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功德殿的新功能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姜荼被夸得心花怒放,抱住老太太胳膊从善如流地道:“我也喜欢娘,娘是天底下最好的婆母!”
    宋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呵呵呵……”
    在灶前烧火的赵氏,见状指指自己的鼻子,“弟妹,那我就是天下最好的二嫂吧!”
    姜荼和老太太都乐了,赵氏不想着和姜荼争宠,反倒是想当姜荼最好的二嫂,也太实心眼了吧!
    “我家二嫂,自然是全天下最好的二嫂。”姜荼由衷地道。
    看着赵氏灿烂没有心眼的笑容,姜荼脑中浮现出前世她每次换得粮食后,对自己强颜欢笑的样子。
    明明她的身心都是痛苦的,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心生愧疚,她故作坚强地说:“这身皮肉能换来粮食养活你们,也不枉费爹娘喂了那么多粮食,总比被那帮子贼匪白白享用完又拖去下锅了强。”
    姜荼的鼻子一酸,差点又被前世的人和事泪糊了双眼,她忙扭头假装去看锅里,努力抛开那些沉痛的记忆。
    她这一世的重生,定能改变全家人的命运,让二嫂的笑,永远如此刻般爽朗灿烂。
    待这锅卤肉完成,晌午了。
    宋大江和赵氏因着要走路去镇上,定是不能饿着肚子的,宋老太太便将昨晚包到一半的包子,给全数包上下锅蒸了。
    天气炎热,这些食材若是放在外面,定然会变质的。
    亏得姜荼一直在用心摸索功德殿的功能,倒是挖掘出两项神奇作用:储藏、保鲜!
    ——往常夏季时分,只有把东西放在地窖或者井里,才能勉强让食物不变质。
    可是姜荼昨晚看到灶屋包到一半的包子,就突发奇想,既然她能进入功德殿,也能从功德殿拿出东西,那么,这些东西能否收进功德殿呢?
    事实证明,是可以的。
    姜荼索性就把剩下的野猪肉和卤菜,都收进了功德殿。
    前世有过在逃荒期间被偷被抢的遭遇,只有把食物都藏好,姜荼才能安心睡个好觉。
    到了卯时,姜荼起床小解,才把东西放回原地。
    也是在这时,姜荼发现食物丝毫没有变质,保持着初放入功德殿的状态。
    而昨夜大家睡得晚,一直到辰时才陆陆续续起床,并没有发现姜荼的小动作。
    因此吃上这锅热乎乎的包子时,一家人都在称奇,因为包子居然没有任何酸味或者其它怪味。
    “我还担心昨晚搁置了一夜,这包子会变臭哩!”宋老太太嘀咕道。
    宋大江附和:“是啊娘,按理说天儿热,这肉和包子都放不住才是,为啥咱家的包子和肉,吃着都好好的?”
    姜荼笑笑不说话,见她如此,宋老太太忽然福至心灵。
    难不成是神仙儿媳偷偷施了仙法?
    产生了这个念头,宋老太太顿时觉得紧张又刺激。
    于是,在宋大江顺着他娘的话头,继续猜测包子为何不会变味儿时,他又遭受了来自老娘的毒打。
    “废啥话,赶紧吃了带上卤肉去镇上!”
    宋大江苦着脸,“娘,我在吃啊。”
    “吃也没妨碍你多嘴?”宋老太太瞪去一眼。
    宋大江只好拿上几个包子,老老实实地起身,“那娘,我去准备了。”
    赵氏刚刚就一直在专心吃饭,她惦记这肉包子不是一天两天了,哪有空掺和老太太和宋大江的口水仗。
    宋大江也不催她,边往嘴里塞包子,边把东西收拾好。
    等一切弄妥,赵氏也吃得打了饱嗝。
    “娘,我和大江先去镇上了,你们在家等我俩的好消息!”
    吃得心满意足的赵氏走路都带风,她男人在前面挑着担,她在后头背着竹篓。
    夫妻俩各戴着一顶遮阳的笠帽,顶着大日头,朝临河乡进发。
    瞧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宋老太太搓着手:“小兔儿,你说他俩能卖出卤肉吗?”
    姜荼想到二嫂那个性子,“应是能的,二嫂为人坦率直爽,咱家的卤肉味道也不错,多少能卖出去一些吧。”
    “唉,也只有趁这会儿还没闹荒时,才有机会挣点小钱了……”宋老太太想到神仙儿媳说的闹灾一事,顿时忧愁不已。
    宋老头沉闷地打岔:“想那么多也没用,走一步看一步吧!”
    姜荼点点头,安抚老太太:“放心吧娘,就算咱们挣不到钱,我也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
    能做的事姜荼都做了,现在只有等着二哥二嫂带回好消息。
    宋老太太带着大妮和大娃收拾了碗筷,正在灶屋刷锅,姜荼把她喊进了屋。
    “小兔儿,找娘啥事啊?”宋老太太慈爱地看着她。
    姜荼面带笑容,“娘,你应该猜到了,咱家的肉没有变味儿,是和我有关系吧?”
    宋老太太一听,果然是神仙儿媳干的好事,她忙关切地道:“娘是猜到了,小兔儿啊,你老用神力,对你真没有啥伤害吗?”
    “这不算什么。”姜荼心中温暖,“娘,我叫你过来,是想告诉你,我能保住食物的鲜味,以后家里的肉放心交给我存放吧,不用再费盐来腌制了。”
    这头野猪还剩一百三十斤的肉,若是按照往常的情况,必然得全部腌上的,否则在这个天气下,没两天肉就全臭了,吃了会生病的。
    但想要将如此多的肉腌上,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要耗费的盐太多了!
    官府管制着盐,他们是无法一次性买很多盐的。
    况且盐很贵!
    总体下来,代价太过高昂。
    眼下她家最好减少没必要的支出,同时设法增加进项。
    唯有如此,在灾难来临之际,一家人才有撑过去的本钱。
    姜荼将自己的想法同老太太一说,老太太哪还有什么不应的?
    “好好好,都听你的,这肉放你那儿,若今日你二哥二嫂能将买卖做起来,剩下的这些野猪肉,咱们全都拿来卤了卖!”
    其实姜荼也猜到她娘不会阻拦,但出于对爹娘的尊重,家中任何一个重要的决定,都应告知爹娘一声。
    而她身为儿媳,自然是和婆母私下交流更方便,公爹那边交由婆母去说即可。
    另一边,宋大江和赵氏走了大半个时辰,总算走到了临河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