉室的忠心,也是真的想为曹操发展而考虑,认为迎接天子的战略意义和价值都是很大的。
    “怎么迎接天子呢?”
    曹操不怀疑荀彧的话,他出征的时候,可以把大本营完全交给荀彧管理,这就是对荀彧的信任。
    何况在天子的问题上,荀彧和毛玠都是这么想,身边两大谋士同时认为可行,说明天子对自己而言,还是很重要。
    这一个难题,横在他们前面。
    只要想不出如何迎接,就没办法迎接天子。
    荀彧也没办法,只是提出这个方向,曹操同样想不出可行的做法,于是他们在这个话题上,僵持了好一会。
    “父亲。”
    便在此时,曹昂走了进来,道:“志才先生来了,还来得挺急,好像有什么事情急着告诉父亲。”
    “传志才进来。”
    曹操听到可能有急事,就不能怠慢。
    荀彧说道:“说不定,志才有办法。”
    等了没一会,戏忠匆忙地进来了,在曹操面前躬身一拜,又道:“使君,好事……我在奉孝那里,得到了一些新的计划,哈哈!”
    原来急事,是好事。
    他们稍稍放心,只要不是坏事即可。
    “难道和我们未来的方向有关?”
    荀彧也不确定是不是,随口这么问了一句,毕竟他们刚才商量的正是此事。
    “没错。”
    戏忠把郭嘉练字的那些纸张,全部放在曹操面前,道:“这些是我在奉孝的书房里看到的,趁着奉孝没回来,我顺手带出来了,你们好好看看。”
    “奉孝的东西?”
    曹操一听,马上坐直了身子。
    只要和郭嘉有关的,一定是好东西,说不定真的能给他们带来方向。
    “这些都是纸?”
    曹操打开看了一眼,惊讶地问。
    没想到,郭嘉的纸,还能做得那么好,此时的麋芳还没来找他,关于纸的事情,暂时不知道那么多,但看到上面的内容,念道:“奉天子以令不臣。”
    这个他不陌生,刚才还和荀彧讨论,他在想原来奉孝也认为,迎接天子很重要,可以成为下一步计划的方向。
    这么想了,他继续看下去。
    可是,看到迁都、大旱等内容的时候,突然瞪大了双眼,感到很不可置信。
    “志才,你确定,真的是在奉孝那里得到的?”
    曹操有些激动地问。
    戏中肯定道:“就是在奉孝的书房里看到,一定就是奉孝的,曹使君看这书法字形,只有奉孝可以写出来。”
    这铁画银钩的书法,绝对是郭嘉独有,其他人,哪怕蔡瑁,都难以模仿出来。
    书法,能说明一切。
    “如果是真的,我们还有机会,还有希望。”曹操激动道。
    “使君,奉孝到底写了什么?”
    荀彧看到他们如此激动,不知道多好奇。
    也很想看看,具体怎么了。
    “文若先看一看。”
    曹操把那些纸张,递过去给荀彧。
    看完了之后,荀彧也是惊讶得瞪大双眼,感到很不可置信,满脸不可思议,惊讶地问:“真的吗?”
    戏忠说道:“文若是否发现了,如今一直没有下雨,天气越来越炎热,这不正是大旱的前奏吗?”
    确实在大旱!
    这个大旱的事情,郭嘉早就预判,这么想来,好像还是真的。
    曹操说道:“攻打濮阳之前,就没有下雨了,我们打下濮阳回来,至今还没有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