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就为一口吃的
作者:清茶淡语   老祖宗她不好惹最新章节     
    梁盛明一回到住处,就接到了乔云清的拜帖。
    乔家这办事速度真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意外。
    张铮不由的抱怨道:“先生 ,下帖子的居然是乔状元,午后前来拜访,这也太失礼了!”
    倒是梁盛明的大弟子何金卓,提着一个大竹篮,正好进来。
    闻言反驳道:“我看未必, 人家可能真的是在赶时间。先生不防看一看京中来信。
    乔大人被陛下任命为八府巡按彻查河堤决口之事。那些灾民都等着人去救济呢,若不是威州府也在其巡查范围之内,估计也没时间过来拜访 。
    特殊时期,哪还能以常理相待?”
    人家是真的很忙!那像他们 闲的都快成街溜子了。
    张铮见他满头大汗,一手提着一个竹篮,上面接过,入手一沉,差点掉到地上去了。
    打开一看意外至极,“你干嘛去了,怎么出去一趟,回来就处处替乔家说好话?
    哟,哪儿买的寒瓜, 这可是稀罕玩意,咋还有这么多的桃子?”
    “自然是买的,”何金卓不无感慨道:“先生,学生今天才知道,人呀有时候活的还真不如猪,咱们一年都吃不到几次的蜜桃, 居然被乔家用来喂猪。
    前几个月咱们参加樱桃宴上吃的那个樱桃可都是乔家上供的。”
    张铮吃桃子的手一顿, 不可置信的看着他,手上的桃子吃不下去了怎么办?
    “樱桃可不好长,宴会上起码用了几百斤的樱桃,乔家哪儿来这么多果子?莫不是他们还有一片果园不成,他们不是去年冬季才搬来的吗?”
    还有这寒瓜历来都是西域那边的贡品,精贵的很,怎么到这了都成了便宜的地摊货?
    “还能哪儿来的,自然是种的 北山脚下,有近百亩的沙地,以前都是荒芜之地,开春的时候都被老夫人种上了寒瓜。也不知道她哪儿来的这么多种子?”
    何金卓不是没有怀疑过事情真假,可乔欣种瓜种豆那是在全全镇人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如今大部分的瓜还在地里长着呢!
    听说大部分都被那些掌柜的抢购一空了,就等着乔家安排人手,好往车上拉了!
    何金卓又打开第二个竹篮,竹篮编制的很精巧,上下五层的空间,每一层都放着不同的食物。
    他将饭菜取出来摆放在桌子上,梁盛明和张铮立马被饭菜的香气勾住了心魂。再也听听不进其它的话了。
    要不咋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 师徒三人 都好口腹之欲。
    美食当前哪还能坐的住?
    何金卓带回来的也就也就是简单的五道菜。香葱煎豆腐,爆炒河虾,红烧肘子,蒜香菘菜再加上一个野菜汤。
    “老师,师弟,快尝一尝,这几道菜便宜的很,比我们平时买菜钱都要少。”何金卓边说 边帮大家布置好碗筷。
    梁盛明嗯的一声,夹起一筷子的河虾放进嘴里------嗯,好鲜!也不知道做饭之人如何处理的,居然没有任何土腥气!
    张铮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等待老师品尝后发话, 可等了半天却只见先生只吃不说,夹菜的速度却越来越快。
    眼看着一盘河虾都快见底了,才忍不住问道:
    “先生,味道咋样?”
    梁盛明筷子一顿,缓了缓语气,点头道:“味极鲜,你俩别愣着都尝尝!”
    还等什么!
    两个大小伙子也不再矜持,拿起筷子开始行动了起来。
    时人吃饭讲究个食不言寝不语,可何金卓明显感觉得到 今天大家吃饭的速度快了不少。
    尤其是小师弟,平日里那个嘴挑剔的很,今儿居然作出用馒头粘汤汁的行为, 先生居然吃的都打了个饱嗝。
    张铮吃的意犹未尽, 奈何五盘菜被他们师生三个吃的连汤都不剩。他只好放下筷子。转而问道:“这菜不少钱吧?这味道比就是京中最好的酒楼也不多让。”
    “不多,一百五十文。”
    “一百五十文,怎么可能 ?连这盘子羊肉都买不到吧?”
    “谁告诉你这是羊肉了, 这是豚肉!”
    “你少哄我,咱们又不是没见过豚肉,那味道腥臊的很,怎么可能做的这么香?”
    “哄你做什么,老湖镇的老百姓包括乔家,现在都吃豚肉,羊肉的价格那么高,偶尔尝尝还说的过去,天天这么吃,就是乔家也舍不得?
    而且乔家还在后山上盖了很大的一座养殖场呢。听说 那家豚的苗子还是陛下派人送来的。”
    “这做饭的大厨和菜谱都是乔家研究出来的。而且乔老夫人还把一些简单的菜谱 免费的告诉百姓。
    你若不信,出门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学生今儿遇到的那个摊位,其实是工人的饭点。听说帮忙干活的工人拿着工作牌就可免费吃午餐。
    x像咱们这些不在那儿干活的,若是想尝尝鲜 ,就得掏钱买。
    我这不是正好碰上了, 就点了几个菜菜试试。哪知道真的可以想。
    青阳书院师生的伙食以后都有乔家负责,这些学生可有口福了 。
    还有这寒瓜和桃子,只花二十文。要不是学上亲眼所见 ,根本不敢相信这东西能卖这么便宜。”
    师生三人一时无言以对,乔家这样大范围的让利百姓,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别有所图?
    乔云清上门拜访的时候,梁盛明直言不讳的问过这个问题。
    乔云清坦言道:“先生明见,家母曾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过是怜民生多艰难,不忍乡亲挨饿受冻,一心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吃饱穿暖。才如此行事。乔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一直做下去。”
    “大善!只是此事一旦传开,老湖镇必将成为是非之地。你们家恐怕要承受更多的非议。”
    “无妨,家母曾说但行好事不问前程。道自在人心。乔家问心无愧就行!
    先生对此行可还满意?”
    “这里比我想象中的好太多了。可办学堂非同小可,并不是盖几座院子就可以的,不知乔家可有对策?”
    乔云清 将乔欣写出的青阳书院规划书递给对方。这里面有办学宗旨,学院改建的预算资金。新学堂落成后的规划图。以及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
    比他一句句解释,要方便的多!
    梁盛明接厚厚的一沓纸,起初并未在意,可看着看着,内心大受震撼!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一件事规划的如此漂亮!
    从资金预算,材料购买,人员配置,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全部呈现出来。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