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忽悠!刘辩!
作者:执笔墨画你倾城   汉末少帝最新章节     
    大约一刻钟后,关羽领着一众学子来到了凉亭下,刘辩粗略一看,大概有三四十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不过刘辩知道名字的也就荀彧一人。
    于是刘辩起身站在凉亭下,对着众多学子说道:
    “诸位!你们已经知道了孤来此的目的,而孤却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是不是该自我介绍下呢!就从你开始吧!”。
    说完,刘辩一指学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示意他先自报家门,被刘辩点到的少年,面色一愣,随后便笑着挺身而出道:
    “颍川寒门,阳翟郭嘉,郭奉孝,见过殿下!”。
    嘶!居然是郭嘉,刘辩没想到随便点了一个少年居然是郭嘉。
    “哈哈!好好好!郭嘉,郭奉孝,孤看好你!”。
    “谢太子殿下看重!”。
    面对刘辩的夸赞,郭嘉不禁莞尔一笑,这太子殿下,还挺有意思,郭嘉拜谢完,就回到了人群中。
    在郭嘉自我介绍完后,刘辩又看向了他旁边那个青年,而青年见状,也立马出列道:
    “颍川寒门,戏忠,戏志才,见过太子殿下!”。
    好!又一个经天纬地的大才,郭嘉有了,戏志才也在这,只见刘辩面露欣喜的说道:
    “戏忠,戏志才,不错!孤观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希望你能早日为国出力,为朝廷尽忠,也不枉你戏忠之名!”。
    “谢殿下教诲!草民受教了!”。
    戏志才很恭敬的回答完刘辩的话后,才在刘辩的示意下回到人群中。
    其实被关羽带来的三四十人中,不止有学子,还有书院的先生,以及来书院做学问的颍川官吏。
    接下来不用刘辩示意,众人便开始自我介绍了起来,
    “东郡东阿,程昱,程仲德,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颖阴,孝廉荀攸,荀公达,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颖阴,荀家荀谌,荀友若,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许县,陈家陈群,陈长文,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许县,陈家陈纪,陈元方,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定陵,杜家杜袭,杜子绪,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郡功曹,钟繇,钟元常,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郡计吏,郭图,郭公则,见过太子殿下!”。
    “颍川贼曹掾,杜佑,杜…………。
    随着凉亭外众人的介绍,刘辩的眼睛越来越亮了。
    好家伙,这颍川书院当真是谋士如雨啊!若是将这些人都弄到麾下,岂不是半壁江山到手了?。
    不过在场的这些人,除了东郡程昱,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颍川本地的世家子弟。
    而世家与皇权的矛盾,引发的党锢之祸,让世家大族之人疏远皇族,不愿入朝为官。
    再结合最开始荀爽的态度,刘辩一时间有些犯愁,看来有点难搞啊!不过难搞也得搞,搞走一个是一个,稳赚不赔!。
    于是在众人自我介绍完后,刘辩就对眼前的书院众人说道:
    “诸位!你们只知道我叫刘辩,是当今大汉的太子,然而却不知半年前,我还是在山上道观修道的道士。
    我虽贵为皇子,然而自小就被寄养在了宫外一道人家中,直到半年前,我才重回皇宫,被封太子!”。
    听到刘辩的话后,在场众人顿时恍然,怪不得以前没听说过陛下有这么一个辩皇子,原来是在宫外长大的啊!。
    就在众人恍然时,刘辩又继续说道:
    “正因为我是在宫外长大,所以我深知民间疾苦,百姓多难。
    虽然我年纪不大,但我也想为百姓做些什么,可是回到宫中后,我却发现我什么也做不了。
    父皇正值壮年,却放权不理政事,以至于宦官当道,官员腐败,我空有一身治国之心,却无施展拳脚之地。
    难道我大汉王朝就要日落西山,大厦将倾吗?呜呼!哀哉悲哉!”。
    讲真的,刘辩的这段话,可是有些大逆不道了,但是为了能拿下这群经天纬地之才,刘辩豁出去了。
    果然,在听到刘辩声情并茂的言语后,书院的众人无不露出动容之色,特别是荀彧,戏志才,程昱三人,更是被刘辩说的眼睛微红。
    这一切皆被刘辩收入眼底,只见刘辩一抹不存在的眼泪,继续说道:
    “我不甘心!我要改变这一切,绝不让我大汉王朝日渐走向衰落,我要让它再度辉煌,重现几百年前的荣光。
    好在,在我舅舅何进,何苗,袁公,杨公,以及宗正刘虞,蔡公,卢公等人的举荐下,我被父皇册封为了太子,有了一定的参政,治国权。
    但是我如今还年年幼,又没有治国的经验,跟能力,所以纵然成为太子后,还依然是虽有心,却无力。
    后来,东宫太傅蔡邕见我日夜发愁,问其缘由后,便对我说,颍川书院有大才,让我来访之,于是乎,我便来了!”。
    这一刻,书院众人才算知道了,刘辩来颍川书院的缘由,也有几人露出了意动的神色。
    “在场的都是饱读诗书之辈,正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我看来,诸位皆是大才,胸有韬略,治国安邦,当不在话下。
    只是不知哪位愿意出山入仕,随我入宫,治国,理政,安天下?”。
    刘辩说完,便朝着亭外众人虚空一拜,刘辩的这一举动,顿时感动了不少人,堂堂大汉皇太子,为寻治国良才,能做到这一步,实属难得。
    所以在刘辩刚拜完的一瞬间,便有一人挺身而出,朝着刘辩拜道:
    “戏忠不才!愿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戏忠,戏志才,在听到戏志才说出:愿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的话后,刘辩整个人都激动的不行。
    要知道当初贾诩,李儒二人,归附他的时候,也没见他如此激动,刘辩也说不上来这是为什么。
    只见反应过来的刘辩,立马快步来到了戏志才的身前,双手有力的将其扶起,然后激动的说道:
    “好!好!我得志才,如鱼得水也!以后志才便是我之张良也!”。
    “志才!定不负太子殿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