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制硝方法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听到王毅发问,黄九脸都绿了,给他嘴里味屎尿混合就算了,还要他什么味道。
    黄九涨红着脸,没好气的道:“当然是……哕~!屎尿味了……哕~!”
    想起刚才嘴中的那种无法言喻的味道,他就感觉想死,从来没有恶作剧的毅哥,今天竟然拿他开刀。
    王毅道:“我的意思是,是辣的,还是什么味道?”
    强行忍住干呕,黄九连忙问道:“毅哥,你怎么知道是辣的?你之前是不是吃过?哕~!”
    “我可没吃过!”王毅极力的否认,道:“我尝过硝,硝的味道就是辣的!”
    闻言,黄九愣了愣,反应过来,道:“毅哥,你是说,这土中也有硝?”
    “是啊,不然我塞你嘴里干嘛?”王毅道。
    “毅哥,我还以为你故意戏弄我呢!”黄九心里舒服了一些,随即又道:“不是,毅哥,你自己怎么不尝下什么味道?”
    “因为我不想吃屎尿!”王毅拍了拍黄九的肩膀,以示安慰。
    闻言,黄九刚刚好转的脸色,又是开始发绿。
    王毅立即安排人着手开始挖掘这一块的土壤。
    然后又带其他人到牛栏、猪圈等地方,查看土壤是否符合,见王毅用手拈起土壤,众人纷纷退的远远的。
    王毅看向黄九,后者只闭着嘴使劲摇头,说什么也不肯张嘴。
    无奈,王毅让人找来木炭,待木炭烧红之后,便将土放到烧红的木炭上,见有火花冒出,便证明适合用来制硝。
    见王毅有证明土壤含硝的方法,黄九的脸上更难看了,后悔先前凑到王毅身边去。
    钱匠头等人学到方法之后,纷纷开始行动。
    只见平日里大家极为嫌弃的公厕、牛栏、猪圈等地有人钻进钻出,顿时引来了不少百姓围观。
    当收集了大量的硝土之后,众人便来到了,来到了火药作坊,准备开始制硝。
    他先是让人将土壤碾碎,与草木灰混合,然后用热水浸泡,搅拌均匀,使土壤中的硝充分溶解进水中。
    然后,找来过滤装置,将浸泡的土壤进行过滤。
    最后,将过滤出来的硝水进行熬煮,水干之后,便是足够纯净的硝。
    当众人见到硝后,无不是啧啧称奇。
    “我也算为制硝事业做贡献了,哕~!”黄九每每想起那种无法言喻的味道,就忍不住的干呕。
    “大人,硝土也不是天天都有得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钱匠头问道。
    “当然!”王毅笑道。
    接着,王毅让人找了一块阴凉的地方,搭建起茅草屋。
    然后,在茅草屋内,用人畜粪便混合沙子、炉灰等物,堆了好几个高高的粪堆,又让人每天定时定量的灌尿。
    这个臭气熏天的地方,让众人无比期待。
    王毅自然不可能一直待在这个地方,鱼河堡的屯田工作,他可是放在心上的。
    他将方法教给了钱匠头的儿子钱晓尚,以后就由钱晓尚来负责制硝的事情。
    而一段时间过后,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产出了硝土,再利用溶解、过滤、熬煮的方法,同样得到了高纯度的硝。
    这几个粪堆产生的硝土,总共熬出了近两百斤的高纯度硝。
    堆粪堆没有什么技术,就是需要一些人手,王毅便让钱晓尚自己去招募,要求便是嘴巴要牢靠。
    当然了,作为日后硝的主要来源之地,这里自然是要用围墙围起来。
    同时,王毅还让父亲王大山安排护民队的人,进行站岗和巡逻。
    现在的护民队,也达到了三千的人数,男女都有,各个作坊每天有百人站岗和巡逻,日夜轮换。
    谷溪村如今作坊有:制盐、军工、轨道马车、炼铁、煤炭,再加上制硝,共有六个大型作坊。
    做工的工人,达到了两千之数。
    现在谷溪村的人口,在一万四千人左右,其中护民军和护民队及工人的人数,就占据了大半。
    制硝作坊很快就搭建好,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钱晓尚得出了硝的产量,三百多个粪堆,平均每月可产硝近万斤。
    而随着粪堆的增多,硝的产量也会逐步增加。
    制硝需要大量的人畜粪便、尿液等,以后用于肥田的粪便,就要大幅减少了。
    好在堆粪之地,处于之前被灭的黑熊寨附近,离谷溪村较远,不然的话,谷溪村的百姓非得天天骂娘不可。
    这里只要风一吹,相隔三四里地,那都能闻到臭,附近在田地里劳作的人,那是叫骂不已。
    招募的工人,许多都做不了几天,便选择离开,实在太臭了,还辣眼睛。
    钱晓尚没办法,只能找到王毅商量增加工钱,王毅自然同意,将工钱提升到了二两银子每月,毕竟制硝作坊也是算是军工产业。
    同时,王毅还提出了另外一个制硝的办法,那便是硝田制硝方法。
    这种方法是欧洲在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问世的,方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挖掘地洞,直接将粪便倒入,经过一段时间,同样可以得到大量的硝土,用来熬硝。
    如此一来,工人接触臭味的时间,便大幅缩减。
    ……
    在钱晓尚从事堆粪的这段时间里,王毅早已来到了鱼河堡,继续指挥开垦田地工作。
    在九月上旬,鱼河堡的工匠们,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水利设施的建设,就等三架兰州大水车完工了。
    王毅派遣了一百个青壮,供制作兰州大水车的老木匠支配,建造速度倒是不慢。
    老木匠在制作水车的同时,派出人手在选定好安装水车的位置,用石料在水中堆砌架台。
    在九月中旬,三架兰州大水车打造完成,分别架设在了无定河边上。
    兰州大水车架设好的当天,鱼河堡的百姓纷纷前来围观,对着大水车指指点点,时不时的开口称赞。
    这种加大型的兰州大水车,以水力驱动,每架可灌溉上千亩田地,极大的节省了人力。
    而鱼河堡辖地内适合种植的土地,也在九月中旬都开垦完毕,共计一万八千七百余亩,无论老幼,每人分得五亩,还有三千多亩未分出去,暂由堡中百姓们共同种植管理。
    王毅早已准备好了小麦、小米等耐旱作物的优质粮种,百姓们赶着秋播的尾巴,完成了田地的种植工作。
    九月十八这天,大明皇宫之中,传出了崇祯皇帝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