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双河乡的赔钱买卖
作者:老木刀   我是乡镇公务员最新章节     
    张华赶紧说道:“胡县长您客气了,网络上的那些都是记者们在有意抬举我的,您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在夸大宣传。”
    胡县长哈哈笑着,一只手拍了拍的张华的手背:“不用谦虚,他们就是夸大也是建立在有一定事实基础上的,没有一点事实基础,他们想夸大也夸大不了。”
    张华一只手向站在身旁的郑山江让了一下说道:“胡县长,这是我们的代理乡长郑山江同志,昨天组织部才送过来的。”
    胡长风与郑山江握手,说道:“郑乡长,我刚来,对你们还不熟悉,前天下午与陈书记碰头商量人事调整的时候,我投的是弃权票。
    因为我刚来,对于县委的这次人事突击调整,我是既不支持,又不会反对。
    我呢,喜欢务实的人,像张华同志这样的我很喜欢,不但我喜欢,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也都非常喜欢。
    刚刚过去的一年,张华同志带领的双河取得的成绩震惊了很多领导,如今,张华同志肩有重任,希望郑乡长不但要接过张华的接力棒继续飞速奔跑,还要确保双河今年的经济增长不落后与去年。
    不然我这一关你是不好过的。”
    郑山江连忙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诚恳地说道:“胡县长您好!我深知自己在工作能力方面与张书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我坚信勤能补拙,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像那只笨鸟一样提前起飞。
    我将全力以赴确保张书记以及各位班子成员共同制定的发展战略得以全面贯彻执行。
    同时,我也会紧紧抓住张书记所带来的良好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勇往直前。
    在此,我郑重向您承诺,决不辜负县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更不会让张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失望!”
    胡县长说道:“嗯,不错,但我不是喜欢听好话、听表态的,我只看结果。”
    张华心头一凉:“真应了梁县长的话了,这货真不好相处,哪有一见面就这么白萝卜就酒——嘎嘣脆的,这就是个二货啊。”
    再一想,也是的,一个秘书出身的人,第一次下基层就直接当上了县长,这可是相当难得啊!毕竟像强哥这样的人物,也是从县长一步步走过来的。
    但相比之下,这个新来的胡县长跟强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张华的介绍下,胡县长微笑着与班子里的其他同志逐一相识,并友好地握了手。
    而陪同胡县长一同前来调研的县府办主任娄永军则显得有些拘谨和严肃,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熟络和随意,而是以一种公事公办的态度向大家点头示意,只是在握手的时候才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这种变化让人不禁感到有些奇怪,也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在张华和一众相关人员的陪伴下,胡县长来到了位于乡政府二楼的小型会议室。
    按照原定计划,这个时候应该是由郑山江照着稿子向胡县长做书面报告,张华临时起意,这个环节改成由张华亲自来向胡县长直接汇报工作情况。
    郑山江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张华的感激之情。
    显然,他很清楚这种临时变动对于张华来说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张华对这次要汇报的各个项目都非常了解,只有一些个别的数据可能记得不够精确,需要借助汇报稿才能准确地读出来。
    除此之外,其他的内容他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脱稿完成。
    胡县长看着张华表现出来的从容和自信,对汇报的项目很是满意。
    不到一个小时,张华的汇报工作结束。
    胡县长坐在会议桌的一边,手中拿着那份汇报文字稿,仔细地翻阅着每一页的内容。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突然,他的眼神停留在了其中的三个项目上,这三个项目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和关注。胡县长微微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决定亲自到现场进行考察调研,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项目的实际情况。
    他抬起头来,望向坐在对面的张华,严肃地问道:“对于我挑选出来的这三个项目,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好准备,安排我前往现场考察呢?”
    张华则认真地回答道:“胡县长,汇报稿中的任何一个项目现场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可以随时就能前往现场考察调研。”
    胡县长点了点头,对张华的回答表示满意。
    他相信张华的能力和责任心,他语气坚定地说:“很好!那咱们就现在出发!”
    随胡县长下得楼来,张华本来要和郑山江同乘一辆车在前面为胡县长的专车引路时,却被胡县长叫上了县长的专车。
    两辆车一前一后穿行在双河乡平坦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上,胡县长指着外面干净的路面问张华:“你们乡的路面都是打扫的这么干净的吗?”
    张华答道:“我们乡自去年的下半年开始打造“爱我家乡,创建美丽乡村”工程以来,经过半年的实施,还是取得一定成效的,路宽了、村子干净了、家家户户卫生了。”
    “哦?是吗?带我进村看看。”
    “胡县长您随便指一个村子,我们车子绕进去兜一圈就行了,你可以看的很清楚。”
    胡县长看着坐在旁边的张华,脸上还是那么自信、镇定和从容。
    车子行进途中,他指着离主路有三里多远的一个村子说道:“就去那个村。”
    张华拿出手机给头车的司机打个电话:“左转,去田庄里面兜一圈,再出来继续往黄楼村去。”
    不久,头车左转沿着农村的“村村通”水泥路向着田庄驶去。
    胡县长睁大眼睛看着车外边,三里的水泥路,车子很快驶进了田庄村,沿着村里面的水泥主路兜了一圈,村里面的各条路上、老百姓的房子旁边都没有其他农村常见的脏乱差现象。
    相反,路边不时的出现一个一个摆放很有秩序的大垃圾桶。
    令胡县长惊讶的是,只见一个满头银丝的小脚老太太,慢慢的走着路,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扔进路边摆放的大垃圾桶中,又转回头,迈着两只小脚,慢慢离开。
    胡县长对着张华说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想让最底层的老百姓遵守这样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
    张华笑着回答说:“其实一开始推行,那不是一般的困难,别说是老百姓遵守公共卫生制度了,摆的垃圾桶能够保证每天不丢失就是万幸了。
    我们班子里同志们也是犯了难。
    还是一个村里的书记想出的办法,虽然有点损,但对老百姓很有效。”
    胡县长笑眯眯的看着张华:“说说你的损招。”
    “其实很简单,村委班子集体监督检查,执行好的村子,就往执行差的村子中间的大路上倾倒垃圾。
    尤其去年八、九两个月份,天很热,有的村子里被倒了两三天的垃圾,就受不了了,农村老百姓吃西瓜很厉害,西瓜皮该有多少了。
    两三天,附近几个村子里的老百姓往一个村子里来倒垃圾,县长您想象一下,这个村子还能住吗?”
    胡县长哈哈大笑起来:“这招是有点损。虽说这方法有点儿奇葩,但不得不承认确实非常有效!
    不仅不会损害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还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和竞争意识呢。
    哎,这么好的一个亮点,你居然没在报告里提?”
    张华无奈地解释道:“我们的报告主要关注那些能为乡里经济发展做出实际贡献的项目。
    这个美丽乡村计划固然值得称赞一下,但它并不能直接给乡里带来经济增长嘛。
    况且,为了给清扫路面的老百姓发工资,还得从乡里的公共事业支出中拨出一部分款项呢。
    所以呀,我们只上报那些能赚钱的项目,这种赔本买卖我们可以干,但是不能吆喝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