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举荐苏妲己
作者:尘封千里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最新章节     
    寿皇殿外,帝辛的神情异常焦虑,他身上的龙袍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却掩不住他心中的急切。
    他的眉头紧锁,步伐在殿门口急促地来回踱步,每一次的脚步都似乎在宣泄着他对某个结果的迫切期待。
    突然,一道璀璨的光芒划破天际,如流星般迅速降落,最终落在寿皇殿的门前。
    光芒消散,一道仙气缭绕的身影逐渐显现,正是国师——洛书。
    帝辛的双眼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洛书的身影,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焦虑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他急忙迎上前去,恭敬道:
    “国师,你终于回来了,孤心中甚是担忧,那两位道长?他们……他们现在如何了?”
    话音未落,帝辛朝着洛书的身后望去。
    洛书看着帝辛焦急而期待的眼神,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帝辛不必如此紧张,然后轻声说道:
    “大王不必担忧,贫道与广成子师伯、赤精子师叔切磋一番,他们现已经离开朝歌了。”
    洛书的话音刚落,帝辛的眼中便流露出震惊之色。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确认道:
    “国师是说……是说两位道长离开了?是被国师……”
    洛书点了点头,微笑着打断了帝辛的话:
    “正如大王所想,广成子师伯、赤精子师叔跟贫道切磋之际,心态崩了,一气之下,离开了朝歌。”
    帝辛听到这里,心中的震惊已经无以复加。
    他可不相信那两位说黑脸就黑脸的道长,能被气跑,肯定是打不过国师洛书,无奈之下,才离开朝歌。
    想到此,帝辛看向洛书的眼神越发明亮,那两位道长可是圣人亲传,修为深不可测。
    没想到竟然不是国师洛书的对手,可想而知,国师洛书的实力有多强悍。
    帝辛看着洛书,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他微微颔首,向洛书表示敬意:
    “国师真乃神人也!那两位道长修为深厚,却在国师面前败退,孤对你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帝辛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停顿片刻,继续道:
    “今日之事,多亏了国师出手相助,孤的两个儿子才能化解这场潜在的危机。”
    洛书闻言,轻轻一笑,笑容中透露出几分谦逊和从容。
    他微微抬手,示意帝辛不必如此客气,然后缓缓开口:
    “大王过誉了,贫道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
    话音一顿,继续说道:
    “二位殿下再怎么说,也算是吾截教门人,贫道身为截教弟子,怎么看他们被道貌岸然之辈带走。”
    帝辛听到洛书的话,再次向洛书表示感谢,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国师不仅修为深厚,更有着如此高尚的情操,孤真是佩服之至。我大商有国师坐镇,孤无忧了。”
    洛书闻言,朗声大笑,轻轻地摆了摆手,对帝辛说道:
    “哈哈!大王谬赞了,大商之所以如此固若金汤,皆是大王以及朝中文武大臣的功劳,贫道只是有幸参与了一部分。”
    帝辛见洛书如此谦逊,心中更是敬佩不已。
    他微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
    “国师过谦了。若没有国师为大商献策献计,给予孤诸多建议与帮助,大商焉能如此安定繁荣?国师之功,孤铭记在心。”
    洛书听后,嘴角的笑意如同初升的朝阳,温暖而明亮。
    他清楚地感受到,帝辛的话语并非泛泛而谈的恭维,而是出自内心的感激和信任。
    “好了,大王。”
    洛书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悠扬而悦耳,“既然今日的风波已经平息,贫道便不再久留,先行告退。”
    话音刚落,准备转身离开之际,好似又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
    “大王请放心,贫道近期不会离开朝歌城。若有任何需要贫道的地方,大王只需派人前来通知,贫道定当竭尽全力。”
    “国师,孤感激不尽。”帝辛恭敬道。
    洛书点了点头,微微欠身,行了一个潇洒的礼,长袍随风轻摆,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随后,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了原地,离开了王宫。
    帝辛看着国师洛书消失的方向,眼含敬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久久不能平息。
    ……
    翌日,阳光透过朝霞洒在金色的宫殿上。朝会结束后,帝辛感到了一丝难得的清闲。
    帝辛便带着费仲尤浑在王宫之内溜达,走了一阵之后,来到了一处宫殿之前。
    这座宫殿被郁郁葱葱的花木环绕,仿佛与世隔绝的仙境。
    宫殿内,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让帝辛不禁驻足。
    他好奇地望向宫殿内,只见数道身姿曼妙的倩影,若隐若现。
    帝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兴趣,转身问向一旁的随侍:
    “此处是何人居住?”
    随侍恭敬地低头,回答道:
    “回禀大王,此处名为芙蓉殿,所居之人皆是诸侯为大王献上的美人。”
    思索片刻,继续说道:
    “王后娘娘担忧这些美人中或有不轨之人,所以特意将她们统一安排进了芙蓉殿,以便统一管理。”
    帝辛闻言,点了点头,言道:
    “既然是王后安排,那就不必理会了,走,随孤进去看看。”
    话音未落,帝辛微微一笑,转身向芙蓉殿走去。
    众人点头称是,跟着帝辛进入芙蓉殿。
    一行人进入芙蓉殿内,轻纱摇曳,花香四溢,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宫人的低声提醒下,殿内的美人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动,纷纷起身行礼,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如同训练有素的舞者。
    帝辛微微摆手,示意她们不必多礼,并让她们抬起头来。
    他深邃的目光在众美人之间流转,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然而,他的眉头却渐渐紧锁。
    这些诸侯们所献的美人,无一不是姿色出众,但帝辛却觉得她们千篇一律,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缺少了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特殊之处。
    他心中不禁有些失望,原本以为能在这芙蓉殿内寻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佳人,却不料皆是如此。
    于是,在芙蓉殿内逗留了片刻后,帝辛便带着众人离开了。
    出殿之后,费仲与尤浑站在帝辛身侧,自然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变化。
    再者,费仲尤浑皆是善于察言观色之人,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心中明白帝辛对这批诸侯所献的美人并不满意。
    费仲深知帝辛的喜好与品味,他走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小心翼翼地开口:
    “大王,这些诸侯所献的美人,虽都是他们精心挑选的佳丽,但或许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未能完全展现大王所钟爱的那种独特韵味。”
    帝辛闻言,轻轻挑了挑眉,似在思考费仲的话。
    他瞥了一眼殿内那些或娇媚或端庄的美人,心中确实觉得有些乏味。
    此时,尤浑也看出了帝辛的心思,他趁机进言,脸上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
    “大王,若您对这些诸侯所献的美人不太满意,臣这里倒是有一个绝佳的人选,她不仅容貌出众,更兼才艺双全,定能让大王您心满意足。”
    帝辛微微侧头,看向尤浑,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哦?你说说看,是何等佳人?”
    尤浑见帝辛来了兴趣,心中一喜,连忙细说起来:
    “回禀大王,此人名为苏妲己,是冀州侯苏护之女。此女国色天香、倾国倾城,而且才情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诗词歌赋样样皆通。”
    尤浑顿了顿,继续描绘道:
    “大王,您可知,这苏妲己在冀州之地,早已是名满天下。人们都说,‘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无尽的魅力,让人为之倾倒。若是大王能够得此佳人相伴,那必定是天下间最为幸福的事情。”
    帝辛听后,目光中闪烁着期待与好奇:
    “哦?这苏妲己当真如此不凡?”
    尤浑见帝辛被自己的话所吸引,心中更是得意,连忙趁热打铁:
    “千真万确,大王。臣不敢有半句虚言。这苏妲己的美貌与才情,皆是世间少有。若是大王能够一见,定会被她的魅力所征服。”
    帝辛听完尤浑的描述,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微笑。
    他深深地看了尤浑一眼,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既如此,尤浑,你即刻去驿站,传召冀州侯苏护进宫一趟。孤要亲自与他商议一下苏妲己进宫的事宜。”
    尤浑见帝辛如此重视此事,心中一喜,连忙躬身应道:
    “是,大王。臣定不负大王所托,这就前往驿站,通知冀州侯苏护进宫。”
    说完,尤浑转身,脚步匆匆地朝着王宫之外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