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今生初见
作者:不概   闻夏不知瑾最新章节     
    二月初到了京城,父亲换上官服便进宫去向圣上复命,次日一早,父亲去上早朝,母亲带着我去拜见皇后娘娘,这一世的见面虽然晚了三年,却终究还是见到了。
    我与母亲刚行过礼,皇后娘娘便把我喊过去,牵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待我十分亲切,若是外人看来,定不会认为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我乖巧恭敬地一一作答。
    而后我与母亲坐于皇后娘娘左下首,听母亲与皇后娘娘闲谈,偶尔皇后娘娘问我话,我便答几句。
    我们在凤仪宫呆了许久,久到我觉得皇后娘娘甚至在没话找话的时候,太子焉瑾一身天青色常服来向皇后请安了,想来是下了早朝换过衣服才过来的。
    这是今生我们第一次见面,不得不说,焉瑾还是和记忆中一样好看,尤其这身青衣,更衬得他长身玉立、净如清竹。
    可我的心,不会再因他而动了。
    我与母亲向他福身行礼,焉瑾竟走过来亲手扶起了我和母亲,唇角眉梢都是温和的笑意,说着免礼。
    我与母亲一直坐在皇后娘娘的左下首,焉瑾顺势坐在右下首,而后皇后又与母亲闲谈起来,我与焉瑾在旁边听着。
    因着面对面,我抬头便能看见焉瑾,他每次都冲我点头微笑,还是那样的温润有礼,我看着却害怕极了,我的心很慌,往事种种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在我脑海中出现,我开始想这次见面会不会是皇后故意安排的,那些记忆中的事,是不是又要发生了。
    以至于皇后娘娘后面和母亲聊了什么,我都没有听清,直到母亲推了我一下,我才晃过神来,与母亲起身告辞,母亲只得赔礼,说是早上起得太早了。
    皇后娘娘倒不介怀,还说让我以后常进宫走动,我只剩木讷点头。
    那次之后,一连几日我都很是不安,夜里总是惊醒,菀芷看在眼里,便去请了大夫,大夫却诊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给我开了些安神的药。
    我的及笄宴名义上是皇后娘娘筹备,实则均是礼部的人在操持,需要工部的时候工部派人来配合,府中本身也需打扫修饰一番,我们这个侯府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宫里宫外跑得最勤快的莫过于六品的礼部员外郎元莫悲了,他年逾四十,体形分外圆润,每次走几步路便气喘吁吁的,但丝毫不见他疲惫厌烦,很是尽心尽责。
    父亲待人谦和,元莫悲品级虽低,但是每次父亲都同他说:“此等小事元大人实在不必亲自前来。”
    元莫悲倒是对得起他的名字,整日里笑着,再加上他的体型,活像个弥勒佛。他总是乐呵呵地回父亲,这件事既然交到他的手里,理应多跑几趟。
    二月下旬,焉瑾竟然来了一次侯府,带来了他府中的花匠,和太子府中培育的好些不是这个季节的稀有花卉,为我们侯府增色不少。
    我们全家恭迎太子殿下,父亲道谢,说着“太子殿下费心......”这种话,幸而父亲母亲说府中太乱恐吵嚷了太子殿下,焉瑾没过多久便离开了,我二人并未单独相处。
    可是我总觉得他并非这样好心,上一世我与他大婚,他都未曾关心过侯府的修缮事宜。
    次日,礼部尚书宋疏恺与工部尚书司马邦衡竟也亲自登门了,关心了一下各方面的进度。
    我们闻家虽有了这个爵位,但这些小事怎值得两位堂堂三品大员亲自登门。
    想来想去也是与昨日太子来过脱不了干系。
    经此一事我猛然想到,太子妃之位与我的才情品性有何干系,因着父亲的兵权,皇后想必早有此心,只是不知为何这一世的焉瑾竟如此配合,主动与侯府示好。
    那日想到这一层,我便下了决心,趁着圣上还没下旨,待我及笄一过,定要厚着脸皮让父亲母亲抓紧给我在漠北寻一门亲事,嫁个普通人,好好守着父母,再过几年便劝父亲卸甲归田,再也不卷入他们皇家的这些事情中去。
    终于到了三月初三,我的十五岁生辰。
    这一日天气极好,春阳高照,白云丽远。
    我身穿一身普通的木槿华裙,与父亲母亲一同欢迎宾客,京中官员来了大半,为了不厚此薄彼,父亲送了好多请柬出去,文官武官,上到皇子王孙,下到七品芝麻官,都送了请柬,母亲也请了好些相熟的宗妇贵眷。
    一向冷清的镇北侯府,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哪怕与闻家有过节的,今日也带着笑来了,毕竟官场上都是暗地里较劲,里子多破都没关系,面子维持好了,日后都好相见。
    方暖的父亲四品兵部侍郎方综也来了,方暖没有来,毕竟父亲的请柬只邀请男子,而一般女子的及笄宴,自会由正主亲自下帖邀请她们的闺中密友,我于京中无任何好友,所以除了母亲邀请的几个有头有脸的夫人携女前来外,并见到几个未出阁的姑娘。
    没想到的是,已近花甲之年的余老太师竟然来了,还带着其夫人、其子余舟和其孙女余盈洁。余盈洁是余舟独女,她还有两个弟弟,今日余老太师却只带了余盈洁过来。
    余盈洁也是上一世焉瑾登基后的妃嫔之一,她一直爱慕焉瑾,余老太师一直有意撮合,差不多是京中皆知的事情。母亲与余家的女眷并无什么私交,余老夫人与余盈洁今日会来,想必也与近期皇后和焉瑾的态度有关吧。
    不过依着余老太师的身份,能来参加我的及笄宴已算给了侯府莫大的面子,余家就算把他们全家百余口都带过来,我们也得好好招待着。
    毕竟与太师地位差不多的当朝太傅、太保等均没有来,只是派了他们的儿子或孙子前来露一面。
    余盈洁给我送上礼物时笑得十分甜美,余老夫人也笑得和蔼,一个劲儿地夸我,还说:“我们家洁儿就比夏夏这孩子大一岁,她们小姑娘定能玩到一起去,以后可要多来往。”
    我与母亲笑着附和,引她们入座。
    京中的几个国公府、侯爵府、伯爵府倒是都来了人,母亲递了帖子去,不少夫人带着自家的姑娘来了,其中有我上一世熟悉的荣国公府的嫡三小姐荣瑄怡和平西侯府幼女谢朵,均是未来焉瑾的后宫嫔妃。简单打了招呼后她们均去落座了,我们也并未有过多的接触。
    皇后的母亲姓谢,与已经去世的老平西侯为堂兄妹,现在的平西侯谢鸿瑞虽已退位,但其子谢桓手握重兵,乃军功赫赫的平西大将军,我想若不是谢朵现在只有12岁,那上一世的太子妃之位还不知道是不是我呢。
    日头渐午,院内官员互相寒暄客套,我瞥见方综与吏部尚书关泽交耳而谈,我不禁冷哼,方综今年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当年将自己的长女送给关泽为妾,换来自己从小小的七品升至而今的四品侍郎,那关泽比方综还要大上四五岁,说方综一句卖女求荣真是丝毫不为过。又想到上一世方暖的所作所为,我对他们方家实在是没有丝毫好感。
    而那关泽在吏部尚书之位浸淫数十载,此等事情也不知做过多少,上一世我死的时候,他还依旧稳稳地坐在尚书位上呢。
    我正对此二人嗤之以鼻的时候,菀芷气喘吁吁跑过来,对我们喊着:“老爷、夫人、小姐,顾老夫人说吉时快到了,让我带小姐去更衣呢!”
    母亲一拍脑门,笑道:“差点忘了时辰,夏儿你快去。”
    母亲姓顾,与京中的顾国公府本是同宗,可惜几代下来亲缘也隔的有些远了,母亲又常年不在京中,我们家与顾国公府实在不算亲近,不过这次顾国公府的人能来,我们倒很是欢迎。
    自古及笄礼的正宾除了是笄者的祖母或外祖母外,最好是儿孙满堂的福禄双全的老者。我家也没有合适的正宾,而顾国公府老夫人今年正巧七十高寿,几日前便主动来问,母亲自然欣然接受,我们两家也自那日之后渐渐熟络起来。
    虽然我也知道,顾家最开始得到这个国公的爵位,说是开国元勋也不为过,可惜一代不如一代,传到如今的顾国公这里,除了一个爵位的虚名已无多少实权,几个儿子在官场最高也才混了个五品官儿,而今父亲炙手可热,他们此次主动示好,难免没有攀附之心,但是这个情我们家承下了。
    想起前两日饭桌上,父亲同母亲说起此事,还说他会想办法帮顾家的小儿子谋个差事。
    我闻言撅着嘴,同父亲说:“为了我的人情,还要麻烦父亲去做您平日里不屑做的事情,夏儿真是愧对父亲。”
    父亲哈哈大笑,他摸着我的头同我说:“我的傻夏儿,这种事情不算难,为父也没少做过,人情往来与为官之道为父不是不懂,你莫要多想。”
    我后来仔细咂摸了一下父亲这番话,父亲能做到如今的地位,想来我的父亲才不是什么有勇无谋的武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