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谷家
作者:原字   重生之凤凰于飞最新章节     
    谷城一家人躲在哪里呢?
    当古城听到有杂乱的脚步声。就感觉到了不对。
    他悄悄的让大家换好衣服。尽量拿好自己的东西。一家人。慢慢的摸到了地窖那里。
    胡村长当时在修地窖的时候。其实只挖了一个大坑。
    他们干活也就是摆摆样子。
    谷老爷子觉得这地方藏人还不错。暗地里就让儿子孙子过来掏了一个斜的洞。
    表面上地窖就是一个大坑。但其实一条长长的通道,进去还套着一间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的小房间。
    这活干完还没两天,现在就用上了。
    一家人连同孩子还有听着消息尾随过来的邻居。都躲进了洞里面。
    洞口拿着草毡遮了起来。
    其实要在大白天一眼就能看出来猫腻。
    谷城也只能赌一旦贺林听说了消息会回来救他们。
    这里有多少运气成分,他也不敢说。
    只是大家都迷信贺林的本事。
    那么厉害的人,肯定会听到这里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躲在黑暗里。不敢做声。
    谷城紧紧的拽着草垫子。它可以透过草垫子的缝隙看到外面火光燃起来。
    村子里面已经开始烧了。
    他狠狠的闭上了眼睛。
    这一帮子禽兽。天理难容。
    十几口人都已经有了逃难的丰富经验。
    小孩不哭不闹,紧紧依偎在自己的娘亲怀里。他们都默默期盼着救星的从天而降。
    董老汉其实从早上起就心神不宁。
    两个孙女懂事的给他打水洗脸。
    大孙女阿彩说已经蒸好的地瓜连中午的饭也准备好,她想跟着李小莲他们一起出去打猎。
    之前因为董阿彩年龄太小,董老汉一直不让她跟那些太大的出去走远。
    今天鬼使神差的。他也同意了。
    挥挥手,让小孙女董阿媛两个人一起去,也算是做个伴。
    小姑娘平时很羡慕那几个年纪大的姐姐。
    现在得到了爷爷的允许就背上自己的小背篓,拿了砍柴刀。
    到林子里找李小莲他们去。
    天色还微微亮。
    董老汉吃完地瓜,又在怀里揣了几个。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地里看一看。
    也不知道庄稼长得怎么样了。
    虽然昨天下午他已经看过了。
    不过这地里的事情嘛,一天也是一个样子。
    在路上他碰着了,这几天才来村里的一家人。
    这一家拖家带口倒也不老少。
    现在还是惊魂未定的,没有彻底融入村子里。
    干什么都是一家人出一家人入。
    董老汉就招呼当家的:“彭大爷,走一起去地里看看走。”
    那老头犹豫了一下,就抓着儿子的手臂:“走吧,去看看。”
    彭家其他的人还是不敢到处活动。
    就在原地呆呆的等他们。
    董老汉一看,这也不是个事,就指挥他们:“你们没事的话就去广场上看看。那里的活不少。能帮就搭把手吧。”
    彭老妇人就答应着,一拉儿媳妇的手:“就听你董叔的话。咱们过去看看。”
    小孙子孙女都紧紧拉着他们娘亲的衣角。
    董家的小儿子,小女儿,为难的看一下爹,又看娘,这都分两头走了,他们跟谁?
    小女儿最终还是决定跟着老爹比较安全些。
    一把把小儿子拉了过来。
    董老汉指着路边的开出的荒地:“你看看。这是才开出来的。之前开出来的还远些。都已经种上了。就是不知道能出来多少。”
    彭老汉指着水渠:“这也是你们刨出来的?可真是花了大力气了。”
    董老汉就自得的吹牛:“那可不。全村人齐上阵,挖了半个多月。那时候雨下的哟。你们碰着了没?”
    彭老汉还没回答。他的大儿子已经回答:“我们刚到这地界,就遭遇了大雨。躲在那边的城外面半个多月。城墙根底下,最后死了不少人。”
    彭老汉也是心有戚戚然:“那天杀的不让进城。躲的地势高一点还好。地势低的一夜过去,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
    董老汉也是愤慨不已:“你们那时候要能到这里就好了。最起码有个避风挡雨的地方。过两天你们的木屋就可以建好了。到时候搬进去就不用在窝棚里面凑合。”
    那小儿子听到了欢呼起来:“真的太好了。我们也能住那房子吗?”
    董老汉就笑:“但凡进百姓村的人,家家都有房子住。迟早都轮到你们了。这几天来咱们这的人不多。主要能盖房子的那一帮都撒出去,也不见回来。就靠我们几个老家伙慢慢的干。速度就慢了。”
    董家人就点头说理解。但凡有一个住的地方,他们就安心了。
    到了地边。
    补种上的豆子长势特别好。
    董老汉捏了一下豆荚。
    里面开始长籽了。
    再有半个多月,等豆子饱了就可以割了。
    算算时间也就八月底。
    到时候再种上一茬。萝卜白菜什么的。冬天里的菜也就够了。
    这幸亏是抢种及时啊。
    几个人蹲在田地边,看着有出来的杂草,及时就清理掉。
    田地不少。
    有闲下来的人就主动过来拔草。
    渐渐的,田地里人越来越多。
    到中午。日头渐渐烈起来。
    董老汉就招呼彭家的人:“今天老汉孙女多蒸了几个地瓜。不嫌弃大家一起吃吧。”
    就找了一棵有阴凉的大树底下。
    席地而坐。
    一起做了一早上的活。
    彭家人也慢慢放下心来。
    他们进入百姓村也只是打算看看。如果不行的话,还得继续去逃荒。
    现在倒有了留下来的心思。
    董老汉把怀里用树叶包着的几个地瓜掏了出来。
    掰了几块一一分给彭家人。
    逃难的路上,大家都是这样分着吃。
    所有人都不计较。
    或者坐在地上,或者蹲在那里。
    一边啃地瓜。一边聊着天。
    地里干活的人也纷纷回去做饭了。
    路过的时候都和董老汉打招呼:“大爷,我们家吃饭去呗。”
    董老汉就笑呵呵的摆摆手:“你们吃去吧,我就不回了。”
    也显得其乐融融。
    彭家小女儿指着外面拉练的那些小孩:“我每天都看他们忙忙碌碌的。好像也不在村子里面待着。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呀?都是挖野菜吗?”
    董老汉就解释:“年纪小的挖野菜。像是年纪大些的。就跟着一起去打一点小猎物。你等着,我给你叫个人。”
    这时候恰好,有一个小孩背着背篓。往回送野餐。
    董老汉就喊:“山狗子。你带彭家的这个小姑娘去看一看。不要离远了。”
    山狗子就答应一声:“董爷爷,我先去倒了野菜。回来再接他们。”一溜烟就跑远了。
    董老汉给彭家人介绍:“这孩子是个孤儿。我们的逃难的路上碰着的。最早跟着我们一起来村里。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