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举
作者:李九戒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最新章节     
    贾敬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尤清之看了眼还在哀嚎的贾珍,吩咐奶娘看好孩子,这才拖着满身疲乏回去。
    到了房中,却见惜春趴在榻上的桌几上睡着了。
    尤清之疑惑地看向香杏。
    香杏轻声道:“姑娘非得等奶奶回来,不肯回去。奶奶放心,我给姑娘披了衣裳,又在她怀里放了汤婆子,必不会冻着。”
    尤清之轻声叹道:“夜深了,外面冷得很,你把姑娘外裳脱了,抱到我房里去吧。”
    连华不等香杏上前,直接抱起了惜春,示意香杏跟上。
    香杏笑着做了个感谢的嘴型,跟了上去。
    银蝶等又打水上来给尤清之洗漱。
    摆弄完这些事,尤清之道:“今日你们也累了一天,明日不着急来伺候,也休息一日吧。”
    说完又叹道:“早知如此,就不该让你们跟着去,这回吓着了吧。”
    银蝶和鸾秀也是第一次亲眼见着有人在自己面前死去,哪有不怕的。
    银蝶却安慰道:“奶奶也是头回碰见此事,要不我去点支安魂香放房里。”
    尤清之道:“我房里姑娘在,不宜用香。倒是你们,还有今日跟着去的,准这几日晚间都无须灭灯,各房里发放些安神香吧。”
    “是。”
    尤清之挥退众人,看了会惜春的睡颜,眼前不断涌现当初胡月的嚣张跋扈、野心不甘,还有赵婆子痛哭、狠厉的眼神。
    尤清之在想:人类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也许其中重要的一点点进步就是,上位者逐渐会发现奴隶也是人,也会思考,也会仇恨,不能被当作猪狗对待,否则会被他们反噬。
    而封建社会的过度压迫,也会使人拼死反击。
    改变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需要几百上千年。
    可尤清之相信,人类社会总归是要朝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的。
    灯油燃到一半,尤清之这才睡下了。
    次日,又是惜春先醒。
    见嫂嫂睡得沉,轻声喝退丫鬟,重新窝到尤清之的怀里。
    去年时,尤清之就让惜春回自己院里睡去了。
    这回好容易逮着机会,惜春只想待在尤清之的怀里不醒来。
    直至巳时,外头的阳光照进了屋里,尤清之才悠悠转醒。
    惜春已在外间坐等着,听的尤清之起床声,笑着跑了进去,道:“给嫂嫂请安。”
    尤清之笑道:“今日怎么没去上学?”
    惜春道:“老爷说了,这段时日不用上学。”
    尤清之道:“原来如此。”
    惜春又笑着问:“胡姨娘昨晚生了小孩,是小侄子还是小侄女?”
    丫鬟们手上伺候的动作都顿了一瞬,才接着干活。
    尤清之道:“是小侄子。”
    惜春叹道:“我已有了侄子,本还想有个侄女,将来教她读书画画。不过侄儿也很好,我还没见过蓉儿小时候的样子呢。”
    等丫鬟梳好头,尤清之向惜春招了招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这才道:“胡姨娘生子难产,昨夜已没了。”
    “怎会?”惜春瞪大双眼。
    尤清之叹道:“女人生孩子,莫过于在鬼门关走一圈。”
    惜春安静了一会儿,突然道:“当初我娘也是这样吧。”
    尤清之将她搂在怀里,道:“不怪你小侄子,也不怪你。”
    惜春抬头,看向尤清之,道:“嫂嫂,你要身体康健,长长久久地陪着我。”
    尤清之笑道:“好,嫂嫂答应你。”
    鸾秀走了进来,道:“奶奶,老爷那边来人了。”
    尤清之对惜春笑道:“虽不用上学,功课也不能落下了,你去旁边厢房去吧。”
    “嫂嫂……”
    尤清之朝她摇摇头。
    惜春只好听话下去。
    惜春出去,看了文晓一眼,这才走了。
    文晓走到尤清之身边,行礼问安,才道:“奶奶,老爷已让人安葬了胡姨娘和赵妈妈。只是小少爷那头,老爷也是没法子,还得奶奶费心。”
    尤清之道:“我知道了。大爷如何了?”
    文晓道:“大夫说不太好。”
    “有性命之忧?”
    文晓凑近尤清之耳旁,语气暧昧,道:“赵妈妈捅的那几刀,捅到了要紧的地方,虽包扎好了,只是大夫说,往后怕是不能成事了。”
    尤清之道:“当真?”
    文晓含笑点点头,尤清之道:“也算是报应了。”
    文晓笑道:“老爷也说,为善善至,为恶恶来,如影随形,毫分无缪。”
    尤清之道:“你去回老爷,小少爷的事我记下了。”
    “是,若奶奶没有别的吩咐,我就先退下了。”
    送走文晓,银蝶笑问道:“奶奶刚才和文晓姐姐打什么哑谜呢?”
    尤清之道:“佛曰:不可说。”
    尤清之没说,贾珍自己倒把这事嚷嚷了出来。
    皆因他不敢相信,自己一个小妾的娘,一个仆妇,竟敢刺杀主子,还让自己从此以后不能人道了。
    贾珍先是不信,等问了几个大夫,彻底没了念头,便发起疯来,要去杀了赵婆子。
    正赶上小厮请了贾敬来,听了这话便道:“赵婆子已经触柱而亡了。”
    贾珍此时也顾不得对贾敬的敬畏了,乱砸了一番东西,只想把赵婆子母女挫骨扬灰。
    恶狠狠地道:“让人去查!那贱人家中是否还有亲友,我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贾敬见他执迷不悟,竟无半点自省之心,怒道:“你算什么东西!”
    “老爷!父亲!”贾珍咬牙切齿喊道:“儿子如今已成了废人,还有什么比这更惨?”
    贾敬起身上前,站在他的面前,死死瞪住他,一字一句道:“两条性命因你而死,轮不到你来说惨!”
    贾珍愣愣地坐到身后的椅子上。
    贾敬看了他一眼,道:“老实些吧,这回算你捡了条命。”
    说完看向小厮,吩咐道:“看好大爷,有什么事只管来回我。”
    “是。”
    贾珍在家养了几天伤,便嚷嚷着要出去。
    寿儿劝道:“大爷,您还在禁足呢。”
    贾珍瞪他一眼,骂道:“下作东西,还敢拦我?仔细你的皮!”
    寿儿忙退一步,不敢再拦。
    未走到院门,贾珍又停下脚步,转身回来。
    看着寿儿道:“你去,把温大夫给我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