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林震南夫妇的惊讶
作者:红色音箱   民国谍王之我能搜集记忆碎片最新章节     
    沪城
    林家别墅
    用过晚饭后,林震南和往常一样回到书房,借助桌上的台灯,打开一卷有些泛黄的《资治通鉴》读了起来。
    林震南似乎对这本《资治通鉴》很是珍惜,连掀页都是小心翼翼的。
    不多时,林震南的妻子吴舒兰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温水和药。
    “震南,把药吃了吧!”吴舒兰柔声说道。
    林震南早年在军中任职,除了脑袋里的弹片外,还留下了胃病的毛病,有时候会疼的他连饭也吃不下去。
    他放下手里的《资治通鉴》,接过药片和水杯,然后用杯里的温水将药片咽下。
    吴舒兰看了看桌上的《资治通鉴》,忍不住笑道:“伯父信上说的果然没错,你确实把这套《资治通鉴》当成了宝贝,一有空闲时间,就抱着不撒手。”
    林震南哈哈一笑:“那是自然,你也不想想,这套《资治通鉴》可是玉帅当年在北平时得到的心爱之物!”
    “看见上面这些蝇头小楷的点评、心得了吗?”
    “这可是前清名臣胡林翼亲手所写,天下仅此一份!”
    吴舒兰与北洋时期直系首领吴玉帅是族亲,当年林震南初入行伍时,还受到过吴玉帅的照顾。
    第二次直奉大战失败后,吴玉帅宣布下野,现在隐居天津租界,不再过问世事。
    吴舒兰凑上去看了一眼《资治通鉴》上的字迹,忍不住赞赏道:“这一手字还真是漂亮,不愧是前清的进士。”
    林震南笑道:“那是自然,前清科举时,卷面是否干净、字迹是否得体,也是评判的标准。”
    “所以,但凡是能够考中进士之人,都能写得一手好书法,看他们写下的字,那就是一种享受。”
    “而且,这本《资治通鉴》上的点评,是胡大人在四十岁时所写,从这些点评中,可以对胡大人的处世之道窥出一二。”
    “每次品读,都能有一番心得!”
    正当林震南和妻子谈论手中的《资治通鉴》时,下人敲门进来,开口道:
    “老爷,外面有位客人要登门拜见,手里还拿了一封信!”
    “说是只要让你看了这封信,就会让他进来!”
    “嗯?”
    “客人?”
    “这么晚了,谁会来家里找我?”林震南愣了一下。
    他接过下人手里的信,拆开信封,倒出一张叠好的信纸。
    只是展开信纸看了几眼,林震南的脸色明显变了一下,他将手里的信纸递给一旁的吴舒兰,吴舒兰看到上面的内容后,同样面露惊色。
    “快让他们进来,直接把他带进书房!”林震南立刻对下人说道。
    “是,老爷!”
    当下人离开之后,林震南和吴舒兰对视一眼,双方都能看出对方脸上的震惊和兴奋。
    不多时,下人带着一名头戴礼帽、身穿风衣的男子,这人似乎是刻意用围巾把脸蒙上,眼睛则被墨镜遮住,根本看不清楚他的长相。
    等到下人关门离开,那名墨镜男子将帽子、墨镜、围巾一一摘下,露出了一张让林震南夫妇朝思暮想的脸来。
    “青泉!”
    “真的是你呀,快坐下,快坐下!”
    林震南、吴舒兰激动地说道,然后快步走到男子身边,拉着他的手坐在了书房的沙发上。
    眼前这人正是在赣省战场上阵亡的林家长子、林青锋的大哥林青泉。
    林青泉实际上并未死去,他的死讯只是林震南夫妇故意对外释放的烟雾弹而已,为得是遮掩儿子的真实情况。
    林震南夫妇共育有三子,长子林清泉、次子林青锋、三子林青彦。
    林清泉,黄埔四期学员,这可是比林青锋还要纯正的天子门生。
    因为不屑于靠着父亲林震南的关系进入黄埔军校,林清泉化名李沐,凭个人实力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学员。
    北伐作战期间负重伤,一直在湘省养伤。
    因为在黄埔期间便选择追随红党信仰,伤愈之后,林清泉前往湘赣边界的驻军担任职,借助自己军官的身份,为即将到来的红色武装起义筹备武器弹药。
    起义队伍进攻长沙城失利后,林青泉假意带军追击遭到伏击身死,实则借机回到了红党军队。
    这件事林青泉做得很隐秘,只是私下给林震南夫妇送去了一封信,解释了一下自己的选择。
    林震南夫妇知道自己无法阻拦儿子的选择,于是便十分配合的对外释放林青泉已经阵亡的消息。
    对于这件事,林震南夫妇连林青锋、林青彦兄弟两个都没告诉,所以林青锋到现在也认为大哥已经阵亡了。
    “青泉,你怎么来沪城了?”
    “我看报纸上说,你们的队伍不是去了陕北吗?”林震南有些好奇地问道。
    一旁的吴舒兰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睛却一直盯着林青泉那瘦削的脸颊,双手紧紧攥住儿子那粗糙的大手,一刻也不愿放下。
    林青泉微微一笑:“您说的没错,队伍的确驻扎在陕北,我这次就是从陕北过来的。”
    对于儿子突然出现在沪城,林震南自然清楚他一定是带着任务来的。
    地下党做事一向隐蔽,尤其是在沪城这种国民政府的腹地内。
    但林青泉今晚却主动现身,还回了家见自己和妻子,这说明儿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要紧事,需要自己帮忙。
    所以,林震南直接开口道:“青泉,你这次来沪城,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家里帮忙的?”
    听到这话,林青泉露出灿烂的笑意:“还是爹了解我,这次确实是需要家里的帮助!”
    林震南倒也干脆:“说吧,只要家里能帮得上你,肯定会满足你的需求。”
    林青泉也没隐瞒,直言道:“是这样的,爹!”
    “我们的队伍现在急缺磺胺、消毒绷带、手术器械等医用物资。”
    “但陕北一带这类物资很少,就算是有,价格也特别贵,所以上级让我来沪城,想办法采购一批医用物资送回陕北。”
    “但这类物资很敏感,如果大规模采购的话,会容易被特务处、党务调查处等特务机构察觉,对我们的采购行动十分不利。”
    “所以,我想能不能通过家里的关系,在尽量不惊动特务处、党务调查处的前提下,购置一批医用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