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殿试
作者:邹虞恒   太祖实录最新章节     
    “林郎,无论殿试如何,莫忘娶我。”
    薛秀像个贤惠的妻子一样,一边为林辰整理衣服,一边闲聊。
    “我读圣贤书,自然不会做绝情之事。”
    说出这句话,林辰心里一痛,他已经做了绝情之事。
    今日要进行殿试,这是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是登龙门的机会。
    林辰从薛家出门,向着礼部集结考生的临时地点出发。
    望着林辰远去,薛秀走到爹娘面前。
    “你们卖女儿的钱,是不是该补贴一半给女儿和女婿?”
    薛父薛母就知道,像他们秀秀这样冰雪聪明的人,又如何猜不到事情的经过。
    “秀秀,我和你娘现在就你一个孩子了。如今还完了欠款,那些钱,就算全给你们两口子,又有什么关系。”
    薛秀也沉默了,她知道。那些条件对自己父母是有如何大的诱惑力。不但可以摆脱欠款,还能拿一笔钱,让自己不至于连一个体面的嫁妆都没有。
    林辰来到礼部设立的集结地点,然后经过身份验明,去领取自己的编号。
    拿着编号,考生们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前往文圣庙祭拜。
    参拜完文圣庙,考生在皇宫门口接受禁军的检查。
    检查完毕,开始按编号陆续进入考场。
    按照编号,林辰来到他的考案上。每一个考案边,都站着一名考官,在考案上,已经放好了笔墨纸砚。
    随着太监的提醒,李雍出现在文曲殿的大殿上。
    考官和考生都向李雍行叩拜礼。
    望着做好准备的考生,李雍下达了开考令。
    林辰身边的考官从大殿上接过礼部尚书邓明手里的考卷,分发给各个考生。
    林辰从他的考官手里接过考卷,然后在考卷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编号。
    考卷内容通常由官员们统一编制,包含经部、史部、子部和集部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若干题目供考生选择。
    林辰最擅长经部,所以他就挑选经部的题目开始答写。
    李雍望着那些奋笔疾书的考生,那些人都是大魏的人才,都是他日后治国必不可少的人才。
    这科举的好处,就是能够为王朝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答完题目的考生,开始陆续将考卷交给身边的考官。
    林辰放下毛笔,再将他的考卷过目一遍,确认无误,就将考卷递给身边的考官。
    得到考生提交的考卷,官员会交给负责糊名的官员。
    将考卷糊好名,他们会写上编号,再交给誊抄官员编号誊抄一份出来。这些被誊抄出来的考卷,就是读卷官批改的考卷。
    等官员评出一二三等,就会按编号找到考生的原试卷,将被糊住的名字揭开。通过名字和编号,就知道谁高中状元了。
    在最后一名考生离开后,礼部尚书邓明对李雍说:“陛下,殿试结束了。”
    “希望能有一些不世人才出现吧!”
    “陛下英明神武,定然有文曲星为陛下效劳。”
    “改卷评定,你要好好看顾,明白吗?”
    “此臣之职责也。”
    回到薛家,看着桌上的饭菜。
    “你们怎么不先吃。”
    “当然是等你啦。”
    薛秀拿出林辰的碗筷,递给林辰。
    “哎呀,你如今考完了。我也不管你考的怎么样,你和秀秀的婚事可不能忘了。”
    “小婿万不敢辜负娘子。”
    林辰的改口,让薛父薛母会心一笑,也让薛秀娇羞不已。
    刚刚在林辰心里冒出的汤雯,最后被林辰斩去,他不该再去思念那个人,这对薛秀不公平。
    皇宫里,李雍听说钟韵的弟弟已经谈上一门亲事了,就打算送点礼品去庆贺一下。为了商量这事,李雍也就摆驾钟韵寝宫。
    “糯糯,你弟弟的婚事,我这个当姐夫的,是不是该表示一下?”
    “陛下想怎么表示?”
    “要不送点礼器过去,你看怎么样?”
    “陛下能有表示,就是给臣妾的弟弟莫大的荣耀。至于是什么东西,已经无关紧要了。”
    钟韵拿起一个桂花糕,往李雍嘴里塞去。
    李雍细细品尝,还挺好吃的。
    “这可是臣妾找阿娘学的。”
    李雍又从盘子里拿起一个放到嘴里。
    “你怎么会想到找你娘学这个?”
    “臣妾喜欢吃娘亲做的桂花糕,自己学一下。馋了可以直接做,要是陛下馋了,也可以做给陛下吃。”
    “糯糯有心了。”
    在婴儿床上,李芙似乎饿了,开始哇哇大哭。
    听到声音,钟韵急忙起身抱起李芙,然后摇晃哄着。
    见仍然止不住李芙的哭声,钟韵也就开始让李芙开饭。
    望着一脸母爱的钟韵,李雍感慨母爱真的能够改变一个女人。
    殿试的考卷,经过礼部官员的批改,他们已经将他们认为可以的卷子,分成三等。至于不能入三等的,那就是落榜了,等三年后再来吧!
    邓明拿着十几份有资格评选三鼎甲的考卷,交给李雍评选。
    这三鼎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荣誉。
    “邓爱卿,你以为哪几份可评三鼎甲?”
    邓明从那十几份考卷里,拿出六份。
    “陛下,臣以为此六份可评三鼎甲。不过这只是臣的见解。”
    李雍先看了邓明推荐的六份,然后将剩余的考卷也看完。
    “去请丞相和尚书左仆射过来。”
    得到李雍的宣召,高晃和谭卓炜来到景明殿。
    “高兄,卓炜。你们也来评一下考卷,认为谁可为三鼎甲。”
    得到李雍的命令,高晃和谭卓炜拿起桌子上的考卷,仔细看了起来。
    经过李雍、高晃、谭卓炜和邓明的商讨,三鼎甲被选了出来。
    分别是状元,一四二。榜眼,八六。探花,三二。
    “去把这三个编号的原考卷取过来。”
    对于取三鼎甲的考卷,这样重要的事,自然是礼部尚书邓明亲自去办。
    很快,邓明就拿了三份考卷过来,然后按照编号,一个一个的揭开糊名。
    状元,林辰。
    榜眼,乐畅。
    探花,程恩。
    “如此一来,三鼎甲也就选好了。至于其他的三等录取进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李雍将对这次殿试的结果说了出来,礼部的官员将会按照李雍的排名,将进士名字写在榜上,为放榜做准备。
    “快看,挂榜了。”
    百姓们看着礼部的官员,在军士的护卫下,将皇榜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