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宋维运要的报复计划
作者:红色音箱   民国谍王之我能搜集记忆碎片最新章节     
    和往常一样,宋维运带着两个伙计把店门打开,然后照常营业。
    宋维运已经在这里潜伏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他是三年前从沪城的东亚同文书院毕业的。
    因为在书院期间主修电讯业务,所以毕业之后就被派到了汉口的日本情报组织,担任报务员的角色,负责所在情报小组的收发电报工作。
    之后随着资历、经验的提升,宋维运也逐渐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资深间谍。
    正是这个原因,上面才决定由宋维运负责联系施宏裕这个隐藏在鄂省党部系统内、份量极重的内奸。
    得到了这项任务后,宋维运着实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毕竟宋维运在鄂省党政界是个颇有份量的人物,能负责这样的内线的单线联系工作,自然能说明情报高层对于自己还是非常信任、看重的。
    有的时候想的多了,宋维运甚至一度畅想起自己将来有没有可能成为整个鄂省、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日本情报系统负责人。
    每每想到这里,宋维运的眼睛里就冒着光!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宋维运的心情不是很好,甚至一度糟糕到了极点,愤怒到了极限,差一点就要做出失格的行为。
    原因也简单,宋维运前段时间从自己的上线那里接到了一则始料未及、让他猝不及防的消息。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在他的心头炸裂开来,让他差点儿失去了理智。
    宋维运的母校,东亚同文书院发生严重铊中毒事件,除个别师生因外出侥幸躲过一劫,其余师生均遭到了铊毒的严重侵害,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师生被毒死,侥幸活下来的人们也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这些活下来的人别说继续从事针对中国的情报工作了,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失去了,很多人甚至连智力都衰退成两三岁的孩童。
    仅仅只是一个晚上的时间,东亚同文书院彻底覆没,死了人的去见了天照大神,没死的变成了行尸走肉。
    而书院的负责人伊藤仁和少将,也因为无法面对这样惨烈的结果,最终选择了切腹自尽。
    宋维运在东亚同文书院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很喜欢书院这个地方。
    现在,存在了数十年、带给他一段美好时光的书院竟然在一夜间覆没,甚至到现在都没有查出究竟是谁下的毒。
    这样的消息,让宋维运这个职业间谍当场失态,整个人都绷不住了。
    也幸亏他是在公园的一个僻静角落里知道的这个消息,附近也没有行人经过,否则还真有暴露身份的风险。
    因为这件事,宋维运立刻就向上线提出想要调回沪城,他打算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调查出东亚同文书院铊毒案的真相上面,他要亲手干掉铊毒案的真凶!
    不过上线自然是不会答应的,铊毒案这件事还轮不到他一个潜伏在汉口的日谍来操心。
    眼见着请求被驳回,宋维运十分的不甘心。
    于是一番头脑风暴后,他又琢磨出一个“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计划,既然中国人把东亚同文书院给毁了,害死了帝国那么多宝贵的情报人才。
    那么宋维运决定也要杀掉一些中国的情报人员,让中国也损失一些情报人才,而且最好也是毒杀,以此来作为对铊毒案的精准反击!
    根据宋维运从上线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日方情报高层经过分析,认为这起铊毒案有很大概率是民国两大特务机构之一的特务处实施的。
    因为就在铊毒案爆发的同时,沪城情报组织的一个情报办事处、两个情报小组都被特务处清剿了,除了少数外围成员成功逃脱,其他成员或是被捕、或是被杀。
    但是具体负责这起铊毒案的特务处成员,日方情报高层到现在也没查出个所以然了。
    或者是已经查出来了,但是还没对外公开。
    不过,没有查出来的可能性最大。
    否则的话,情报高层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高层们靠不住,宋维运决定就靠自己了!
    照理来说,既然特务处的嫌疑最大,宋维运报复的对象应该是特务处的武汉站。
    只是宋维运并不了解特务处武汉站的内部情况,他也没有在武汉站内部发展出职务较为关键、地位相对核心的内线。
    可是在宋维运眼里,特务处武汉站蒙着一层厚厚的战争迷雾,根本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知己不知彼,这非得打输了不可!
    打输了不要紧,自己要是因此而暴露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宋维运把目光转移到了党务调查处的武汉站上面。
    民国的两大情报机构,一是党务调查处、二是特务处。
    反正他俩都是民国的情报机构,打谁不是打,杀谁不是杀?
    再说了,党务调查处的武汉站、特务处的武汉站,这不都是武汉站吗,区分那么清楚干什么!
    而最关键的事,和宋维运单线联系的施宏裕,之前就在党务调查处的武汉站任职,对武汉站的情况非常了解,他的老部下们都在武汉站身居要职。
    如果自己策划一起针对党务调查处武汉站的秘密投毒行动,再加上施宏裕这个内线的配合,想来这次投毒行动一定能给党务调查处的武汉站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就再也无法从宋维运的脑海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