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明局势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自后金皇太极率军攻下大安口等地,跨过长城,三路大军挺进大明内地。
    在十一月初一,阿巴泰与阿济格率领的后金军左翼,与皇太极率领的中路大军会合,来到了遵化城外,并派出哨探沿遵化城巡逻。
    当天,后金军哨探,便发现了驰援遵化的赵率教率领明军所部,共计四千人马。
    于是阿济格率领后金军左翼发起进攻,赵率教且战且退,至遵化城下,又遭遇了皇太极率领的中路大军。
    后金军两路大军会合,对赵率教所部夹击,大战爆发,火炮声震天,传至山海关外都能听见。
    最终,赵率教所部明军大败,而赵率教也因中流矢,坠马而亡,部分明军士兵选择投降归顺后金军。
    击败赵率教率领的救援队伍后,皇太极汇合各路大军,开始布置围攻遵化城,最终确定了作战方案。
    正黄旗的额驸纳穆泰,率领本旗攻击城北的西方。
    镶黄旗的额驸达尔哈,率领本旗攻击城北的东方。
    正红旗的额驸和硕图,率领本旗攻击城西的北方。
    镶红旗的雍舜,率领本旗攻击城西的南方。
    镶蓝旗的额驸顾三台,率领本旗攻击城南的西方。
    正蓝旗攻击城南的东方。
    镶白旗的图尔格,率领本旗攻击城东的南方。
    正白旗的喀克笃礼,率领本旗攻击城东的北方。
    十月一初三,八旗军于城外列阵,一齐竖起云梯,呐喊着前进攻城。
    遵化城墙高三丈五,而大多数队伍云梯的长度只有三丈,不足以达到城墙的高度。
    然而,喀克都里队伍的一座云梯足够高,伊拜牛录部下的,萨木哈图,率先登城。
    各队伍紧跟着尽数攀登,早晨一战就攻陷遵化城,后金军入城屠杀洗劫,唯有投降归顺的幸免于难。
    袁崇焕得知赵率教战死,遵化城陷落,心中悲痛,改变作战策略,决定在蓟州城拦截后金军,并在十一月初八,派出快马报知崇祯皇帝。
    收到文书的崇祯皇帝。立即召集大臣议事。
    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至高无上的他,却难掩心中的紧张,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
    这种大军压境的情况,压在他的身上,确实有些过重了。
    他看着下方嗡嗡作响的百官,不由得更加头疼。
    百官之中,唯有孙承宗和韩爌还算镇定,除此之外,貌似没有什么能堪大任之辈。
    由此,崇祯皇帝心中对袁崇焕大为不满,朝廷每年输送大量辽饷,说好五年平辽,可结果呢?
    后金军都快打到京师来了,袁崇焕率领的辽东镇二十万大军,就犹如摆设一样!
    但此刻,崇祯皇帝不好发作,毕竟袁崇焕已经率领大军回援,护卫京师,还得依靠袁崇焕。
    崇祯皇帝压下心中对袁崇焕的不满,目光看了一眼王承恩,后者立即领会。
    王承恩一甩拂尘,唱道:“百官安静!”
    待得群臣安静下来,崇祯皇帝将袁崇焕的文书递给王承恩:“念与群臣听!”
    王承恩打开文书,念道:“臣,蓟辽督师袁崇焕,戴罪上奏,后金皇太极领兵绕过宁锦防线,跨过长城入关劫掠、攻城略地,臣死罪也。
    今建奴发兵十万之众,有攻打京师以震慑我大明之意,臣现领宁锦精锐两万五千骑,星夜兼程奔赴关内,侦知遵化已失,痛心疾首,遂赶至蓟州城,收拢溃兵,以求决战之机,必奋力而战,让建奴无法越蓟州一步。
    臣袁崇焕拜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承恩念完,殿中群臣低声讨论了起来。
    一位御史手持芴板,站了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奏来!”崇祯皇帝抬手示意。
    御史道:“陛下,袁元素实乃有负皇恩,朝廷每年拨下辽饷达千万两之巨,然袁元素未能建立奇功,致使后金不断坐大,此为督师不利;今又有后金军十余万之众进入关内,此为无能,当下狱问罪!”
    这位御史站出来弹劾,其他御史也纷纷出列,弹劾袁崇焕督师蓟辽不力,乃无能之辈。
    听到下方出班弹劾袁崇焕的人不断,龙椅上的崇祯皇帝,也是忍不住的开始按太阳穴。
    韩爌见圣上神色不对,也是有所感触,眼下大敌压境,朝堂百官不思如何退敌,反倒是一个劲的弹劾大将,当真是不知轻急缓重!
    他连忙对旁边的孙承宗使了个眼色。
    孙承宗立即出班,朗声道:“陛下,臣有话说!”
    崇祯皇帝抬头,见是孙承宗出班,立即说道:“阁老请讲!”
    孙承宗道:“陛下,后金军绕过宁锦防线,元素有失察之罪,然如今大敌当前,不可轻易责罚,否则军心大乱!如今为今之计,利用一切力量,抵挡后金军的进攻,是非功过,战后再做讨论不迟!”
    “阁老所言在理!”崇祯皇帝点头。
    顿了顿,孙承宗接着道:“陛下,既然元素有心在蓟州城与后金决战,那臣以为当派出兵马接应,以防不测。另,为保京师无失,京师的防备还要加强,再让各部勤王兵马,在京城四面依城墙建立防守,无论后金军从哪面来攻,自有一部兵马抵御,其他几部兵马驰援,合力聚歼之!”
    崇祯皇帝闻言,脸上的忧色减了不少,心道:孙承宗不愧是提领辽东多年的老将,一番分析与安排,谨慎细微,此乃真能臣也!
    “好,就依阁老所言安排,京师和顺天府的一切防务,都交于阁老节制,勿要辜负朕之信任!”崇祯皇帝拍板决定了下来。
    议事结束,一份圣旨从乾清宫发出,很快送到袁崇焕手中,旨意要求袁崇焕在蓟州城附近与后金军展开决战,必须堵截后金军主力。
    袁崇焕收到旨意后,更加勤于安排蓟州城的防务,溃兵被整训,百姓被安抚,整个蓟州城从混乱变成井然有序。
    三万大军驻守蓟州城,犹如铁桶一般,完全不惧后金军对蓟州城发起进攻,毕竟袁崇焕在防守上的能力,在这个时期是绝对有话语权的。
    同时,袁崇焕还放出大量的夜不收,全力打探后金军主力的动向。
    后金大汗皇太极,在战术上也颇有见解,在攻下遵化城后,立即派出前锋部队,前往蓟州城外进行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