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出发——前往台儿庄
作者:老李的盒子炮   抗战:虎狼百万出太行最新章节     
    可这姑娘执拗的很,听闻部队要出发去华北,她便连夜赶到楚天办公室内。
    “旅座,我也要去。”
    她声音平淡,平淡中带着倔强。
    楚天看一下她的双腿道:
    “腿好了?”
    “好了。”
    说着,苏洛穿着厚重的棉衣,便在原地来了一个后空翻。
    不过在落地瞬间,她双膝明显弯曲,秀眉紧蹙又旋即恢复正常,强人疼痛,近乎咬牙切齿地说道:
    “你····你看,好了。”
    楚天微笑着摇头道:
    “行啦,你身体什么状况,美惠子医生早就跟我说了。
    按她的说法,你光是内脏的损伤就要修养大半年,更何况腿上的伤,要是强行上战场,甚至下半辈子拄拐杖都有可能。”
    说完,他拿出一盒大白糖奶糖道:
    “给,拿去吃吧,以后咱俩的约定改一下,你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就拿一颗吃。”
    可苏洛却抿着嘴,低着眉头,半晌才小声道:
    “不杀鬼子就不吃。”
    说完,她便赌气似地转身离开。
    看着苏洛离开,楚天无奈一笑。
    这么优秀的狙击手,不能上战场确实太可惜了,可眼下她的情况,楚天也非常清楚,不能勉强。
    第二天清晨,队伍完成集结,先头部队已经由胡老六带领,提前一天出发探路。
    身材愈发壮实的小结巴,甩着越来越长的腿,快步跑到楚天面前,一张脸在寒风中红扑扑的,鼻孔下还挂着一点点清鼻涕。
    “旅····旅座,部队集合好了,就····就等您的命令了。”
    楚天看一眼队列齐整的部队,大手一挥道:
    “出发!”
    话音落下,此起彼伏的口令声,在瑟瑟寒风中回响起来。
    “向后转,跑步走!!”
    随后就是整齐铿锵的脚步声,像是擂响的战鼓。
    四旅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风中燃烧的烈焰。
    楚天看向一旁的书生陈思齐。
    “书生,有什么话想说吗?”
    陈思齐微闭双目,单手掐诀。
    “旅座,我昨日夜观天象,看到将星高升,旅座这次出征,必是旗开得胜啊。”
    楚天道:“行啦,少搞那点儿封建迷信了,台儿庄周边的情报网建立的如何了?”
    陈思齐呵呵一笑,颇有些骄傲地挺起胸膛。
    “旅座,放心,您作战的区域,都有咱们暗部的人。
    这么说吧,您就是在那块拉屎忘带纸了,都有人给你送。”
    楚天上下打量着陈思齐道:“我说书生,你原本挺文雅一人,怎么跟胡老六学会了,出口成脏。”
    陈思齐正色道:
    “旅座,您这就冤枉我了,我这明明是跟老邱学的。”
    “他也不是什么好鸟!”
    说完,楚天神色肃穆道:
    “我走了之后,白云山和五台山就都交给你了,怎么发展也看你自己了。”
    “放心,旅座,等您凯旋的时候,咱白云山发展的肯定您自个儿都不认识。”
    陈思齐颇有信心地说道。
    楚天也不再多说什么,拍拍陈思齐肩膀道:
    “万千重担,你一人挑了!”
    “是!旅座!保证完成任务!”
    陈思齐立正敬礼,声音铿锵。
    “走啦。”
    说完,楚天便翻身上马,追赶队伍而去。
    队伍离开营地,山岭上,一个清瘦的身影,伫立在瑟瑟寒风中。
    她看着远去的队伍,开始低头呢喃。
    “台儿庄····是什么地方?是个很大的村子吗?”
    苏洛不知道台儿庄在什么地方,但是书生肯定知道,得去问问书生。
    队伍向前,五天后出太行山,进入河北地界。
    这里的积雪还未融化,地面被寒冷凝结的好似一块坚硬的铁板。
    楚天他们在黑夜行军,白天休息。
    因为白天温度高,地面冻土变得松软泥泞,不利于行军,而且容易暴露行踪。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避开大路,只走小路。
    这样虽说行军速度略微缓慢,却可以极大程度规避被日军发现的可能。
    胡老六作为先锋,在前方探路,为后方部队提供情报支援。
    连续行军数日时间,这支一万多人的部队,竟然没有被日军发现。
    此时已经到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道路泥泞不堪,队伍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不少。
    石门城(今石家庄),日军第九师团司令部内,电报机的滴滴答答声不断。
    参谋长中野长治戴着黑框眼睛,面容白净,气质文雅,此刻正在自己的木椅上一边悠闲品茶,一边看着电报。
    突然,他目光一凝,放下手中茶盏,端正身体开始阅读起来。
    那双细狭的眼睛,慢慢眯起来,像是一把弯刀,弯刀似得锋利,弯刀似得冰冷。
    中野长治起身,便向第九师团师团长上杉远信的房间走去。
    上杉远信身材矮小,可五官看上去却好似一个大汉,留着钢丝球一般的络腮胡,此刻正擦拭着桌上的一挺歪把子机枪。
    “师团长,发现一支敌军部队,从我们的防区通过。至少在万人上下。”
    中野长治的声音传来,而上杉远信却没有抬头,只是继续擦拭着手中机枪道:
    “敌军在河北地区的成建制部队,基本全部肃清,这支部队来自何处啊?”
    中野长治走到地图前,旋即道:
    “根据前方汇报,八成是从山西太行山中出发的部队。
    据我所知,在这里打游击的八路军部队,倒是经常派遣小股部队,进入河北一带袭扰皇军的据点和运输队。
    可这支敌军规模庞大,应该不是八路军的部队。”
    他排除了这个可能性,只能是国军部队,具体哪一支便不得而知了。
    “行军的轨迹有吗?”
    上杉远信将那把机枪放好,坐在椅子上,一张脸上的横肉和胡须,在他说话的时候微微牵动,更显几分狰狞。
    “有。”
    说完,中野长治快步走到墙壁上的地图前,在上面标注出来。
    “往山东去的,那就是要过黄河。”
    看着四旅的行军轨迹,上杉远信开始算计起来。
    中野长治细狭的眼睛眯起来,冷冷一笑道:
    “没错,必然要过黄河。不如派遣一支部队咬住他们,然后在黄河沿岸设防,堵住他们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