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红\/黑星]十一月革命前
作者:几岁又轻狂   当世界正年轻,群星闪耀之时最新章节     
    在费伦之火,不仅存在着那些对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始终坚守的英勇之人,还有没坚持住的人。
    这些人曾是屠龙的勇士,年轻时凭借无畏的勇气和坚毅的决心与恶龙展开殊死搏斗,但随着岁月流逝,他们最终却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成为了自己曾经誓言要消灭的恶龙!
    他们忘却了曾经的初心,背离了自己的使命,有些甚至对曾经的盟友下手。
    拉萨尔,意志帝国人,出生于一个信仰财富女神的家庭,大学期间攻读哲学,毕业之后做律师一职。
    费伦大陆革命中的参与人物,在此期间认识了马恩,加入了费伦之火,曾经策划武装暴动被抓捕,早年崇拜黑教授的唯心主义。
    在费伦之火会议上,鼓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阶级贫困根源于“铁的工资规律”,进而强调工人阶级需要通过依靠国家帮助发展工人合作社来获得全部劳动所得,而这必须通过普选和直接选举才能实现。
    在这个时候,拉萨尔的思维模式和观点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后来拉萨尔在一场激烈的枪斗中身亡。
    尽管拉萨尔的生命已经死了,但他的思想却在费伦之火所引发的巨大波澜中掀起了狂潮。
    在此后的日子里,众多费伦之火的战士们纷纷背离了原有的立场,转而投向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的阵营。
    机会主义,也称投机主义,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使用一切方法,突出的表现是不按规则办事,视规则为腐儒之论,其最高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结果来衡量一切,而不重视过程,如果它有原则的话,那么它的最高原则就是成者王、败者寇这一条。
    机会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牺牲了整体工人的利益,而专注于某些特定的利益,不顾客观事实的可能性,而采取盲目的冒险行为。
    伯恩施坦,意志帝国人,出生于一个信仰财富女神的家庭。
    成年后在银行工作,在这里工作了七年,经历了意志帝国长期滞胀阶段,发觉资本主义的腐朽,转而投身社会主义。
    伯恩施坦加入意志帝国社会民主工党并逐渐成为一名鼓动家,作为爱森纳赫派成员与拉萨尔派斗争。伯恩施坦接触《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教程》后对开启对杜林的崇拜,认可杜林对马恩的部分批评。
    这时候的伯恩施坦虽然对马恩有些怀疑,但还是一个坚定的费伦之火战士,受到过马恩许多表扬。
    但随着时间推移,伯恩施坦对于几本关于经济发展倾向的巨着开展研究,驳倒相关着作对马恩的批评,但同时却对马恩主义原则产生了怀疑。
    而资本主义所谓危机“营业停滞期”的短促与世界性崩溃并未发生的现实使得伯恩施坦进一步背离马恩主义。
    再之后,伯恩施坦对发表系列文章对马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提出质疑,《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宣称对马恩主义理论进行全面修正。因而被称为修正主义者。
    伯恩施坦现在时间点还没死,不过无所谓了,他的思想观点已经发表完毕。
    修正主义便是否认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否认马恩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在
    社会主义学说方面,鼓吹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否定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学说,否定无产阶级专政。
    修正主义的口号是伯恩施坦提出的:“最终目的微不足道,运动就是一切。”
    修正主义的本质是打着社会主义的红色旗号,干着资本主义的“白色恐怖”,嘴上三句不离“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实际处处欺骗和愚弄工农群众,时刻不停地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
    考茨基,杰克人,他是从安姆革命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早年崇拜进化论。
    他声称其他人都是从黑教授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唯独他从达尔文开始接触。
    早年的考茨基是一个坚定的费伦之火战士,并不比前面几个红星人物履历差什么,资本论第四卷正是他编撰的。
    考茨基的转变在于s1赛季期间,他受到了拉萨尔主义的影响,逐渐向中间派靠拢,并且支持意志帝国发动战争。
    也因此,考茨基和罗莎,卡尔闹翻,在十一月革命期间,他批评伊里夫发动革命和费伦之火政权。
    这是一个变成恶龙的屠龙勇士。
    考茨基这个时间段还没死,不过未来会被阿勒通缉而死。
    巴枯宁,巨大王国人,他家里是小贵族,让他在充满田园般的纯朴浪漫环境中长大的。
    他从小对意志帝国的哲学很感兴趣,出于对黑教授的崇拜,巴枯宁决定不再回巨大王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这之后,巴枯宁游历于费伦大陆,在多个国家游走。
    在费伦大陆革命的时候,巴枯宁也参与其中,他主张:费伦大陆只要还有皇室的一点残余,革命就会枯竭死亡。 在他看来所有国家都应该去除暴君。
    在费伦大陆革命的时候 他在多个国家参与革命,到了意志帝国的时候,被意志帝国给抓捕,本来是准备判处死刑,但经过一番周璇,他最终被引回巨大王国。
    当然,回到巨大王国就被流放到远东寒冷地区。
    在后来,巴枯宁多次参加革命,并在革命中做出巨大贡献。
    如果仅仅看巴枯宁的履历,似乎没什么问题,事实也是如此,关键是他的主张。
    巴枯宁宣扬个体绝对自由,鼓吹阶级平等,其核心观点是反对任何权威,“任何权威必然是对自由的约束,是对个人绝对自由的侵犯。”无产阶级应当放弃一切政治活动,反对无产阶级参加选举、参加争取民主权利。
    这个不需要我解释了,一目了然的问题,在如今看来甚至有些愚蠢的观点。
    盖得,安姆人。
    安姆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着名活动家,初期是激进的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七十年代前半期追随过无政府主义,后成为马恩主义在法国的传播者和安姆工人党的创始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安姆社会主义运动革命派的领袖。
    年轻时候的盖得同机会主义进行过斗争,但在s1赛季期间沦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参加资产阶级政府,也是卡尔和罗莎主要针对对象。
    克鲁泡特金,巨大王国人,他出生于一个亲王家庭,在这些无论是红色人物还是黑色人物,他的家庭背景应该是最好的。
    他是无政府主义者,并不是费伦之火人物,但和费伦之火做的事情有些类似,都是在各个国家宣传自己支持的思想,也曾被多个国家拘捕和驱逐,十一月革命后回到巨大王国,开始研究文学。
    按理来说他跟费伦之火不沾边,也没做什么恶性事件,说红色人物也不为过,他主要是因为立场问题被拉入这一章。
    克鲁泡特金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体系,其思想对马恩主义的传播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
    克鲁泡特金主张进化的重要因素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因此人类社会应该发展成分散的、非政治的、合作的社会,人们不受政治、宗教、军队的干预,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提出的无政府共产主义主张取消私人财产和不平等的收入,按需分配,主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太理想了,就和桃花源一样,一样梦幻,一样不现实。
    但谁说,费伦之火的理想在外人眼中不也是如此,只不过费伦之火走的更远一些,已经能看出一些模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