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城相迎
作者:家中小五   不见长安最新章节     
    “海青天千古,也不知道这个世界,后世还会不会出现明朝。”张伟看着长寿城,有些感慨,因为这座城市,就是嘉靖父亲兴献王的封地。
    年仅16岁的嘉靖也是由此处出发,前往北京继承了皇位,这是一个少年老成,极为聪明的皇帝。嘉靖一朝,不仅有夏言、高拱、徐阶、张居正这样的贤臣,也有严嵩、严世蕃这样的奸臣,更有海瑞这样的直臣,还有名垂青史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胡宗宪。
    这个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每日沉迷于修道炼丹,却是自明宣宗后,唯一一个不依靠太监势力,便可压制文官集团的强势皇帝,无论是首辅夏言或严嵩父子,皆是说杀就杀,想废就废,其对朝堂的掌控力,由此可见一帆。
    不过张伟并未在此多待,他此时的心情有些急迫,他想尽快回到远安县的那个小山村,去看看许久未见的家人们,仿佛只有到了那里,自己那流浪的心才有了一个归属。
    于是张伟顾不上舟车劳顿,带着刘三和庞义全力赶路,仅仅三四天后,他们便在深夜赶到了远安县的驿站。相比于一路上的其他驿站,远安县位于山中,平时没有官员从此经过,配套的驿站便显得简陋矮小了许多。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驿站里随时都有空房间,甚至当张伟他们到来时,驿站里值守的伙计正无聊到在柜台前打瞌睡。
    刘三这几天陪着张伟赶路,着实是累坏了,把柜台拍的啪啪作响:“人呢,还搁着睡觉呢,没看到郡尉大人到了吗,还不赶紧去把房间收拾出来,再拿些吃的来,快去!”
    那伙计被刘三从睡梦中猛地吓醒,还没顾得上擦一把额头的冷汗,抬头就看到了身穿官服的张伟站在大堂之中,正在训斥刘三:“你这是做什么,有话不能好好说嘛,非要在这里大喊大叫,显得你很威风吗?”
    那伙计赶忙上前见礼:“小的见过大人,呃,嗯,对了,大人能否出示下路牌?”
    “是劵符。”张伟笑着纠正了他的说法,将劵符递了过去,“没事,慢慢来,本官并不着急。”
    看着那伙计手忙脚乱地登记,招呼人帮他收拾房间,连劵符都没还给张伟,就急匆匆的跑去牵马,张伟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远安县这穷乡僻壤的小地方,平时是真的没啥人来,以至于驿站的伙计在面对他这位突然到访的客人时,都有些显得手足无措。
    在给张伟他们收拾好房间,安排他们住下后,那许久未曾忙碌的伙计这才偷闲松了口气,同时也有些好奇,平时基本没人住宿的驿站,怎么今天突然来了一名官员,莫非白天他看走眼了,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
    于是那伙计又仔细看了一眼登记的名字:“张伟张白圭,我的天啊,是那个告御状的张伟,他回来了?”
    刘三正巧从后院出来,看到这一幕,便是大喝一声:“干什么呢,大人的马你牵进马厩了吗?”
    那伙计被突然出现的刘三吓了一跳,见他板着个脸,一看就不是个好相与的,紧忙答道:“刚刚就已经牵进去了,也喂了草料,要不小人再去看看?”
    刘三:“那还不快去,我告诉你,这可是大人花八十两在长安买的好马,给我仔细点,要是出了差错,小心我剥了你的皮!”
    那伙计先是去马厩看了一眼,就锦绣正在那里不紧不慢地吃草料,方才急匆匆地跑去了驿丞家里:“驿丞大人,那个告御状的张伟回来了,并且他还得了个官儿,好像,好像是个什么郡尉?”
    那驿丞得了消息,略微思考后,决定还是去县衙给报个信,至于此时城门已经关闭的事,呵,那是防老百姓的,能拦的住他?
    再说了,就远安县那不到三米的破城墙,他搭个梯子就能翻过去,真遇上事,也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
    驿站里的张伟对此事一无所知,以至于第二天当他看到亲自出城相迎的县令时,还有些不敢置信。
    张伟瞥了一眼那明显是临时拼凑出来的鼓乐队和被拉来凑数的平民百姓,心底无语的同时,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如果把进远安县黑牢的那次也算上,张伟拢共来过县城四次,可没有哪一次是如今天这般热闹的,权力这个东西,真是让人难以叙说。
    见远安县县令在那里笑盈盈的等着自己,张伟也不能失了礼数,于是便翻身下马,走上前去见礼道:“下官南郡郡尉张伟,见过县令大人。”
    “远安县县令金尚,见过张大人。”金尚见状赶忙回礼,别看张伟只是一个正九品上的郡尉,品阶比他这个正八品上的下县县令要低(隋朝依规模,郡县皆分上中下三等,各等品级不同),但人家可是郡里的官员,接触的都是郡里的老爷,身份上就压自己这个县令一头。
    “静一静,静一静。”金尚喊停了那鼓乐队和周围聒噪的百姓,将张伟引到了众人面前,大声说道:“来来来,我给各位父老乡亲介绍一下,这位张大人,可是我们远安县出去的好后生,前年我们县打死老虎的就是他,之后上京告御状,如今已经是南郡的郡尉了,正九品的官,你们日后碰到人家,就要跟碰到本官一样,不可轻慢了去,否则小心本县令打你们板子。”
    “见过郡尉老爷(大人)。”
    周围的百姓纷纷行礼,只是称呼让张伟有些哭笑不得,这怎么还有喊老爷的?
    张伟:“诸位乡亲,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刘三,去拿些钱财来,给在场的诸位乡亲发了,人人有份,知道了吗?”
    刘三:“好嘞大人,小的这就去办。”
    刘三和庞义拿着袋子去发钱,没成想那些人根本就不接,甚至有人高声喊道:“大人您莫非就是那为十数万劳工告御状的张伟张白圭,若是这样,我们不能要您的钱财,您为我们讨回了该得的工钱,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哪里还能收您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