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颜
作者:原字   重生之凤凰于飞最新章节     
    济宁城最近格外热闹。
    县太爷走后第三天就开始有难民,陆陆续续的来投奔。
    朱石头早已做好了备案。
    每天就在潘小兵他们曾经的草庐,如今被改造成了砖瓦房,接待四面八方赶过来的难民。
    首先就是查户籍,然后统一安置住所。
    分配每日的口粮。
    最后,由专人进行统一引导到新的居所。
    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一般丝滑。
    曾经的逃离一空的富人区,现在已经重新划分成为百姓居住区。往往一套宅院里面,住了十几户人家。
    如今的难民们也只求一个温饱而已,一家人挤在一起都不计较。
    库房里收集下的破旧被褥,破旧衣服如今也都有了去处。
    由于新增的人口越来越多。
    济宁城原本的百姓也有了活干。
    所以虽然是大雪纷飞,济宁城依旧充满了活力。
    如今的小饭馆,茶摊子,旧衣服铺子都已经重新开张。
    付老财看着眼热。
    预备鼓动着自己的邻居一起开一个点心铺子。
    济宁城现在还是没有开始税收。
    县太爷好像忘记了有这么一回事。
    杜龙总算把年轻百姓们又训练出来一批,济宁城总算有了自己的狩猎队。
    他们预备着出去打猎,不能总靠着百姓村来接济吧。
    董老汉和谷老头被迫也成为了车夫。滑着雪橇来济宁城里送东西。
    两个老头是第一次来济宁城。
    放下东西后就迫不及待的找董阿媛带他们出去逛一逛。
    阿媛把妞妞包裹的严严实实,拉在了小推车里:“城里的规矩可严了。你们一定要听我的话。不能乱跑。”
    董老头看着孙女呵呵的笑:“我一定听话听话。”
    别说这城里还真是养人,小丫头这才来多久,已经脱胎换骨的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他暗自为自己的英明神武的决定点了个赞。
    谷老头也很眼热,只不过孙子还小,他暗戳戳的想鼓动自己兄弟一家都把孩子送到济宁城里来锻炼锻炼。
    老是围着老家转,算是怎么回事?
    老头们戴着皮帽子,穿着皮靴子。精神抖擞的走在干净的大街上。虽然雪还在下。但时不时就有人过来清扫街道。
    所以路面上也没有结冰,走起来也不咋滑。
    路过一个做馄饨的铺子。
    董阿媛小手一挥:“我请爷爷吃早餐。”
    两个老头都乐了。
    古老汉就打趣:“小阿媛也有钱了嘛?还能请我们吃这么金贵的东西。”
    阿媛说:“我们师傅每个月都给我们分月钱。说是他的弟子,不能丢他的脸。旁人可羡慕了。”
    其实这些旁人还包括谭小兵之类的差役。
    他们的月钱还比不上这些小丫头的。
    可是谁让人家的师傅能干,能挣钱呢?
    这就是抱对大腿的重要性。
    街道干净整齐,每一个铺子也是亮亮堂堂的,让人看了心情愉悦。进到铺子里面,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
    两个老汉赶紧将自己的帽子取了下来。
    这些店家可真舍得柴火啊。
    百姓村里用的工具都有些破旧了。
    他们需要重新定一批铁锹,锄头之类的回去。
    而且何大夫也到了百姓村,需要不少的药材填补。
    贺岚来了县衙头一件事情,就把仓库的门砸开了,所有废旧废旧的兵器都被重新锻造了一番。
    很多都重做成了各种工具,比较实用的就是铁锹。
    两个老汉很快就买齐了东西。让跟着他们的下人把东西送回县衙,两个老头带着董阿媛,推着小妞妞。漫无目的的在济宁城里面逛了起来。
    远远的就看到一群穿着破烂的难民,正在一个大门口排队。
    里面的人时不时的会抱出来一堆被褥或者是衣服,分发给他们。
    那些人迫不及待的把衣服套在了身上。连被褥裹都在身上。
    会有人带着他们到下一个门口去领碗筷。
    接着就是舀上大大的一碗热汤。这些人都不约而同的站在街道两边吃了起来。
    汤虽然冒着热气,实际上并不烫。
    往往是喝了两三碗以后。
    带队的人会喊一句:“一次别吃太多了。小心把胃撑坏。在这里每天有两顿饭。以后你们按时间过来排队领饭吃就行了。”
    难民们就感恩戴德的连连道谢。
    还有老头会带着孩子们跪下来磕头。
    就有旁边的百姓把他们扶起来,解释说这是县太爷的恩德。
    一批难民走了以后,接着就又是十几个。
    或者有两三个的。
    每个人来的时候都是满目的仓皇。
    直到吃饱了以后,突然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董老汉看着突然说了一句:“当初,胡村长也是这么样子对我们的。那时候我们还不如他们呢。”
    谷老汉毕竟经历的情况比他们好一些,不过也深有同感:“就是有胡村长,县太爷这样的人。咱们活着才有希望。所以咱们可不能给他们拖后腿了。”
    曹老汉瞪他一眼:“老哥这话说的,我还没有这一点觉悟?咱们可不干那些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对于曾经他们全村人都支持去当土匪的这一件事。
    由于第一次出行就被展师傅给拦下了,现在村子里面的人都当做没有这回事,绝口不提。
    差点就误入歧途了呀。
    唉,就是展师傅到哪里去了?这也没个消息。
    还时时让人惦记着。
    整个济宁城逛了个遍。两个老头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县衙里。
    曹老汉边拿热水洗着脚边说道:“到时候咱们就按照他济宁城的样子建。迟早比这个里建的更好。”
    百姓村现在的地方地又宽阔。
    用水又方便。
    等那一批孩子们长起来了。就是百姓村的新希望。
    谷老汉喝着茶说道:“我看还不能建成这样。咱们毕竟在山里面。人分散的太开了,容易把野兽招来。你别看现在是大冬天。那些东西饿极了,也会冒险出来咬人的。”
    董老汉又被泼了凉水,他还兴致勃勃的想要回去给胡村长说呢。想了想,谷老汉说的有道理:“还是老哥想的多。哎,咱们那地方。还是太过危险了。”
    现在野兽不来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小红一家四口就在悬崖上面住着。
    他们一日三餐都来百姓村里吃饱喝足。然后又会飞回到悬崖上面的房子里面。
    不过四只鸟也没有闲着。
    每天都会出去打猎。
    也不知道飞多远,反正次次不空手。
    有一次抓回来的羊,明显都是家里养的。
    也不知道哪地方的牧民得罪了小红。
    胡村长尽心尽力的照顾这一家四口。
    感觉比种地还要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