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去县城,觅生机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家里的几人听到这话,齐刷刷看向宋大江。
    赵氏抢先追问:“啥情况?你们在镇上也碰上黄府的人了?”
    宋老太太紧张地补充:“你们没胡说啥吧?没露馅儿吧?”
    “娘,我们嘴巴很严的,不该说的一个字都没讲,是那黄府的人太狡猾,他们骗我们说,他们是县城大酒楼的,我们这卤菜很美味,他们有笔大单子,问我们能不能接。”
    走在后面的周氏进了门,恰好接上老太太的问题。
    黄府的章氏派出了两拨人,明面上一拨是黄府不知情的家丁,负责到几个村子盘问村民,暗地里一拨是针对姜荼家的章氏心腹。
    章氏心腹早就知道宋大山兄弟俩会去镇上卖卤菜,为了找到黄静秋,章氏不择手段,对底下也是这么交代的,为此就算是把宋大山他们骗来县城也可以。
    ——章氏倒是想绑架,可动静大了,难免会留下痕迹,等黄静姝代替黄静秋嫁给府尹公子后,一旦府尹调查起来,发现黄静秋死了,就无法把黄府从此事摘出来。
    黄府本就是高攀府尹这门亲,东窗事发后,府尹不但能休了黄静姝,而且一定会让黄员外和章氏死无葬身之地。
    是以,章氏再焦急,也不得不做好表面功夫,尽可能低调地行事。
    可惜她运气不好,老宋家的人得了姜荼的叮嘱,个个早有提防。
    周氏细心,碰上这天上掉下的馅饼时多了个心眼,想到之前镇上的食肆都会想着买卤菜方子,他们若是县城酒楼,怎么会提都不提这个事,反而一开口就下单子?
    一时好奇她就问了,结果对方笑着告诉她,他暗中关注了几日,也打听过了他们不愿卖方子,才会来找他们下单子。
    因着他们卖的价格很实惠,距离县城又远,所以找他们买货并不会影响彼此的生意,酒楼也一样能大赚。
    可就是这些看似合理的说法,让周氏直接认定这波人不是酒楼来的,而是黄府的人!
    毕竟知道黄静秋的身世后,她对黄府就有了很差的印象,潜意识把黄府之人都定位为坏人。
    加上姜荼又一再对他们耳提面命,务必要小心黄府的人,千万不要上当。
    所以周氏就想,什么酒楼能特地派人跑到一个乡镇,暗中关注他们卖卤菜?
    他们这卤菜买卖才做多少天,名声就传到县城去了?
    不可能的!
    况且商人是图利的,若真照他所言,酒楼认为他们的卤菜在县城很有市场,能大赚一笔,那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购买方子的想法啊!
    毕竟卤菜还是现卤现卖的新鲜!
    若是开了高价还买不到方子,再来下单也不迟。
    而最近有可能紧盯他们家动向的,就只有黄府!
    周氏产生这个念头后,便趁着宋大江和那人热情相谈时,拉着自家男人耳语。
    宋大山本就不是贪婪之人,一听对方或许是黄府来的骗子,立刻决定不管此事是真是假,都不能答应!
    至少也要回去和爹娘商量过再说。
    于是宋大山拉住了二弟,客气地拒绝了对方,不肯跟他们去县城。
    哪知对方就变脸了,质问他们:“兄弟,我们诚心诚意和你们做买卖,你们先前答应得好好的,怎就突然反悔?这不是故意拿我开涮吗?”
    顿时,连宋大江也察觉出不对劲了。
    他当场反问:“就算我们愿意做买卖,也没必要今天就跟你们去酒楼吧?我刚才只是说可以去看看,但我们临时有事不去,咋就是耍你?”
    那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太急功近利了,刚要说点软话缓和气氛,宋大山就收摊子了。
    “不好意思啊,我们要赶快回家了,和你们酒楼做买卖的事再说吧,我得回去问问爹娘的意见。”
    当着街上那么多人的面,对方也不能对他们如何,便眼看着他们挑着担子走了。
    回家路上,兄弟俩还怕他们会偷偷跟着,要把他们绑走,直到见了村口才放下心来。
    姜荼听完三人的讲述,首先认可地道:
    “大嫂,你的想法很对,我们现在卤菜生意刚起步,就算真是酒楼找上门,也未必是奔着友好合作来的,更何况黄府的危机还未解决,我们还是谨慎些好。”
    虽然她也想快点挣够银两起大房子,但是什么都比不上全家的安危重要。
    宋老头这时也道:“既然黄府都在暗地盯着咱们了,那事情暴露也是时间的问题,小兔儿你把你的计划和他们说一说。”
    他得赶紧去把瓷瓶的事弄妥。
    眼见宋老头匆匆走了,宋大山兄弟俩和周氏,便都看着姜荼。
    “弟妹,啥计划?”
    姜荼也不啰嗦,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打算。
    三人听罢,都是点头。
    “成,就这么办!”
    一家子立时有了各自的任务,都自去准备了。
    临行前这晚,姜荼给了老太太很多卤料包,又在大娃几个的屋子待了好半天。
    次日凌晨时分,姜荼就和哥哥嫂嫂们一块出发前往镇上。
    姜荼大着肚子,走得很慢,大家为了照顾她也放慢了脚步。
    导致他们到镇上的时间,比往常摆摊晚了半炷香。
    一到南街,宋大山兄弟俩就被等候在那儿的客人围住了。
    宋大江帮忙将客人安抚好,周氏就接替了他的活儿,他领着赵氏和姜荼去了东街。
    那儿有人出租牛车、马车。
    姜荼的身上,有老太太昨晚给的十两银子——这十两银子全是铜板,是这十天以来,家里做卤菜买卖攒下的大半家当。
    一大串铜板,也要先找地方换成银两,不然带着不方便。
    因此,在租牛车时,姜荼礼貌地询问能否帮自己换银两。
    这样的事也不少见,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
    “看在你们是今日第一单生意的份儿上,换银就不收你们过手钱了。十吊钱可换十两银子,除去租牛车的一百五十文……喏,这是九两余八百五十文,拿好咯。”
    由于白银比铜钱珍贵,因而兑换银两时,往往都要额外给人家钱,俗称“过手钱”,一般换一两银子要给二文“过手钱”。
    姜荼诚恳地道了谢,接过银两后趁着别人不注意,就把银子塞到功德殿了。
    此时天也将将亮。
    三人坐着牛车,在赶牛师傅慢慢悠悠的挥鞭中,朝临安县进发。
    ——————
    致读者:3.26日和3.27日更新因故推迟,大约在下午6点到8点之间更新,后续恢复0点和12点更新——如果对更新时间有特殊需求,请在章评处留言,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