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东都学院
作者:家中小五   不见长安最新章节     
    “呼~,今天可真是刺激。”在陶时的住处,张伟接过陶时递过来的湿布擦了把脸说道。
    毕竟今天先是追小偷,又跟那小偷背后的地头蛇对峙,路上还被巡夜的兵丁追,最后还为了救那什么唐公子,跟人干了一架,能不刺激吗?
    陶时住的地方是东都学院给学生安排的宿舍,估计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学生看不上这住宿条件,一张大通铺硬生生被陶时睡成了单人间。屋内仅有的一张破木桌上摆满了书籍,虽然不少已经发黄破旧,但看得出来主人对它们还是相当爱惜的。
    陶时则在旁边摇头:“宁可不要,刚才多危险啊,要是咱俩没跑掉,指不定得被打死。”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嘛。”说罢,张伟晃了晃手中唐公子的钱袋:“来分钱吧。”
    陶时看到那钱袋眼睛都亮了:“怎么分?”
    张伟:“对半分呗。”
    其实张伟估计自己说三七分陶时都会接受,毕竟要不是他的主意,两人可拿不到这袋钱,但张伟想到陶时一个穷学生在这洛阳生活也不容易,便决定还是跟他五五分账。
    这下轮到陶时犹豫了:“不好吧,要不你多拿点?”
    张伟则满不在乎:“不用了,等你日后发达了,再补给我便是。”
    说罢,张伟直接打开了钱袋,而在将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后,两人都皱起了眉头:“麻烦了。”
    唐公子的钱袋里,有着大约六十两左右,做工精致的金叶子,还有几块品相不错的玉石。麻烦的地方在于,黄金和玉石这种东西不能直接用来当做货币使用,而这种很明显带有地方特色的贵重物品,贸然拿到洛阳的市面上去使用,肯定会被有心人查到,到时候又是一堆麻烦。
    倒还有个办法,就是把这金叶子剪了,变成大小不一的碎片去使用,但这样一来就破坏了其原有的价值,太过于可惜了些。
    张伟想了想说道:“要不想办法把这金叶子融了,总比不能花要强吧?”
    陶时摇头:“不成,加工精致的黄金工艺品比单纯的金块价值要高,这样太浪费了,还有玉石呢,这个你也没办法融吧?”
    张伟:“那你说怎么办?”
    陶时:“你明天就要走吗,如果不急,我知道洛阳有个黑市,那里应该有人敢收这些。”
    张伟:“黑市?”
    卧槽,这可是传说中,主角发大财的地方啊,怎么不能去看看!
    于是张伟立马答道:“那明天白天就去那个黑市看看,如果办的快,我明天离开洛阳,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陶时:“不成,得等到晚上,那个地方开门都是有时间规定的。”
    张伟略一思考,同意了:“行吧,晚上就晚上吧。”
    虽然自己只找庞兴批了两天假,但是多待一天应该问题不大,至于他在兴泰仓辅监工记簿的活,就让庞兴自己多顶两天吧。庞兴他老人家最近越来越懒,公文都不自己写了,正好这两天让他自己多写几份,以免生疏了。
    陶时:“那就这么说定了,早点睡吧,明天我还有早课呢。”
    说罢,陶时便准备吹了油灯睡觉,却见张伟抛过来一个瓶子:“给,擦一下,你的腿会舒服很多。”
    陶时接过瓶子一看,是汪冬青送给张伟的那瓶跌打药,见张伟已经给自己上了药,正在揉着腰,陶时也不客气,倒出药水抹在了那条还有些红肿的腿上。
    回春堂的跌打药真心不错,抹上去时是一股清凉的感觉,陶时小心地揉了几下后,又变成了一股热热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同于那种火辣辣的刺痛感,反而有点像泡澡时的那种舒适感。
    陶时:“果然是人回春堂的大客户,送的药都这么好。”
    张伟则吹过了油灯:“睡吧,睡吧,困死我了。”
    许是白天折腾了一天的缘故,张伟沾上枕头便睡着了,待他一觉睡醒,外面早已天光大亮,准确来说他是被热醒的。
    “哈~”
    张伟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伸了个懒腰,感觉全身都是酥酥麻麻的,待他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后,陶时也上完早课回来了。
    陶时:“呦,你终于舍得醒了?”
    张伟:“昨天睡的太晚了,并且这床太舒服,躺上就不想起来了。”
    陶时瞅了一眼那土砖码成的大通铺,摇头道:“这床硬的跟鬼一样,哪里舒服了?”
    张伟:“至少比工地的木板要舒服多了。”
    陶时:“算了,不说这个了,去不去吃早饭?”
    张伟闻言,这才觉得自己有点饿,但还是没忘了问上一句:“东都学院管早饭?”
    陶时:“管个屁,出去吃啦。”
    张伟:“那走吧。”
    两人一起出了门,一起往东都学院外走去,因昨日是翻墙进来的,加之天色已晚,张伟根本没看清东都学院长啥样,现在才有机会仔细打量了一番。
    隋代的建筑风格上承六朝,下启唐宋,以规模宏大、庄重朴实为特点,是中国传统建筑趋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期。
    东都学院原本是隋朝的国子监,坐北朝南,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两万多平方米。东都学院的主要建筑多集中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是国子学、太学殿、广文馆、四门馆、集贤院和集贤门(南门)。
    这些建筑以前多用于国子监官员办公使用,在新隋炀帝将国子监搬到长安后,则是做了其他用途,多用于储存书籍和各学科博士(隋唐官职,大致分为国子学博士、太学博士、律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和五经博士等几种,官阶各有不同)及助教(官职,多为各学科博士副手,负责给学生讲课)办公使用。
    四面则是一圈用于居住的廊房和上课的讲堂和其他配套建筑,整体结构由木制和砖块组成,颜色偏近于青灰色,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中间的主轴线上则是由青石铺成的大道,大道两侧种满了杨柳树,条条丝柳随风摆荡,偶有身穿儒生服的学子抱着书卷路过,充满了文艺的气息,再往两边去就是一片园林,内部建有不少碑亭和鼓亭,供人歇脚读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