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据说很能扛饿的压缩饼干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里长被宋老头打发走了,主要是宋老头说的也没错,小姑娘这不是好好的么?
    连姜荼他也忘了追问,让宋老太太很满意,难得夸了老头子一句。
    由于宋老太太那屋的床放着个捡回来的溺水少女,今早一家人便将桌子搬到了院子,全家聚在院里吃饭。
    孩儿们挤不下,自己搬个小凳子坐在大人身后,大人吃两口回头给孩儿们喂一口。
    最小的小六小七,一个窝在爷怀里,一个坐在奶腿上。
    姜荼就把五娃拉到自己怀中,把五娃吓得浑身僵硬,努力地朝奶伸着手,无声地表达自己的无措。
    姜荼苦笑,“五娃不喜欢娘吗?”
    余下几个娃一听,都生气地瞪着五娃。
    四娃像个小猪似地哼哼,说话酸溜溜:“娘都没有抱四娃,五弟弟还不要娘抱,那你走开!”
    他推了五娃一把,想把五娃从娘怀里推出去,自己去和娘贴贴。
    五娃本来想走的,可四哥要和他抢,他又不乐意让出去了,于是一个转身,两只小手张开了搂住娘。
    姜荼的腰身因怀孕而粗了两圈,五娃人矮手短,压根抱不住她,但姜荼还是被五娃这个举动取悦了。
    她一手护着五娃,一手拉住四娃,温和地说:“等吃过早食,娘带你们几个玩,现在先别和弟弟闹了。”
    四娃受到前面三个哥哥的影响,对娘的话很是听从,见娘这么温柔地跟自己说话,六岁的小娃嘴巴一咧,露出了一口整整齐齐的乳牙。
    “好哒娘~”
    大娃、双胞胎二娃三娃都羡慕地看着四娃五娃争宠,他们一个十岁,两个八岁了,更没资格霸占娘了。
    呜呜呜,为什么他们是大的呢?
    也想像小六小七那样小,可以和爹娘一起睡……
    再不济,和四娃五娃一般大,也能仗着年龄不大而争宠……
    就在三个大的暗搓搓眼红弟弟时,宋老太太清了清嗓子,语气欢快地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今儿大家好好干活,晚上咱家蒸包子吃!”
    众人愣了一会儿。
    “娘,今天是啥好日子啊?”宋大山挠挠头,憨厚地问。
    宋大江一脸狐疑:“娘,咱家还有粮食做包子吗?”
    赵氏立马抢话:“娘一向精打细算,肯定是攒了不少粮食的,对不对啊娘?”
    她可是非常馋包子的呀!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昨儿个起夜从爹娘屋子前经过,她貌似从那扇敞开的窗户里,闻到了包子的香味儿。
    害得她蹲在臭熏熏的茅房时,还一个劲地咽口水,平白吞进去好多臭气。
    “老二媳妇儿说的不错,这粮食是我一直以来攒的,这不是见大家最近没啥精神,想着给大伙儿补补,所以今儿早上小兔儿还特地去村口找人捎肉回来。”
    被点到名的姜荼冲家人们微微一笑,表示她娘没扯谎。
    宋老太太说完就一挥手,“行了没别的事儿,都赶紧把饭吃吃,吃完跟你们爹上山去吧!”
    大房二房又是一阵懵逼。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昨儿夜里也没听爹娘说过今天要上山啊?
    宋老头适时发话:“天儿一直旱着,咱们也得早做打算,都去山里多寻几个水源,说不定还能挖点野菜逮个野物。”
    尽管几人都认为山上就算有野菜也早旱死了,但对于爹娘的安排,也并没有质疑。
    宋老太太给他们打好两壶水,父子仨就准备动身了。
    “爹,大哥二哥,我这有几块饼子,你们带上吧。”
    姜荼从屋子走出,将一个布坨坨交给宋老头。
    她昨晚翻了大部分目前能兑换的物资,发现有种叫做“压缩饼干”的食物,据介绍是很能扛饿的饼子。
    既然家里的男人们要上山找水源,晌午定是回不来的,她便兑换了这个饼子让三人带上。
    希望它真的如功德殿介绍所言,非常扛饿吧!
    那样到了下晌,爹和两位兄长也还有力气做事。
    “小兔儿啊,这饼子硬的很。”宋老头接过手就下意识捏了捏布坨,被那坚硬的手感惊到了,吃惊地问三儿媳:“啃得动不哟?”
    姜荼也发现这种饼子很硬,想了想,她进灶屋拿了个大碗出来。
    “爹,你们把饼子放在碗里泡泡再吃吧。”
    宋老头点点头,不再多问。
    宋大山和宋大江更是不会多嘴,三弟妹是家里最受宠的人,就算娘偷偷给她塞了好东西也没啥大不了的。
    何况这会儿三弟妹肯把私藏的好东西,拿出来给他们,显然不是小气自私的人。
    所以不怪大伙儿都愿意疼着她!
    家里的男人们一走,宋老太太和姜荼交代了声,准备领着周氏和赵氏去地里。
    地里的草比麦苗多,她们闲来无事,就得去拔草。
    姜荼主动揽下了带娃的活儿,于是今日孩儿们都留在了家中。
    大妮儿和大娃倒是有长姐长兄的担当,想跟着她们去拔草,却被老太太驳回了。
    “弟弟妹妹都在家,你娘怀着肚子,一个人哪儿顾得过来?留在家帮你娘带好弟弟妹妹,大妮儿你也是,搁家里帮三婶儿。”
    宋老太太的话不容置疑,大娃和大妮儿就没跟去了。
    姜荼看着大大小小十一个孩子,往日只觉又吵又累,此刻却是满心的感恩和欢喜。
    真好,这些孩子们都还健在!
    院子里闹哄哄的,几个小的娃儿不知怎么又闹了矛盾,你推我我推你;三个妮儿聚在一块儿开心地商量着互相扎小辫辫。
    大娃和大妮儿则是乖巧地站在姜荼面前。
    “三婶儿,要我干啥不?”
    大妮儿比大娃高出一个头,但也很瘦,脸蛋黑黄黑黄的,样子有七分是随了她爹宋大山,好在宋大山也不丑,只是大妮儿瞧着就有点像男娃。
    姜荼的视线又落到大娃脸上,这小子正为能留在家陪娘亲而暗自偷笑呢。
    “大娃,大妮儿,你们都多久没洗发了?”
    大娃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娘,上回洗头是十日前娘帮我洗的,娘忘啦?”
    “三婶儿,我的是七日前自己洗的。”大妮儿老老实实地道。
    姜荼一听,拍了下额头:“我的个天爷!怪不得凑近了都能闻到股馊味儿。”
    倒不是姜荼瞎讲究,逃荒那几个月,大家连喝的水都没有,谁还顾得上臭不臭?
    只是如今有了个大宝物,又想到河里的水不用也早晚蒸干,姜荼便转起了好好利用水的心思。
    既然孩儿们的头发都是臭烘烘乱糟糟的,姜荼便对上晌的任务有了明确目标。
    “大娃,进屋拿条绳子来!”
    她要把这群娃儿带去河边洗发。
    “好嘞娘!”
    大娃飞快去执行了。
    姜荼正要对大妮儿交代她的任务,身后响起“吱呀——”的开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