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宫夜谈,前往女娲宫
作者:尘封千里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最新章节     
    寿皇殿
    纣王帝辛斜躺在华丽的榻上,双眼微闭,正在闭目养神。
    突然,一阵轻柔而神秘的仙风轻轻吹过,带起殿内轻纱飘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帝辛被这突如其来的气息所惊,猛地睁开眼睛。
    只见一位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的仙风道骨之人出现在寝殿内,正是洛书。
    洛书面带微笑,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世间万物。
    洛书向帝辛微微施礼,声音悠扬而富有磁性:
    “大王,贫道洛书,特来觐见。”
    帝辛看到眼前的洛书时,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坐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袍,微微颔首,声音中带着几分敬意道:
    “原来是国师驾到,深夜造访,有何要事?”
    洛书缓缓走上前,轻声说道:
    “大王,贫道深夜前来,多有冒昧,不过,确有一事相告。”
    纣王帝辛闻言,神情变得专注起来,微微颔首,以示尊重,沉声道:
    “国师请讲!”
    洛书略微沉吟,缓缓开口:
    “大王,贫道掐指推算,您明日祭祀女娲娘娘之时,会有贼人谋算,为防止大王遭到暗算,特来此为大王解难!”
    帝辛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沉声问道:
    “国师,此贼人究竟是何人?胆敢谋算孤王!”
    洛书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言道:
    “大王,天机不可泄露,大王乃是人皇,有气运护体,寻常之人怎可谋算大王,所以,您只需知晓,谋算大王之人,绝非凡人!”
    纣王帝辛听后,眉头紧锁,脸上露出忧虑之色。
    他深知洛书国师的话不会无的放矢,于是问道:
    “国师,既然如此孤就不问是何人所为,孤只想知晓该如何应对贼人暗算一事。”
    洛书闻言,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仿佛正在深思熟虑,微微垂下眼睑,似乎在斟酌言辞。
    片刻后,洛书国师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神秘与庄重:
    “大王,且看这是何物?”
    说着,他心神一动,手掌一翻,将系统空间内的极品先天灵宝九龙乾坤罩取出。
    只见一道耀眼的光芒凭空出现,逐渐凝聚成一个古朴而精致的灵宝。
    这九龙乾坤罩在洛书掌心之中缓缓旋转,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九条龙形图案在罩上翻腾跳跃,仿佛活了一般。
    每一条龙都散发着独特的威压,令人不敢直视。
    整个宝物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息,仿佛能够镇压一切邪祟。
    纣王帝辛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惊得目瞪口呆,他瞪大双眼,紧紧地盯着那九龙乾坤罩,仿佛要将它看透一般。
    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震撼,这宝物所散发出的气息,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纣王帝辛看着洛书国师手中突然出现的宝物,眼中满是不解和惊奇,忍不住问道:
    “国师,这……这是何物?竟如此神奇,光芒四溢,仿佛有龙在其中翻腾!”
    洛书国师看着帝辛的反应,微微一笑,解释道:
    “大王,这是贫道的法宝——九龙乾坤罩,将此宝置于识海之中,可抵御一切外来之力的攻击,保持神识清醒,以防被魅惑、蛊惑等术法侵袭。”
    纣王帝辛听到洛书国师的话,心中不禁震惊万分。
    他回想起洛书之前那番关于明日祭祀的警示,再看到眼前这光芒四溢、龙形翻腾的九龙乾坤罩,顿时明白这是国师特意为自己准备的护身法宝。
    “国师,此等宝物,实在是太过珍贵,孤……”
    洛书国师摆摆手,打断了帝辛的话,平静地说道:
    “大王,此物的确是贫道为您准备的,以确保您明日祭祀女娲娘娘一事,能够顺利的进行。”
    帝辛听后,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站起身来,走到洛书国师面前,深鞠一躬,恭敬地说道:
    “多谢国师!替孤筹谋!”
    “大王客气了,贫道这就将九龙乾坤罩置于大王识海之中。”
    说完,洛书袖手一挥,运转灵力,将九龙乾坤罩没入纣王识海之中。
    做完这一切,洛书国师稍作停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沉思,仿佛回忆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随即轻声说道:
    “大王,贫道还有一事需向您禀报。”
    纣王帝辛此时一脸笑意的看着洛书,言道:
    “国师请讲,孤洗耳恭听。”
    洛书国师微微颔首,缓缓道:
    “是关于北海平乱一事,闻仲已经率领大军成功平定了北海的叛乱,不日,便可班师回朝。”
    纣王帝辛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大喜之色,激动地说道:
    “国师此言当真?不过数日之间,闻仲太师就平定了北海之乱?这……这当真是天佑我大商啊!”
    洛书国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深邃,他继续道:
    “大王,北海的平乱确实顺利,但其中有些曲折不得不提。为了尽快平息战乱,减少大商将士的伤亡,贫道在劝说袁福通等人投降时,曾承诺他们几项条件。”
    纣王帝辛眉头微挑,好奇地问道:
    “哦?国师究竟承诺了哪些条件?不妨说来听听。”
    洛书国师稍作沉吟,缓缓道:
    “首先,贫道答应袁福通等人,一旦投降,他们将获得我大商的宽恕和善待,过往的罪责既往不咎……,其次……,再者……”
    洛书将承诺与袁福通等人的事情,详细的讲予纣王听。
    纣王闻言,点头表示理解,稍作思考,开口道:
    “国师所承诺与他们的条件,孤王同意了!”
    “大王英明!有您这样的明君,实乃百姓之福!”
    洛书看着眼前明君姿态的纣王,心中感慨万千,若是没有被算计,大商至少还能再传几代。
    ……
    翌日,天刚蒙蒙亮。
    纣王的车驾在清晨的阳光下缓缓从王宫的正门驶出,车轮在青石板上滚动,发出沉稳而有力的声音。
    车驾两侧,文武大臣们身着华服,手持玉笏,神态庄重,如同两列威严的守护神,默默地陪伴着王驾。
    武成王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威风凛凛地立在纣王乘坐的辇车前方。
    五色神牛身披锦绣,四蹄生风,仿佛是从神话中走出的神兽。
    黄飞虎手持长枪,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确保王驾的安全。
    随着车驾的缓缓前行,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跪倒在地,向纣王的车队表示敬意。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崇敬和敬畏,仿佛在面对着至高无上的神灵。
    “大王万岁!”
    一声高呼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紧接着,更多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万岁!”
    “大商万岁!”
    “万岁!大王万岁!”
    ……
    百姓们的呼喊声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淹没了整个街道。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色,仿佛在为能够亲眼目睹纣王的车队而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
    难怪百姓们的呼声这么高,毕竟,在纣王登基的这几年里,利国利民的事情发生了太多。
    百姓们衣食住行逐步得到解决,感激之情自然不用说,溢于言表。
    纣王坐在辇车中,听着百姓们的呼喊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听国师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孤王如此得民心,天下就是孤的天下!
    在一声声大王万岁的声音中,纣王的车驾缓缓前行。
    终于,车驾穿过繁华的街道,来到了祭拜女娲娘娘的庙宇前。
    纣王走下辇车,带领文武大臣们步入庙宇,开始了庄重的祭拜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