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文武台
作者:邹虞恒   太祖实录最新章节     
    西风烈,人马急。
    一支从京师返回洛封城的人马,正在向前进发。
    谭卓炜已经将京师的事情全部处理妥当了。
    他埋葬了老傀儡皇帝,然后扶持了一位新傀儡皇帝,并将京师里的朝政整顿了一下。
    在他认为已经安定好京师后,就带着人马返回洛封城。
    进城后,谭卓炜前往求见李雍,准备向李雍述职。
    在宦官的引领下,谭卓炜到达门口。得到李雍的允许,谭卓炜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走了进去。
    “辛苦你了,卓炜。”李雍边说边在取一份文书。
    “不过是丞相吩咐的事,又怎么敢说辛苦。”谭卓炜谦虚的对李雍说。
    李雍将他找到的那份文书递给谭卓炜,谭卓炜接过,然后有些疑惑的看向李雍,不知李雍为什么塞给他一份文书。
    李雍对谭卓炜说:“先不要问什么,你仔细看一下你手里的那份文书。”
    谭卓炜好奇的打开了那份文书,细细的看了起来。这份文书,就是赖祁与谭志杀死杨鸿的案件书,以及对于这案件最后的审判与处置。
    谭卓炜越看心越惊,在看完后,谭卓炜愤怒的说:“丞相,我的那个逆子简直无法无天,还请丞相严惩。”
    “已经严惩了,你就不要再操心了。我是提前告诉你,也省得你回家得到这个消息,更震惊。”
    和李雍交待完事务后,谭卓炜就先行去杨孝感家里赔罪。
    从杨家出来后,谭卓炜才回了谭家。
    谭卓炜一到谭家,就对其他子女下了禁令,并嘱咐他们的母亲严加看管。
    宋朝宪宗时期,曾在洛封城东郊修了一座行宫。后因战乱被毁,等到周国时,贾奎将那里改做文武台。
    文武台者,台上行文,台下演武。
    李雍雅趣兴起,就召集众文武前往文武台行文演武,以展大齐国力雄厚。
    这文武台,自贾奎修建起来,就几乎没搞几次文武演练。今日,反倒让李雍众人来体验了。
    从洛封城里出来了大队人马,向着文武台方向前进。
    众人到达,便随李雍上台。
    到了台上,风景当真是此处独好,众人皆夸赞不已。
    李雍对文官说:“既然登了这文台,也就要你们这些文官展现一下文采了。”
    高晃询问:“丞相,可有彩头?”
    “有,自然有!凡一等者,赏金书,二等银书,三等铜书。”李雍让侍从拿出三本用金银铜做的书。
    “那丞相,有何规矩吗?”乐涛继续问。
    “作诗,以国事,天下,民生为题,其他不做拘束。”李雍回答完乐涛的问题,就对文官们说:“谁先来?”
    “户部侍郎崔谙愿为先锋!”从人群里冲出一人。
    “好,你们一人接一人。直到没人接和接不出来,然后由文博殿的学士们匿名评选。记住,接上一个人时,先报名字。”李雍欣喜的看着第一个出来的崔谙说。
    那崔谙行了几步,人群里有人喊:“不许耗时间。”
    李雍也笑着说:“五步内作诗,不然当接不上。”
    崔谙回复说:“不急,我已经有了诗句。”
    众人只见崔谙慢慢吟出一首诗:“
    国家盛世起宏图,万里山河展壮途。
    四海升平歌盛世,九州安定乐康衢。
    龙腾虎跃开新局,凤翥鸾翔绘锦图。
    共庆神州多锦绣,千秋万代永流芳。”
    崔谙刚刚吟完,众人正欲点评。只见又一人接上说:“兵部直选司洪辰接上。”
    于是众人也安静了下来,看洪辰如何展示。
    洪辰走了两步,就将他在人群里想好的诗吟了出来:“
    天下大局风云变,四海苍茫起波澜。
    龙蛇混杂争高下,诸侯纷争各逞强。
    江山如画宏图展,英雄辈出谱新篇。
    乾坤未定谁主宰,且看今朝定乾坤。”
    不愧是兵部的,众人对洪辰的诗,都感到一股雄浑之气在其中。
    “我张志扬也来。”张志扬从人群里挤了出来。脱口吟道:“
    民生多艰苦,岁月亦匆匆。
    耕田望丰收,织布盼暖冬。
    汗垂恨无尽,泪洒心间空。
    愿得平安日,百姓乐融融。”
    李雍听了张志扬的诗,心里感慨,想不到这投机倒把的张志扬,也会有关心民生的一面。
    其他文官也都纷纷加入吟诗的队伍,在文台上一展文采。
    其中,谭卓炜以“国家昌盛气如虹,万里山河映日红。”引得全场赞叹。
    正当众人还在接续诗句时,张成却在台下大喊:“丞相,文台还没比完吗?我武台都布置好了,众将都急不可耐了。”
    李雍见文台比的差不多了,就让武台做好准备。李雍让文官们停了,叫文博殿的学士们进行评选。
    经过学士们的投选,度支郎雷皓名列一等,然后是乐涛,三等是崔谙。
    文官尽兴而归后,李雍就前往武将的武台。
    那些武将们看见李雍到来,都一发到李雍的面前参见。
    “你们武将想比什么?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彩头。”李雍对那些武将们说。
    “无非是弓马骑射,不知丞相准备了什么彩头?”郭奉回复李雍说。
    “和文官一样,给你们准备了三把刀,名列第一的取一等刀,以此类推。”李雍说。
    众将骑上了马,带好弓箭。
    他们的箭上都刻有各将的名字,他们需要用有限的箭去射那些背着箭靶的鹿。
    射中箭靶记分,越往中间的圈,分越多。凡是射脱靶的不计分,但是射中鹿而没中靶,扣一分。鹿要是被射死,该鹿身上的箭靶分数取消,皆为零。
    众将每人带着十支箭,开始陆续进入武台,等众将完全进去后,就将武台的门关上,直到所有人的箭射光,才开启。
    郭奉借着自己的骑射本领,率先弯弓搭箭,对着惊恐的鹿射出一箭。
    那箭很快命中绑在鹿身上的靶子上,虽未中红心,也引得众将高呼。
    “看我一箭中它靶心!”左都将军邓斐话音刚落,就射出一箭。
    正中靶心!
    其他将领也都纷纷寻找目标,弯弓射箭。武台里,马蹄声阵阵,将领们的呼喊声和箭支破空的声音此起彼伏。
    “王成!你个蠢货,你把鹿射死了!”期门将军姜宇向王成破口大骂。
    王成的一支箭,将那只惊恐的鹿贯喉射死。所以,那只鹿身上的靶子,失效了。无论是谁射在上面的箭,都失效了。
    那些曾在那只死鹿靶上射箭的将军都对王成破口大骂。
    而没有在那只鹿身上射箭的将军,都取笑着那些倒霉的将军。
    在经过一阵激烈的角逐后,各将领的箭也都射完了。
    武台门口进来了许多武士,他们将那些活鹿身上的靶子取下来,然后根据各个将军箭支上都名字,统计他们的得分。
    不多时,结果出来了。
    郭奉名列一等,罗嘉豪名列二等,姜宇名列三等。
    李雍亲手将三把刀,赏赐给了三位将军,用以彰显荣耀。
    为了尽兴而归,李雍安排武官和文官在文武台摆下宴席。庆贺大齐文武双全,国力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