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胶东护军
作者:横横竖勾   我在民国当倒爷的日子最新章节     
    大会以后开小会,这事儿很正常。
    小会与会者都是督军,这也很正常。
    顺便带上一个护军使,这也能理解。
    至于这个护军使名叫于学铭……
    踏马这于学铭是哪来的?听都没听过!
    不对,倒也不是没听过……
    和会议开始前一样,于学铭再一次成为了一众奉系高层将领的视线焦点,不过这一次就不仅仅是羡慕了,更多的则是嫉妒。
    托新闻界人士的福,于学铭的发迹史大家在报纸上多多少少都了解过,排除掉那些不靠谱的,也就是区区几件事儿。
    国外归来,面见大帅,得大帅首肯领了一个旅的二线部队编制,再然后就是青岛发生的一系列奇葩事儿。
    无论是高薪募兵,给安家费,麾下士兵一日三餐带荤腥,聚众万人有人没枪,都在奉军内部称为过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然了,更多的是拿这个事儿当个笑话听罢了,无非就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傻少爷想玩儿军旅游戏的故事而已。
    大家平时工作都挺忙的,谁又会在这种事情上花上那么多心思了解呢?
    所以即便是后来发生了缉私旅包围美国领事馆,于学铭当街暴打美国领事,逼迫美国公使当众道歉这样的事情,大家也不过是把心中于学铭的形象,从一个有钱人家的傻少爷,变成一个非常有钱的人家的傻少爷。
    最多就是加个有钱有势罢了。
    如此胡闹的行事风格,就注定代表了大家不会把于学铭放在心上,因为部队可不是这么玩儿的,大家也从来没把于学铭当做一个奉军的成员。
    即便是有了今天的座次之争,还有老派将领对于学铭的嘘寒问暖,在众人眼中无非也就是一些长辈哄孩子玩儿罢了,和于学铭在军中势力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
    而张大帅的这一纸命令却让众人原本的观念彻底粉碎。
    护军使是什么职位?
    这么说吧,民国时期地方大员,军方层面的大员,主要分为三级,下面两级分别是镇守使、护军使,再进一步就是一省督军。
    而且因为局势混乱,这三级军方大员的权势已经不仅限于军方了,更多的直接就是军务政务一手抓。
    这可是实打实的一方巨头,这也就是身处占据几省之地的奉系,要是换成外地,护军使一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方军阀了!
    而且护军使手下还是有编制的!还是正规军编制!一个师起步!军衔至少是中将!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实权职务!
    如果仅仅如此倒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于学铭才多大点儿岁数,而且加入奉系一共才多长时间啊?
    满打满算才一个月不到!
    从一介布衣,到地方大员,于学铭的升官速度甚至比少帅当年还快了无数倍,这速度让这些在奉系内部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一众军方将领们如何自处啊!
    一众将领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就连还没出门的杨参谋长看向于学铭的眼神也是极为复杂,不过大家都发现了一件事儿,那就是于学铭好像对此事也是毫不知情。
    要不然也不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没错,于学铭这会儿也是懵着呢,他虽然知道自己主政胶东道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甚至也预料到大帅会在这次的军事会议上给自己加官进爵。
    不过这一切的考虑都是建立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论功行赏,自己只是受到提拔的众人中的一个罢了,如此还不会特别显眼,
    而张大帅的做法无疑是给于学铭放到了烧烤架上。
    从会议的座次,到辅帅的力捧,再到会议结束后单独擢升,无一不让于学铭难受。
    最闹心的是,大帅在会议上是什么正事儿没提,反而是给大家演了一出戏,谁不知道这次会议的议题除了论功行赏就是打压少帅啊,到最后啥事儿没干,搞了个大家欢。
    除了大帅以外,所有人都没有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都憋着一肚子火呢,到最后又来了这么一出,这不是把于学铭当靶子了?
    好家伙,我成大家集火的目标了,原本应该成为发泄对象的少帅倒是没事儿了。
    大帅啊大帅,您可真是父爱如山啊!
    清醒过来的于学铭立刻就在心里苦着个大比脸,抬头就看到了一众与会将领炽热的目光,不由得有点儿心惊胆战。
    不过众人目光中的炽热倒也不全是恶意的,还是有人真心为于学铭高兴的。
    那就是于学铭最熟悉的张督军。
    打破这尴尬气氛的正是张督军那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老弟,俺就说了吧,大帅这回肯定给恁升官儿,郭鬼子叛乱的时候恁给大帅送来了大批军火,眼下平叛结束,部队都急需军火补充,恁又给大帅送来了几千挺机关枪,这可都是雪中送炭,大帅能忘了老弟恁麽,被俺说着了吧!恭喜老弟了!”
    张督军绝对是圆滑至极,一番发言可谓是话里有话,说是恭喜于学铭高升,实际上重点却是在陈述于学铭的功绩,也算是全力帮于学铭解围了,也让于学铭心头感动。
    会议室里的将领们听到这话也都为之一振,这些事情他们肯定是不知道的,目光中原本的针对也是瞬间消失,当然了,那抹炽热是肯定没有任何变化的。
    主要是冲着张督军刚刚话里的那几千挺机关枪。
    我滴个乖乖,几千挺机关枪啊,写得武装多少部队啊,单说这一点,一个护军使的职位就值了,这玩意儿可是有钱都买不到。
    于学铭也是感激地看了张督军一眼,随后立刻起身向身边的众将领抱拳行礼。
    “各位长官,振华蒙大帅信任,愧领此护军之职,振华深知自己资历尚浅,日后还需诸位前辈多多提点,共同为大帅分忧。”
    于学铭谦虚的态度也是让一众将领暗暗点头,毕竟这可是硬刚洋人领事的人物,对大家如此客气还是让人很受用的,而杨参谋长也在短暂的沉默后做出了决定。
    “于护军虽然年轻,也没有什么战功在身,但是关于部队后勤方面的功劳也是无比巨大的,大帅一向是赏罚分明,所以于护军的此次擢升乃是实至名归,诸位不要妄加揣测,以后同心协力,共辅大帅建功立业。”
    众将领闻言纷纷应和,场面也一时间热闹了起来,诸位将领纷纷上前对于学铭表示恭贺,顺带着跟于学铭互通姓名,于学铭也努力的记忆所有人名字和长相。
    这个是某某师长、这个是某某部长、那个啥啥参谋、这个又是什么厅长。
    于学铭的脑瓜子都快转不过来了,不过这次来奉天的核心目的之一本来就是混个脸儿熟,这事儿于学铭可不敢有所大意。
    然而,在这表面的和谐之下,于学铭却深知自己未来的路还不是那么平坦,虽然在自己团队的宏图大志之下,一些地方军阀将领的认可并不是那么核心的要事,但是对于保证现阶段的发展来说,维持和奉系内部高层的良好关系还是比较有用的。
    混脸熟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主要是这次会议的规格够高,有资格参会的人一共也就不到三十个的样子,再加上已经先行离去的那几个老派将领,真的需要于学铭记忆的人物也并不太多。
    更何况奉系军阀的将领资料于学铭早就烂熟于心了,今天要做的不过就是将记忆里的那些个名字和对方的真实长相对上罢了。
    而非常清楚于学铭这一目的的张督军和还没有离开的少帅自然不会阻拦,跟于学铭已经初步确认为伯伯侄子关系的汤四爷也一脸淡然的在一旁看热闹,不过在一旁等待许久的杨参谋长却明显有些着急。
    不就是客套一下么,怎么还没完没了了呢?这么聊下去得聊到啥时候啊?
    大帅可还在小青楼等着开会呢!
    俗话说得好,小事儿开大会,大事儿开小会,大帅安排的这个会后会议一定是要商量很重要的事情,说不定就是今天在大会上本应该提到的叛军军官处理事宜。
    这样的决策杨参谋长肯定是不能错过!
    怎么能够让于学铭这个初进奉系不久的年轻人如此耽误时间?
    彻底失去耐心的杨参谋长直接不耐烦的拍了拍桌子。
    “大帅刚刚的命令,让于护军去小青楼开会,你们这么耽误于护军的时间算是怎么回事儿,大帅那边儿还等着呢!像话吗!”
    话虽然是对着诸位奉军将领说的,但是谁都知道矛头是对准了于学铭,于学铭闻言也是在心中白眼儿狂翻,传说中杨参谋长情商低得离谱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而眼见得有些冷场,老于世故的张督军连忙站出来打哈哈。
    “杨参谋长说滴对,军务要紧,大帅还等着俺们嘞,先开会先开会,到时候晚上俺做东,给俺弟弟办席,好好庆祝一下,到时候哥几个都记着来哈!今晚咱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