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三子李如慈
作者:荷叶茶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最新章节     
    夜晚,黄河西岸。
    已经做好了准备的陈德泽带着他的大军,随着黄河对岸洪承筹大营的方向燃起大火。
    他知道该自己行动了。
    随后他立刻就命令军队带着自己的早就准备好的木筏轻舟等,开始渡河。
    陈德泽带着自己的亲兵还有杨家子弟的军队等先行渡河,随后接应其他的军队陆续渡河。
    数万大军一时半会是不可能渡完的。
    随着夜幕退去,太阳逐渐升起。
    陈德泽的大军还有一部分在对岸的。
    陈德泽看着升起来的太阳,也是焦急的让他们尽快渡河。
    但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愣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洪承筹的大军的旗帜已经出现在远处了,而且已经在四周围起来。
    看到这一幕,陈德泽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就知道那些人就算是可以牵制和干扰洪承筹的大军。
    但是他怎么可能一晚上都没有动静呢?
    洪承筹看着对面的陈德泽和他的大军。
    挥动自己的军旗命令军队开始进攻。
    只是原本预料中的击溃并没有发生。
    相反在对面军官的拼死督战下,他军队的攻势居然被暂时遏止住了。
    洪承筹看着远处的那些拼死作战的军官们。
    也是立刻想到了对面的那些人应该和昨晚想要偷袭他大营的军队一样。
    都是杨家子弟的军官们。
    他可是想要扒了自己的皮呢。
    不过,他们也撑不了多久了。
    在他大军围困挤压的空间里面,加上他们强行渡河后,阵型混乱等。
    他们就算是士气再高也抵挡不了多长的时间了。
    陈德泽在看到了这一幕之后,也是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
    自己的部队这样下去只有必败一条路了。
    随后他看着远处洪承筹大军中的洪承筹的帅旗。
    拔出了手里的佩刀说道:
    “所有亲兵,还有杨家的子弟们,跟着我冲击洪贼的帅旗。”
    说完之后,他就朝着洪承筹的帅旗冲了过去,因为他知道此时任何的计策都没有用了。
    混乱的大军,根本就不可能有那执行力,此刻能够依靠的就只有大军的勇武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
    而他的亲兵们也是立刻紧紧的围在他身边,保护着他。
    而那些在前面搏杀的杨家军官们,虽然没有听到陈德泽的命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看到有人开始冲击洪承筹的帅旗。
    也全部跟随着冲了过去。
    看着冲向自己的甘肃镇的军队,洪承筹不屑的一笑。
    挥动军旗,让早就准备好的弓箭手放箭。
    同时让军队的重甲兵持盾抵挡。
    并且命令左右两翼的军队继续围杀已经渡河的甘肃镇士兵。
    陈德泽亲率的士兵随着一阵箭雨落下,立刻就倒下了一片。
    而他们的冲锋也被重甲兵所挡住了,停下了脚步。
    随着他们攻击的停止,洪承筹军队的包围逐渐缩小。
    他们最后的结果已经注定的了。
    京师。
    李钦看着从各方传来的消息。
    自己这都等了几个月的时间了,西北居然还在僵持着呢。
    不过根据锦衣卫的汇报,甘肃镇的已经把河西走廊上能吃的,都搜走供应军队了。
    但是估计也被吃的差不多了,他们现在是退无可退了。
    就算是退回甘肃镇,最后也会被饿死。
    他们现在只能冒险渡河和洪承筹博一把了。
    不过胜算渺茫啊。
    根据情报上的粮食消耗的计算,甘肃镇现在的粮草,要是消耗的快,也就这几天了。
    要是消耗的少的话,最多再坚持半个月。
    他们就必须要拼死一搏了。
    随着自己的保证,和刘寺修在拿下汉中后,就带着大军返回巴蜀,表明了不对关中有心思后。
    洪承筹已经将自己的大部分军队都陆陆续续的调过去了。
    现在在黄河东岸已经集结了七八万军队了,已经快是对面甘肃镇的两倍了。现在黄河沿线都是他的探马。
    就算是陈德泽想要找其他的地方渡河,也会被发现的。
    简单来说,陈德泽他基本就是死定了。
    至于江南。
    他原本准备的金陵朝廷的北伐一直都没有到来。
    戚及光带着的部队在到了凤阳后就驻扎了下来。
    完全没有继续北上的意思了。
    结合这种部队里面大部分人和江南官僚们的联系。
    他也已经基本推测出朱间慎的想法了。
    那就是将这些和江南官僚们联系紧密的部队,尽最大可能,调到江北来。
    削弱他们在江南的影响力。
    虽然让自己高兴的江南朝廷的北伐并没有到来。
    但是他们将江南的军队调到江北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江北本身就是他的主攻方向,又被他的军队两面夹击。
    送到江北来,直面他战力最强的江北进攻集团。
    那就是找死。
    同时也降低了江南的防御。
    让相比他南下江南时,组建的相对较弱南方进攻集团,胜算更大。
    现在根据情报,在江南还有六万五千的京营,董忠楼和李靖隆的万余溃兵。
    还有何藤教一路走一路散,同时又一路抓的三四万军队。
    加起来也就十多万出头。
    至于那些江南各地的守城部队,那战斗力,真是不忍直视。
    所有李钦直接就将他们排除了。
    就这十多万军队,在李钦眼里是什么呢。
    那就是一群深受训练没怎么见过血的新兵,还有一群逃跑的手下败将。
    南方攻击集团对付他们那也是绰绰有余了。
    至于其他的一些杂乱的事情嘛。
    也就是各地的一些灾情,还有一些零碎的叛乱。
    对了,还有就是他的侄子李玄尚汇报说,他又压缩了在太行山内赵率镇的活动空间。
    现在赵率镇手下已经开始有人投降他们了。
    对于自己这个侄子的话,李钦确实半信半疑的。
    因为根据锦衣卫的情报,直隶各地都有受到赵率镇军队的干扰。
    感觉他们的获得区域,似乎并没有变小,反而在继续扩张。
    尤其是在几个月前,李玄尚带着军队去河东威慑洪承筹的时候。
    放松了对赵率镇的围剿,让他来了一次大的移动和扩张。
    对于烦人的赵率镇,李钦给各地官员的批示,还是剿抚并用。
    处理完外面的事情。
    李钦也将精力抽了一些到府内。
    前段时间,姜清月生了,是一个男孩。
    下面的官员翻遍古书,给他取的名字里面,他选了一个,叫李如慈。
    李钦也就随便选了一个,名字就是一个代号,对他来说都一样。
    要是将来他真的合适,可以做太子,再给他改也可以。
    至于他的两个一直跟着他旁听政务的两个嫡子。
    李如文和李如武。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考察。
    李钦对他们两个的考察,发现次子李如武很讲义气,有点直爽,不过对于处理政务,却是受不了,每次让他看一些奏疏。
    记忆感觉他要被愁死了。
    至于长子李如文倒是可以安安静静的看下去,并且可以给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只是他极其不爱说,说起话来扭扭捏捏的。
    虽然他看起来扭扭捏捏的和个女孩一样,但是他给的那些意见,却是一个比一个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