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问罪姬昌
作者:尘封千里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最新章节     
    朝歌城。
    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车内坐着的人,正是从西岐而来的西伯侯——姬昌。
    姬昌一行人,跋涉千里,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城内。
    马车驶入朝歌城时,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姬昌等人刚进入城内,还未到驿站休整一番,就被帝辛派来的宫人拦下。
    这些宫人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带着庄重的表情,手中捧着金黄色的卷轴。
    “西伯侯,请稍等片刻!”
    为首的宫人高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宽敞的街道上。
    坐在马车内的姬昌,听到宫人的呼喊声,微微睁开了眼睛。
    他的目光透过车窗的缝隙,扫视着外面的人群。
    姬昌的声音略显疲惫,但依旧保持着贵族的威严与冷静:
    “何人喧哗?”
    马车旁的随侍连忙上前,恭敬地回答道:
    “启禀侯爷,是大王派来的人,他们手中还捧着金黄色的卷轴,看样子像是携带了旨意。”
    姬昌轻轻点了点头,示意随侍退下。
    他眼睛之中闪过一丝精光,沉思片刻,随后站起身来,走下马车。
    看到眼前手持卷轴的宫人,开口道:
    “不知大王有何旨意?”
    姬昌恭敬地问道,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透着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
    宫人们闻言,纷纷躬身行礼。
    为首的宫人走上前来,双手恭敬地将卷轴递上,声音中带着庄重的语气:
    “大王有旨,着令西伯侯即刻前往王宫,面见圣驾,不得有误。”
    姬昌接过卷轴,手指轻轻在卷轴上滑过,他能感受到那金黄色的丝绸上细腻的纹路。
    他轻轻展开卷轴,上面的字迹清晰而有力,是帝辛的亲笔。
    他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紧锁,但脸上并未露出过多的表情。
    这份旨意的内容,他似乎早已有所预料。
    少顷,姬昌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情绪,他平静地将卷轴递给身后的随侍,示意他收好。
    随侍恭敬地接过卷轴,小心翼翼地放入袖中。
    姬昌转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宫人们,声音沉稳地说道:
    “既如此,本侯即刻前往王宫。”
    宫人们听到姬昌的回答,恭敬地退到一旁,为姬昌让出一条道路。
    姬昌微微颔首,转身回到了马车上。他坐定后,轻声对车夫说道:
    “出发吧!”
    随后,马车再次启动,一行人朝着王宫的方向行去。
    ……
    龙德殿。
    大殿中央,一张雕刻着精美龙纹的龙椅静静地摆放着。
    帝辛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锐利,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金冠,面容冷峻而威严。
    其台下,站着几位国之重臣,王叔比干、首相商容、太师闻仲,还有武成王黄飞虎。
    帝辛一一扫过台下的几位国之重臣,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带着雷霆之势,回荡在大殿之中:
    “几位应该已经知晓,孤为何召姬昌入朝歌。”
    他的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击打在众人的心上,让人不禁为之一凛。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已经知晓此事的来龙去脉。
    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深知此次召见姬昌的严重性。
    帝辛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西伯侯姬昌,竟敢胆大妄为,欺瞒孤,将冀州侯苏护及其亲眷偷偷送至西岐。”
    “哼!若非太师派人监视姬昌,孤还以为他真能大义凛然,攻打冀州城,为大商尽心尽力。”
    帝辛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的眉头紧锁,仿佛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姬昌此举,不仅是对孤的不敬,更是对大商的挑衅!”
    帝辛的声音突然提高,震得大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大王息怒!”
    王叔比干率先出列,恭敬地施了一礼,“姬昌虽有过错,但念在他多年为大商效忠,恳请大王从轻发落。”
    首相商容也紧随其后,出列劝谏:
    “大王,姬昌虽有过,但姬昌毕竟是四大诸侯之一。若因此事而严惩姬昌,恐会引起朝野不安。”
    武成王黄飞虎听到王叔比干、首相商容的话,面色冷然。
    他挺直了腰板,出列向帝辛行了一礼,声音坚定而有力:
    “大王,臣不认可王叔和首相的观点,此次毕竟是姬昌欺上瞒下,将冀州侯苏护及其亲眷偷偷送至西岐,这是公然挑衅大王的权威。”
    “若不加以严惩,如何威震八百诸侯,如何维护大商的尊严和法度?”
    黄飞虎的话音刚落,太师闻仲便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他走到大殿中央,拱手向帝辛道:
    “大王,武成王所言极是。姬昌此次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朝堂的底线。”
    “若不严惩,恐怕会让其他诸侯觉得我大商软弱可欺,导致大商威望尽失。”
    “臣建议,大王应该按照律法严惩姬昌,以儆效尤。”
    帝辛坐在龙椅上,目光在几位重臣的脸上逐一扫过,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在权衡利弊。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帝辛的决定。
    片刻之后,帝辛终于开口了,声音平静而威严:
    “孤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姬昌的行为,必须受到应有惩罚。”
    “不过,若是姬昌承认自己的过程,并将苏护等人送至朝歌,孤就从轻发落。”
    众人闻言,纷纷拱手,齐声说道:
    “大王英明!”
    正当帝辛与王叔比干等人商议后续事宜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气氛。
    少顷,一位宫人疾步走进大殿,脸上带着一丝急切,向帝辛恭敬地一拜,道:
    “启禀大王,西伯侯姬昌已在殿外等候,请求觐见。”
    帝辛闻言,微微颔首,随即沉声道:
    “让他进来吧!”
    宫人领命退下。
    须臾,姬昌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大殿的门口。
    姬昌进入殿内,见到王叔比干等人,眼神闪过一丝惊讶。
    然而,他很快恢复了镇定,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大殿中央。
    在帝辛面前,姬昌停下了脚步,他深鞠一躬,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臣,西伯侯姬昌,参见大王!”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虽然身处大殿之中,却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
    帝辛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深深地看了姬昌一眼。
    他没有立即让姬昌起身,而是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姬昌,你可知罪?”
    姬昌闻言,心中微微一颤。他抬起头,望向帝辛,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再次低下了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不解:
    “启禀大王,臣惶恐不安,实在不知自己究竟所犯何罪,还请大王明示。”
    帝辛微微颔首,目光如剑,直视着姬昌:
    “你私自将冀州侯苏护及其亲眷送往西岐,欺瞒孤,这难道不是罪吗?”
    姬昌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震得脸色一僵。
    他连忙跪倒在地,双手紧紧握拳,额头紧贴着地面,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大王明鉴,臣姬昌,岂敢包庇苏护等人?臣对大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无一丝不忠之心啊。”
    一旁的王叔比干、首相商容听到姬昌的言语,神情复杂,眼中流露出对姬昌的失望和惋惜。
    帝辛闻言,微微眯起眼睛,审视着姬昌的表情,似乎想要从中寻找出一丝破绽。
    然而,姬昌的眼神坚定而坦诚,毫无畏惧之色。
    片刻后,帝辛缓缓开口:
    “西伯侯,你刚刚的话让孤很失望!”
    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其中蕴含的怒意却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