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文帝之怒
作者:胭脂玉   穿书后,恶毒女配成了大女主最新章节     
    “好一个断了联系啊!她的侄儿竟然胆敢毒杀安君源!你们说,这难道不是李铭甫指使他这么做的吗?”文帝怒发冲冠,声嘶力竭地咆哮着,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震塌一般。
    皇后闻听此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她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水夺眶而出:“陛下,这是毫无根据的污蔑啊!臣妾的哥哥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还望陛下明察秋毫啊!”
    一旁的柳嬷嬷也赶紧跪了下来,一边磕头一边说道:“陛下啊!奴婢自从十岁那年就被爹娘卖给了李府,这么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地侍奉着娘娘,从未与娘家人有过任何联系啊!恳请陛下明鉴啊!奴婢真的不知道娘家还有什么人啊!”
    她的额头撞击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很快就磕出了鲜血,但她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皇后眼神一闪,突然像一阵风一样冲过去,紧紧拉住柳嬷嬷的手,她那双黑沉的眼睛充满愤怒地盯着文帝,声音尖锐地喊道:“如果陛下真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切,都是丞相指使的!那臣妾自然无话可说!可是,如果陛下毫无根据地冤枉臣妾的娘家人,那臣妾绝对不会服气!”
    文帝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的眼神变得阴沉而冷酷,冷冰冰地说道:“皇后,不要以为朕不敢废掉太子!”
    皇后毫不畏惧,挺直了身子,毫不退缩地回应道:“皇室的祖宗礼法就在那里摆着呢!天下臣民都眼睁睁地看着呢!陛下想要废黜储君,还得看看满朝文武大臣们答不答应!”
    文帝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冷哼一声,用力一挥袖子,转身大步离去……
    当文帝走到大殿门口时,他停下来,回头恶狠狠地说道:“皇后和丞相最好不要动什么歪脑筋!否则一旦牵连到太子,就别怪朕不顾念父子之情!”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留下皇后和众人在原地,气氛异常紧张。
    文帝和禁军离开之后,皇后像失去支撑一般,身体软绵绵地倒在地上。柳嬷嬷赶紧挥手让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退下,然后快步走上前去,将皇后轻轻扶起。她满脸悲伤,泪水不停地流淌,哽咽着说道:“皇后娘娘啊,您何必如此为难自己呢!如果让老奴来承担这个罪责,也许会比现在这样与陛下闹僵要好一些吧!”
    皇后似乎已经疲惫至极,她无力地被柳嬷嬷搀扶着坐到椅子上。深深地叹了口气,皇后缓缓开口道:“若你认罪,一切便都无法挽回了!不仅是丞相,连本宫也会陷入绝境!所幸柳林已死,所有的证据都会随着他一同消失!”
    柳嬷嬷连连点头,恭敬地表示明白:“老奴明白!皇后娘娘请放心!一切都交给老奴去办吧!”
    皇后轻轻地揉着自己发疼的太阳穴,语气严肃地继续叮嘱道:“关于柳家的人,丞相已经做了妥善的安排。只是这段时间你在宫中走动时一定要倍加小心!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柳嬷嬷皱起眉头,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当真是宠爱那个狐媚子!竟然还为她娘家人出头!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冷的回应道:“陛下只是觉得太子动了他的兵权而已!他才不会真正在意那个女人和她的娘家。陛下心里只有萧景寒那个短命的娘,安贵妃那个贱人不过是个替代品罢了!”说到这里,皇后的语气充满了不屑与愤恨。
    柳嬷嬷一脸凝重地望着皇后,双手微微颤抖着,声音略带一丝惶恐:“皇后娘娘,如今陛下已有意更换太子之位,接下来咱们应当如何应对才好呢?是否需要与丞相大人商议一番呢?”
    皇后微微皱眉,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语气却异常冷静:“暂且按兵不动,近期切勿轻举妄动。随本宫前往佛堂。”
    听闻此言,柳嬷嬷脸色骤变,惊愕地喊道:“皇后娘娘,那佛堂之地甚是不祥啊......”
    然而,皇后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哼!她在世之时,本宫尚且未曾畏惧过半分,难道此刻反倒惧怕起她的鬼魂来了不成?不必多言,速速跟上便是!”说罢,皇后毅然转身,朝着佛堂的方向迈步而去。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朝堂之上,映照出一片庄严肃穆之气。随着一阵尖锐的嗓音响起:“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
    此时,大理寺少卿宋震跨步而出,高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众人皆是一惊。丞相和太子低头不语,唯有三皇子眉头微皱,目光紧盯着宋震。
    文帝缓缓抬起头来,眼神平静地注视着宋震,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过了许久,文帝终于开口问道:“宋爱卿,不知你所奏何事?”
    宋震恭敬地递上一卷案宗,高公公急忙上前接过,并呈送到文帝面前。文帝翻阅着卷宗,突然发出一声冷哼:“少女失踪案?如此小案,大理寺自行查办即可,何必拿到殿前来说!”
    然而,宋震却毫不畏惧,他挺直身子,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陛下!此案牵扯甚广,经过一番追查,发现竟是三皇子的门客钱伟所为。据钱伟供认,这些来自落霞镇的失踪少女均被三皇子秘密训练成舞姬,以此来拉拢朝中重臣!”他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朝堂上炸响,众人皆是震惊不已。
    文帝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将卷宗重重地摔在龙椅上,冷冷地看着下方的三皇子,质问道:“可有此事?”
    三皇子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连忙跪地叩首,辩解道:“儿臣冤枉啊!父皇,儿臣对此事毫不知情,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请父皇明察!”
    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阴冷:“你竟然对此事毫不知情吗?朕再问你一遍,钱伟是否曾是你的门客?”
    三皇子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文帝,语气诚恳道:“回父皇,钱伟曾经确实是儿臣的门客,但那已是两年前之事。当时,儿臣发现他与京城各家青楼楚馆的管事频繁往来,行为举止异常可疑。儿臣担心他会给皇室带来不良影响,遂果断将其逐出......”
    正在此时,礼部尚书文扬浩突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
    文帝微微眯起眼睛,斜视着文扬浩,沉声道:“文爱卿,有何事要奏?”
    文扬浩毕恭毕敬地回答道:“陛下,微臣家乡乃江南之地。近日,安家军中发生一件大事......”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只听得殿外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响起:“报!江南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