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国运暴涨
作者:尘封千里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最新章节     
    又过几日后,洛书又在这几日内,将后世的曲辕犁造了出来。
    这天,洛书手持新造的曲辕犁,带着闻仲等人来到一处空地。
    “师兄,这便是你近几日请木匠造出来曲辕犁?”
    洛书面露喜色,笑道:
    “不错,这边是吾之前绘制的曲辕犁实物,今日带你们来,就是让你们看看曲辕犁的效果!”
    “师兄,曲辕犁有什么用处呐?”闻仲好奇的问道。
    “吾先给你们演示一遍,你们就明白此物有何用处了!”
    随后,洛书看着小白,眼含深意的说道:
    “小白,你变回本体,这曲辕犁的使用需要你的帮忙!”
    “哦!是,主人!”
    小白闻言,虽然疑惑自己怎么帮忙,但还是听从洛书的话,显现出白虎的本体。
    洛书看着眼前的小白,然后,将曲辕犁的支架固定在白虎身体上,再将犁铧安装在支架下方,并调整好深度和角度。
    小白见此一幕,委屈巴巴的说道:
    “主人,你这是把我当做寻常百姓家耕地的牛了啊!”
    洛书一边固定曲辕犁,一边笑着说道:
    “小白,这不是没有牛嘛,再说了,这能是寻常之事嘛,若是成功了,对百姓们而言可是好事儿!”
    “好了!小白,沿着这块农田的一侧,用力拉,吾在后面扶着曲辕犁,控制耕地的深度和角度!”
    “是,主人!”
    说完,小白沿着农田的一侧,不使用灵力,拖着曲辕犁往前走。
    洛书在后面扶着曲辕犁,不一会儿,一块农田就被翻新完毕!
    闻仲等人见此一幕,连连惊奇,这要是批量制作,让百姓在耕作时使用,定能够节省畜力,减轻体力消耗,同时提高耕作的效率。
    洛书解开固定在小白身上的绳子,让小白恢复先天道体,看着闻仲说道:
    “师弟,如何?”
    “师兄,可将此物献给大王,由制造坊批量制作,分发给百姓,用于生产!”
    洛书听言,说道:
    “既如此,此物就由师弟进宫献与商王了!”
    说完,将曲辕犁给了闻仲。
    “是,师兄,吾这就进宫!”
    闻仲接过曲辕犁,骑着墨麒麟,满脸欣喜地走进宫殿,向纣王献上曲辕犁。
    大殿之内。
    闻仲:“大王,此乃曲辕犁,是师兄特来献于大王,愿我大商子民耕作更便,收获更丰。”
    纣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闻仲手中的曲辕犁,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纣王:“哦?洛国师制造而出的?有何特别之处?”
    闻仲:“大王,此犁设计精巧,比传统犁具更为轻便,且效率倍增。”
    “百姓使用此犁,将大大减轻劳作之苦,提高耕种速度,为大商农业带来革新。”
    纣王闻言,面露喜色,点了点头,对闻仲所说的曲辕犁很惊奇。
    纣王:“既是洛国师制造之物,定是利国利民的好物,那便下令大批量制作,分发给百姓,让他们试试这曲辕犁的实用性。”
    闻仲闻言,点头赞同纣王的说法。
    闻仲:“多谢大王!臣定不负所托,确保曲辕犁尽快分发到百姓手中,让他们感受到大王的恩泽。”
    纣王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闻仲退下。
    闻仲满怀喜悦地退出宫殿,回去跟洛书说了一下,便开始着手安排曲辕犁的制作与分发事宜。
    不久之后,曲辕犁在大商境内广泛流传开来。
    百姓们使用这新式的犁具,劳作变得轻松许多,耕种速度也大大提高。
    大商的农业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百姓们对洛书感激不尽。
    ……
    数月之后,朝歌城内普遍种植的土豆红薯等农作物,迎来了第一波收获。
    随着第一波农作物的丰收,整个朝歌城乃是周边,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在阳光下闪耀,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哎呀,看看这土豆,长得多大啊!再看看这红薯,长的也喜人!”
    王大娘一手拿着土豆,一手拿着红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感叹道:
    “多谢洛国师啊!今年咱们可是大丰收啊!”
    “是啊,是啊!”
    李大叔接过话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可得归功于咱们的洛国师提供的种植作物,以及曲辕犁的功劳,这曲辕犁真是好用,让咱们的耕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没错,没错!”
    小刘也兴奋地插话道:
    “我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咱们还在为收成发愁呢。”
    “现在好了,有了土豆等等这些作物,还有曲辕犁,咱们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了。”
    “哈哈,说得对!”
    周围的百姓们纷纷附和着,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场景,在朝歌城的各个角落上演,整个朝歌城的空气弥漫着欢愉的气息。
    此时,官员跪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双手捧着丰收的奏报,神情庄重而激动。
    他深知,这份奏报所承载的喜讯,足以让整个王朝为之欢腾。
    “启禀大王,朝歌城内农作物丰收,百姓欢呼雀跃,此乃天佑我朝,大王英明之治所致!”
    官员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纣王的敬仰和忠诚。
    纣王坐在龙椅上,听到这个消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接过奏报,细细阅读起来,脸上逐渐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好!好!真是太好了!”
    纣王放下奏报,站起身来,激动地在殿内走来走去。
    “朝歌城内的丰收,这只是第一步,后面将全面推广到大商境内,定要让百姓们不再饿肚子,有衣穿有粮吃!”
    “这些都是洛国师的功劳,有他在,真乃商朝之幸,也是吾作为君王的荣幸!”
    官员见状,连忙附和道:
    “大王英明神武,治国有方,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此次丰收,更是大王德政所致,实乃万民之福!”
    纣王听得心花怒放,他哈哈大笑,声音洪亮而悦耳。
    他转身对官员说道:
    “传令下去,大商境内开展种植农作物之事!定要让大商百姓们衣食无忧!”
    官员领命而去,纣王则站在宫殿内,眺望着远方的天空。
    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洛书相助,才取得的成就,所以,心生感激。
    他期待着未来的日子,期待着更多的丰收和喜悦降临到他的王朝。
    太师府。
    洛书感受着城内百姓们的欣喜,也颇有成就,虽然都是后世先人的功劳,但是,这也是自己带来的不是。
    看着朝歌城浮现的玄鸟图腾,以及蒸蒸日上的气运,洛书心满意足,距离提升两百年国运已经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